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铜仁:建设通江达海的“高速平原”

2020-09-01陈林文叶飞

当代贵州 2020年18期
关键词:印江铜仁铜仁市

陈林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文叶飞

铜仁市正形成大交通带来大物流、吸引大产业,大产业推动大发展的格局,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大产业、新业态不断汇集,推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淅淅春雨中,在松桃—印江—沿河高速公路项目松桃苗族自治县九江段施工现场,工人们正有序开展各项施工作业。

松桃—印江—沿河高速公路,是连接铜仁东西部的又一重要通道,是贵州省“十三五”高速公路规划网地方高速公路项目。建成后,将极大地拉近铜仁融入成渝经济圈的距离,为铜仁市构筑内陆开放要地再添一条主动脉。

近年来,铜仁市把交通放在优先发展的重要战略位置来抓,全市高速公路里程达654公里,高速铁路通到主城区,铜仁凤凰机场成为旅客年吞吐量百万级机场,农村“组组通”硬化路圆满收官,水运通航能力显著改善,初步构建起水、陆、空一体的立体化交通大格局。

交通的改变,让铜仁作为黔东门户的发展优势得到逐步释放,成为贵州名副其实的向东开放桥头堡,以及西南地区连接东部地区的交通枢纽。

大交通格局初步形成

打开铜仁地形图,等高线多而密集,说明山多落差大。山区铜仁要发展,交通成为必须打破的瓶颈,以交通优势巩固区位优势、带来发展优势。

2019年,铜仁市多方发力,解决交通建设融资问题,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310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五分之一,投资总额在全省交通运输系统排名第一,实现交通投资连续两年保持在300亿元以上。

为了让流通速度快起来,铜仁持续从铁路、公路、机场、水路等方面搭建交通“大动脉”。

铜玉城际铁路成为全省以地方投资为主建成的第一条城际高铁,渝怀复线建设正如火如荼展开。

建成铜大、松铜、安江、沿德等8条高速公路,其中出省通道占4个。秀印高速印江至木黄段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德务高速总体形象进度达99.5%,全线预计今年上半年建成通车。

总长度达388公里的14个普通国省干线项目顺利实施。

铜仁凤凰机场跻身国际机场阵营,截至去年7月底完成国际航班起降160架次,完成吞吐量累计25414人次,提前完成国际航班运输生产目标;黔北(德江)民用机场正式获批。

乌江航道等级由六级提高到四级,航道长247公里。思南、沿河、德江等多个500吨级船舶泊位码头顺利建成。

搭建“大动脉”联通外界的同时,铜仁还打通“微循环”让内部畅通。2019年,全市新(改)建农村公路1113公里,12103公里农村“组组通”硬化路全面完成。

全市县道好路率、乡道好路率均达100%。国家级、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总数达9个、排全省第一。

截至去年底,全市国、省、县、乡、村、组公路通车里程达37998公里,是新中国成立时的142.6倍,公路密度达211公里/百平方公里。

至此,铜仁市四通八达的“大动脉”、畅通无阻的“微循环”交通网络初步搭建,外部迅速联通、内部快捷畅通的交通格局初步形成。

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铜仁市大交通格局的形成,带来经济高质量发展。2019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49.16亿元,增长8.0%;三次产业分别增长6.5%、5.3%、10.6%左右;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1%、10.5%。

交通便捷带动农业快速发展,“梵净山珍”能够走出深山、卖得出去、卖出好价钱。

交通助推工业发展提速前进,2019年全市12个产园区实现总产值710亿元,新增入规企业60户,民营经济占GDP比重68%以上。

交通便捷还带动了全市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年接待游客数和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增长30%、35%以上,接待入境过夜游客数增长117.56%,排全省第一。旅游又带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人口的聚集更能说明交通的变化。2019年,铜仁市城镇化提升幅度位列全省第一。

交通还支撑铜仁市打造内陆开放要地。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铜仁海关正式挂牌,作为一个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和服务窗口,标志着铜仁市外向型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对进一步增强铜仁市外向型经济服务能力,降低铜仁市外向型企业的物流和时间成本,提升整体对外开放水平和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黔东无水港、大龙保税仓让海铁联运畅通无阻。2019年,黔东无水港实现货运量100.3万吨,完成运输产值13208.04万元,成功将非洲铬铁矿和泰国锰矿等“一带一路”国家产品通过海铁联运到达贵州,大大降低了企业物流成本。

交通活、经济活,请进来、走出去更加频繁。去年,全市产业大招商引进项目830个,到位资金1225亿元,全年新增外资企业7户,新增备案外贸进出口企业39户,总计达407户。全年完成进出口贸易5035.8万美元。

交通建设引领玉屏自治县步入发展快车道。(欧秀灯 摄)

向着建设“高速平原”再出发

目前,铜仁交通的“畅”基本达到,但交通的“快”,还要不断突破。

今年3月,梵净云天平台上一则铜吉高铁列入今年国家储备开工项目的新闻报道被铜仁市民纷纷转载,刷屏微信朋友圈。

铜吉铁路联结铜仁市和湖南湘西吉首市,西起铜玉城际铁路铜仁站,向东经铜仁市大兴区、湖南凤凰县至张吉怀铁路凤凰站,设计时速250公里,建成后将成为西南片区北上的最短通道,为铜仁市未来发展带来无限遐想。

当前,印江至秀山、沿河经印江至思南、石阡至大龙、石阡到湄潭、江口到大龙等高速公路正有序推进。

高速公路的加密行动,让高速公路联成网。全部建成后,全市高速公路总里程将突破1100公里,路网密度达6.2公里/百平方公里,相当于东部发达地区水平,形成县县间高速公路互联互通。

届时,2小时内可从铜仁中心城区到达辖区最边远县,可让85%以上的乡镇半小时内驶入高速,实现高速公路覆盖所有3A级以上旅游景区。

今年,铜仁市还将全面加快国省干线、农村公路、站场码头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快推进铜仁西互通及14个国省干线等建设项目。大力实施县乡公路路面提升工程800公里以上,实施县乡道提级改造89公里,实施危桥改造60座,进一步疏通公路路网毛细血管,打通最后一公里。

此外,铜仁未雨绸缪,全面启动“十四五”交通运输规划编制工作,超前做好“十四五”项目储备。统筹谋划好普通国省道建设项目规划和储备工作,提前开展2021年拟开工的普通国省干线项目前期工作。目前已上报了2021年第一批普通国省干线建设计划项目共21个,总投资151亿元。

伴随着交通的发展,铜仁正从“山区”变“丘陵”变“平原”。穿行在黔东大地上,高速驰骋、乡乡通达、村村畅通,沿途山川美景美不胜收,通江达海的高速平原正加快建设。

猜你喜欢

印江铜仁铜仁市
发现非遗之美
印江自治县全力做好老干部健康体检工作
诗书画苑
关于对铜仁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分析
The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Learning strategy
铜仁学院艺术学院学生作品
鉴赏
基于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国土资源管理系统建设
书法为媒 打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