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生献给科学
2020-08-31
何泽慧先生是我国第一代女物理学家。1932年,何泽慧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36年,她以毕业论文全班最高分的成绩毕业。
随后,何泽慧前往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大学技术物理系继续深造,她选择了实验弹道学专业。这个专业规定,不收外国人,更不收女学生。何泽慧急了,她听说技术物理系主任曾经在南京军工署工作过,便找到这位系主任说:“你能到我们中国南京军工署去当顾问,我为什么不能到你们这里学习呢?你也知道我的国家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我想学弹道學的愿望,相信你一定能理解。”系里破例收下了她。在这里,何泽慧以优异成绩获得博士学位。
何泽慧在德国海德堡威廉皇家学院核物理研究所研究原子核物理期间,首先观测到了正负电子碰撞现象,被英国《自然》杂志称为“科学珍闻”。
1946年,何泽慧与钱三强在法国完婚。不久,他们在法兰西学院原子核化学实验室和居里实验室合作发现了铀核裂变的新方式——三分裂、四分裂现象。这在国际科学界引起了很大反响,何泽慧被西方媒体称为“中国的居里夫人”。
1948年,何泽慧和丈夫钱三强历尽艰辛回到祖国。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决定成立专门的核武器研究所。由于是女性,又是钱三强的夫人,上级批复的核武器研究核心团队名单中,何泽慧的名字被划掉了,但她却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地为中国的核武器事业做着贡献。“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彭桓武回忆道:“搞氢弹的时候,资料里有一个数据,我们觉得不大可靠,就让重做实验,重测这个数据,看是不是真的。平常的物理实验,做一个就要两三年,而我们搞氢弹剩下的时间只有一两年了,所以这个实验要求几个月做出来。当时组织了包括何泽慧在内的一些人成立了另一个实验室,专门做这个实验,不分白天黑夜地工作。几个月做出来了,果然发现原来的数据不对。核武器研究没有走弯路,没有走错方向,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人物速评
青年时期,她打破女生不能学物理的封建束缚,闯入清华物理系去学知识:抗日战争爆发后,她冲破德国那个专业“不收外国人”“不收女学生”的惯例,去学造枪造炮打日本侵略者:镭学刚出现,她冲破千万次裂变,发现了铀核“三分裂”“四分裂”:新中国刚刚诞生,她冲破一穷二白的重重困难,为我国核物理研究的奠基工程立下功勋:她不怕打击,不计得失,冲到“两弹一星”前线去破解数据难题。何泽慧先生追求科学的脚步是任何困难、挫折、打击都阻挡不了的。她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她热爱的科学,就像她自己说的那样:“我对我的丈夫永远忠诚,我对我的事业永远忠诚,我对我的国家永远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