把“奋斗”二字刻在哀牢山
2020-09-01苏畅依娜
苏畅依娜|文
17年来,身为玉溪矿业有限公司选厂磨选工段工段长的缪沅振,爱钻研、乐传授、精改造,带领队组开展小改小革、创新创效和工艺流程改造,从20岁风华正茂的青年成长为玉溪矿业的杰出代表,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成就了一个精彩之我。
近4 小时的车程,终于到了戛洒镇。热浪和热情同时向我们涌来。我看了看车上仪表盘显示的温度:40 度。玉溪矿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玉溪矿业”)党群工作部的谢鹏程在路口等着我们。“这里真是热啊!”他的面颊满是汗痕,头发像被雨淋过。“夏天有点热,冬天这里还是挺舒服的。”旁边的党群工作部副主任杨树荣说。
戛洒位于哀牢山河谷地带。冬天,低海拔河谷的暖气与高海拔沿山下滑的冷空气相遇,导致逆温层,形成厚厚的云海,覆盖着这片山谷,经常终日不见太阳。对于远道而来的游客,冬日哀牢山的云海让人惊鸿一瞥,可对于常年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没有太阳的冬季终究是难的。而我们矿山上的工人呵,对这片蕴藏丰富宝藏的土地充满深情,用智慧和汗水把位于哀牢山戛洒镇的玉溪矿业建设成心中最美的家园,走出了以缪沅振为代表的劳模。而正是无数矿山人的精神品相,铸就了劳模精神的丰厚内涵。
独门秘籍就是“下功夫”
第二天早晨6∶20,我们从山脚逶迤到大红山矿山。山脚是昆钢的玉溪大红山矿业有限公司,山腰是玉溪矿业的选厂,“一山二用”。据说两个厂子每天能给戛洒小镇贡献8 万元的GDP,哀牢山腹地的小镇因此有了比别的山区小镇更多的活力。
到达矿区,缪沅振已经在等我们了。这是我第二次见到缪沅振。第一次是在去年年底中国铜业党代会上,他作为代表,带着哀牢山的气息坐在大会现场。此刻,换上工装的缪沅振与玉溪矿业选厂浑然一体。高高的井架和厂房成为这身工装最契合的背景。
“这就是我的地盘了!” 缪沅振带着我们走进他的作业现场,在说这句话时满满的自豪。17年来,他已经把根扎在玉溪矿业,从20 岁风华正茂的青年成长为玉溪矿业的杰出代表,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成就了一个精彩之我。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农民工”“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 云南省劳动模范”“云南省浮选工技能比武大赛状元”“第二期(届)最美中铝人” “感动云铜十大人物”等荣誉。目前,缪沅振作为“全国劳动模范”候选人已公示结束,近期将到北京接受表彰。
班前会,缪沅振带着班里11 名成员学习“早安中铝”,抽查大家“十条禁令”“三规两必”等“保命”条款是否记得准确。这样的规定动作每天重复,一丝不苟。“安全来不得丝毫马虎,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这是所有工作的前提。”
“玉溪矿业已连续安全生产无工亡1798 天”(截至2020年7月8日)。他告诉我们,原来管安全只是班里安全员的事,现在推行“人人管安全、人人懂安全、人人要安全。”人人都当安全员。“不仅如此,对安全问题,我们进行‘精准考核’‘量化考核’,每天大家的安全记录全部上墙,安全积分与月度绩效挂钩。”
缪沅振带我们巡视所管辖的工段。现场机器轰鸣,药剂的味道是矿山工人熟悉的。原矿矿石在井下经过粗碎,到选厂碎矿工段进行破碎、筛分,到磨选工段通过磨矿、选别作业再到产品工段进行脱水,变成铜精矿粉,成为冶炼厂的原料。
缪沅振讲起他的过往。“我技校毕业后回到戛洒,在工地里当过砖头搬运工,卖过水果。家里人都希望我有一份正经事情做。”一个举全家之力供他读书的彝族男孩,在一个贫困的家里意味着全家人的希望。
缪沅振从小生长在哀牢山深处的平田村,这是新平县远近闻名的贫困村,村民世世代代在石头窝窝里刨食,当时,人均年收入不足1 千元。“远看是大山、近看是陡峭的山头,一个老南瓜不小心就能滚到戛洒镇”,坊间流传这样一句话。村里人评价谁有出息,就是看谁走出这山沟沟,务到一份正经差事儿。
2003年,正在卖水果的缪沅振在医院大门口看到了一则招聘信息,玉溪矿业要招工了!缪沅振的目光有了动静,蒙起一层暖色。但听说有2000 多人报名,缪沅振没有把握,“只能听天由命了。”
让他喜出望外的是,一个月后接到了玉溪矿业的录取通知书。
“我当时那个兴奋啊!幸福来得太突然了!你想想,一个搬砖头的‘泥腿子’变成了国企员工,端上了‘铁饭碗’!这感觉真是做梦一般!”17年过后,缪沅振回忆起这些,眼睛依然在放光,那种光是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欣喜,是幸福就在视线之内的快慰。
车间里的“智多星”
山上的气温要稍低一点。无人化的厂房机器轰鸣,厂房整洁干净。我们跟着缪沅振履行工段长职责,认真巡视所管辖的工段。
“这个‘小发明’解决的问题还挺大的。”缪沅振指着给矿机上的一个装备,“过去是用电,耗电量也比较大。我们成立了一个‘两带两创’项目小组,技术攻关‘电’改‘气’,现在全是用气了,又降低了粉尘。这个项目还被评为中铝集团“典型管理案例”。“外面那么热,我们厂房感觉还挺凉快的!”我说道。缪沅振指了指挂在墙壁上的几个大型风机,“你看,这个设备是我们工段自己搞的,隔10 米放一台,既解决了人的问题也解决了机器的问题,大家都不热了!”
基层的智慧无穷。正是这些“小改小革”解决了生产上的很多问题,为企业极限降本出了不少力。
“我们有2 个选厂,现在我们所在的一选厂有3 个生产系统,10 台球磨机。这个球磨机就是我们战斗的武器。”这些庞大、轰鸣的家伙,在缪沅振眼里是如此可爱,那些从球磨机流出的矿浆,似乎是他的心血和结晶。机器轰鸣,但我却感觉一种别样的安静和平静。
“当年,我收到录取通知书,我就发誓,一定要好好珍惜岗位,干出点名堂来。” 缪沅振的老领导介绍,“这小伙子简直就是个拼命三郎,能把一天当两天用。”
自进厂那天起,缪沅振就有个明显的标志:每天最早一个到车间,随时揣一小本,一有空就向师傅们问这问那,也不怕自己的问题傻。
笨办法也是好办法。半年,各个师傅的“真经”积累成好几本“宝典”,缪沅振已掌握球磨岗位的操作知识,对浮选、磁选、药剂添加等工艺及关键设备的操作也有了一定基础。至今,缪沅振还保留着这个习惯,小本子不离身。
“我工作不久后,有个班长岗位空缺,领导让我试试。我当上了班长,这多少让一些老员工不服气,但也暴露出我工作上的一些短板。”缪沅振谈起,一次,班间矿石性质发生改变,球磨机磨出的矿石粒度达不到要求,现场乱成一片,缪沅振把所有的调整方法都用上了,仍不见好转,急得满头大汗。有人在嘀咕了,“看他,还当班长呢,一点小问题都处理不了!” 对于干劲十足的缪沅振来说,这些话像初降的暴雨落入树丛。
缪沅振被怼以后,更是憋足了一口气,成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把8个小时的班上成十多个小时,一个班能记录数十页笔记,硬是攻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
“没有机会,我自己创造机会。只要厂里有检修任务,我就报名参加。这样,我才能知道这些机器的工作原理,‘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才能掌握机器的‘脾气性格’,为我所用。”
优化每台球磨机钢球添加、降低起泡剂单耗、听球磨机声音可以辨识球磨机是否正常运转、是否断矿、是否胀肚……一说到自己的专业技术,缪沅振就打开了话匣子。
“他提出的浮选岗位‘三辨’‘四调’‘稳当先’的操作方法,对规范和优化操作流程非常管用!”缪沅振的工友告诉我们,这“三辨”“四调”和“稳当先”的“缪氏工作法”可观察磨矿细度、矿浆颜色及浓度、气泡大小,采取调节水量、矿量、药量、充气量,有效对气泡量、气泡大小、泡沫层厚薄进行调整,极大地稳定提升浮选经济技术指标,提高工作效率。
“今天这精矿的品位还可以!”缪沅振指着浮选槽翻动的铜花泡沫,给我们讲解工艺流程。日积月累,缪沅振练就了一身绝活,能仅凭肉眼就可以分辨出精矿品位是否达到合格品位。
工作17年来,缪沅振已忘了自己主导过多少个创新创效项目。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治疗”设备的“华佗”,改革创新的“先锋”。
厂子里的“领头羊”
“想干,就有舞台,肯干,不会吃亏,会干,成就人生。”工作17年来,缪沅振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外人看来,缪沅振似乎每一步都“踩在点”上。
2015年末,云南省第十二轮职工技术技能大赛(浮选工)开赛,虽然自己“主业”是班组长,缪沅振还是决定带领大家参赛,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但比起当年应聘,胜算要多,因为这时缪沅振已经有12年工作经验的积累了。他带领班里的员工进入“考前备战”状态。完成日常工作后,就一个劲地看书,比起实操,理论相对弱一点。另外,只要有丁点儿疑惑,他就请教技术员。考前,他还进行了几次现场模拟竞赛,确保万无一失。
这次比赛,缪沅振一举夺冠。此外,他的班组有8 人进入决赛,3 人脱颖而出,荣获“选矿技术能手”荣誉称号。这成为缪沅振“成名”的起点,更是给了缪沅振极大的信心。此后,缪沅振更是甩开膀子了。
带着“执念”的缪沅振从不“中场休息”。2018年,以缪沅振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成立。他以磨选工段作为实操基地,借劳动竞赛攻关关键指标,他牵头的《新型起泡剂在大红山铜矿推广应用》《提高一选厂III 系列铁选矿综合指标》等项目,降本增效成效显著,累计创效1000 余万元。他参与的《米底莫区域矿石选矿回收率技术攻关试验研究》,使米底莫矿石回收率的理论计算值提高到了79.43%,增加幅度达17.33 个百分点。
“班组要出成绩,不是靠哪一个人,要人人是能手、人人当标兵。对如何激发组员,我们还是动了一些脑筋的,也向我们兄弟单位西南铜业取了经。”缪沅振指着一块看板,“我们每月绩效工资核到了班组,但班组的分配方案得服众才行。我们班组制定的绩效分配制度比较细,可量化,全员讨论、每人签字同意后就坚决执行。每个人发多少完全取决于自己,看板一目了然,公开透明。”
看板分很多栏,有业绩指标、经济指标、出勤率、安全积分、工资分配、奖惩情况等等。“对于我们选厂来说,盯指标降成本是关键。厂里给我核的生产成本是14.28 元/吨,我们的成本低于这个数,就可以拿到额外绩效奖金。这也是动力啊!”
选厂主要成本在钢球、药剂的消耗,还有电耗,各种备件、配件、衬板等。围绕这些,缪沅振带领班组成员从现场工艺流程改造着手,向低品位矿石要效率,带头完成大大小小20 余次技改。2016年,缪沅振所在的班组选矿单位成本较上级公司考核降低3.96 元/吨,仅这一项就为公司节约成本1230 万元。“我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不断优化指标、降本增效。”
缪沅振所在的班组,450 台设备一天处理矿石近15000 吨,一年生产铜精矿含铜19000 余吨、铁精矿40 万余吨。这在国内同类型矿山中,是一份拿得出手的成绩。除了大项目的改革,缪沅振对似乎可忽略的“跑冒滴漏”也不放过,持续推进一些‘小、实、活、新’的小改小革,为选厂降本增效工作持续发力,创造效益360 万元。
缪沅振介绍,集体降成本,但也不是“利益均沾”,把个人贡献和个人奖金绩效挂钩,几乎“每天一考核”,考核都“上墙”,真正激发出大家的动力,精准考核。
选厂遇到的第二个难题就是矿石难选。
玉溪矿业经过几十年发展,原矿品位逐年降低,难选矿占比较高。把0.4%~0.5%左右的原矿品位提升到含铜20%左右的铜精矿,中间还要平衡考虑选矿回收率。过度提高精矿品位,回收率就会下降,降低精矿品位,又达不到冶炼厂要求。缪沅振带着大家动了一方脑筋,通过优化选矿流程和改进药剂配比,这个问题得到了很大改善。2019年,选厂在保证铜回收率完成考核指标的基础上,铜精矿品位超考核计划品位0.75 个百分点,为铜冶炼厂提供了优质原料,同时,铁精矿数量突破50 万吨,铁精矿品位较计划提高一个百分点。
身边的“好兄弟”
作为中国铜业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缪沅振在岁月的淘洗中初心不改,立足岗位、艰苦奋斗,收获满足、快乐和尊严。
“当年玉矿‘挑选’了我,也就改变了我的一生。我努力工作,但我从国家、从企业得到了更多回报。”缪沅振指着戛洒镇路边一片漂亮的二层小楼房,“政府扶贫政策太好了,2 万元给我们贫困户一个坝子的宅基地,统一帮我们建房,材料费比成本价还低20%。我近年在玉矿也攒了一点钱,也建了一栋这漂亮的小洋楼。现在,我的父母兄弟也已经从哀牢山区的彝族贫困村搬下来了,我父母还可以帮我照顾一双儿女,我媳妇也可以出去做事了,孩子在镇里上学要方便很多。”比起十多年前,缪沅振一家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作为玉溪矿业的优秀共产党员,缪沅振更是把心里的感恩之情融入工作中、生活里。“我们矿山人工作在一起,下班了也是好兄弟。我是他们的工段长,他们也是我的亲人。”
采访中,缪沅振分享了一个小故事。2018年,班里一个同事无缘无故连续4天没有上班,家人也不清楚他到底去了哪。缪沅振硬是自己开着车在戛洒小镇一家一家找。第二天中午12 点多,终于在一家饭店找到了,这名职工正在喝酒,烂醉如泥。缪沅振硬压着怒火,把这名职工拉上车送回家。第二天得知,当日剩下的4 名酒友和社会上的人员酒后闹事,还死了一个……缪沅振后来多次与这名职工谈心,帮助这个称“酒仙”的职工改掉酗酒的毛病。
缪沅振一个不经意的举动挽救了有的人的一生,对其他组员也是尽心栽培。他积极推进“工艺技术人员授课”“师带徒”“一对一现场操作培训”模式推广应用,为企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探索路径。工作17年来,他共带出20 多个“徒弟”,帮助大家补知识弱项、操作短板、经验盲区,组建了一支10 名选矿技术员、30 名技师、13 名骨干组成的高素质团队,他带领的班组中先后涌现出2 名省级“巾帼标兵”、3 名省级“选矿技术能手”,他自己也在2019年玉溪市“千人计划”中入选兴玉技能大师。
炙热的大红山芒果摇曳。矿山人穿着洗不净的带油渍的工装,我们站在他们身边,心中充满敬畏和感动。这些厂房、这片土地知道,矿山人的每一点成就背后都有一个故事、一番艰辛,他们的日常点滴却从容得如矿浆一般汩汩流淌。他们把坚韧和付出转化为特有的性格和语言,把艰苦的环境转化为生存的欢乐,把中国铜业建设世界一流的期望转化为工作的能量。
每一个个体可能是平凡的,而每一个奋斗的姿态都是可爱的、可敬的。结束采访,回来的路上,一句诗不停在耳际回响,“我看到浪花如此朴素,辜负了花的美名。” 是的,每一个中铜人都是一朵浪花,无数浪花汇在一起,便成就了大海的壮阔。你看,无数个“缪沅振”们,正汇集成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他们是中国铜业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