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身“精气神”

2020-08-31王凤岐张成亮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20年8期
关键词:精气神脂肪运动

王凤岐 张成亮

王凤岐,著名中医内科专家,主任医师、教授。

张成亮,沈阳市骨科医院软伤科及康复中心主任,辽宁省康复学会专业委员会理事。

8月8日是全国“全民健身日”。健身已经是现代社会养生必讲的话题,但是健身也是讲科学的,不健康、不规律、太过分的健身不但达不到理想效果反而可能诱发更多问题。

【理念篇】 精、气、神与生命息息相关

中医将精、气、神称为“三宝”,与人体生命息息相关。运动养生则紧紧抓住了这三个环节,调意识以养神;以意领气,调呼吸以练气,以气行推动血运,周流全身;以气导形,通过形体、筋骨关节的运动,使周身经脉畅通,营养整个机体。如是,则形神兼备,百脉流畅,内外相和,脏腑谐调,机体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从而增进机体健康,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现代科学研究也证明,经常而适度的进行体育锻炼,对机体有如下好处:

1.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大脑营养状况,有助保持旺盛的精力和稳定的情绪。

2.使心肌发达,收缩有力,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脏活力及肺脏呼吸功能,改善末梢循环。

3.增加膈肌和腹肌的力量,促进胃肠蠕动,有利于消化吸收。

4.可促进和改善体内脏器自身的血液循环,有利于脏器的生理功能。

5.可提高机体的免疫机能及内分泌功能,从而使人体的生命力更加旺盛。

6.增强肌肉关节的活力,使人动作灵活轻巧,反应敏捷、迅速。

传统运动健身法,都是以中医的阴阳、脏腑、气血、经络等理论为基础,以养精、练气、调神为运动的基本要点,以动形为基本锻炼形式,用阴阳理论指导运动的虚、实、动、静;用开阖升降指导运动的屈伸、俯仰;用整体观念说明运动健身中形、神、气、血、表、里的协调统一。同时,中医养生注重意守、调息和动形的谐调统一,要达到形、神一致,意、气相随,形、气相感,使形体内外和谐,动、静得宜,方能起到养生、健身的作用。

【本刊提示】运动养生不断地充实和发展,形成了融导引、气功、武术、医理为一体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养生方法,包括源于导引气功的功法如:五禽戏、八段锦等;源于武术的功法如:太极拳、太极剑等。然而,无论哪种功法,运用到养生方面,则都讲求调息、意守、动形,都是以畅通气血经络、活动筋骨、调和脏腑为目的。

【技巧篇】 古为今用 有“法”可依

阴阳五行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整体观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治未病是中医学的重要学术观点。这些学术观点同样指导了传统中医学健身锻炼的发展。

第一.法天则地。

“法天则地,以合天光”。在现代社会背景下,我们一方面要尊重自然,另一方面要分析“天光”变化,如冬季气温低,机体维持体温消耗大,所以应减少运动,此谓“冬藏”;现代人能量摄入多,就需要增加运动量来促消耗,这就是“以合天光”。

第二.“治未病”

“治未病”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符合阴阳四时的健身锻炼就是“治未病”的重要内容。具体要做到动静的平衡、与环境的平衡、与四时节气的平衡、机体自身内部的平衡、体脑的平衡、能量消耗与贮藏的平衡,这些平衡基本涵盖了健身锻炼的原则。

第三.遵循五行原理

中医健身不只是锻炼肌肉(土)。综观中医学各种健身锻炼法,更注意意志品质(金)的、关节柔韧性(水)、平衡性(金)等能力的锻炼,往往根据年龄、消化吸收能力(木)、代谢能力(水)、能量(火)安排锻炼方法和强度,体现了五行的具体应用。

在现代生活方式背景下的健身锻炼应根据人们的生活、工作性质的变化进行相应的健身锻炼,以符合“天光”的变化。

一.現代人生活特点普遍缺乏肢体运动,而相反的是脑力劳动过度,精神压力偏大。对此,可进行以下锻炼:

1.各种肢体活动都有益于机体的功能,目的只是改变肢体不活动的状况。

2.中医很多锻炼方法适合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者,如倒走迫使机体从日常思维中解脱出来,有益于用脑过度;八段锦呼吸控制有利于植物神经功能改善等等。

3.金鸡独立时视觉平衡阻断,更适合长时间静坐工作者。

二.营养过剩是现代人的又一特点,锻炼中应加强能量消耗。1、进行游泳、球类等消耗体能的运动;2、增加运动时间;3、发挥传统锻炼方法在柔韧性和平衡协调性锻炼方面的优势,如气功、五禽戏、金鸡独立等。

三.预防功能衰退,适应寿命的延长,日常健身锻炼更应注重相应器官的功能锻炼:

1.四肢关节:四肢关节的灵活性和强度是老年生活质量的决定因素,对于四肢关节功能的锻炼应做到早期开始。

2.骨骼:骨质疏松症是老年的多发病,锻炼是治疗骨质疏松的前提,但锻炼时应注意多晒太阳,以合“天光”。

3.牙齿:保护好牙齿、锻炼咀嚼功能是健身保健的重要内容。叩齿锻炼法就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咀嚼功能、保护牙齿的方法。

4.植物神经功能:一是加强肢体关节活动;二是选择一些特殊锻炼法,如倒走、金鸡独立等,以减少对植物神经干扰。

5.心血管系统:一是减肥;二是要锻炼心血管,如倒立、气功等。

6.胃肠道:保持良好的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是身体健康的前提。传统的饭后百步行、推腹就是很好的锻炼胃肠功能的方法。

【本刊提示】中医在几千年发展过程中,有关健身锻炼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经验。但是,我们不应拘泥于形式和方法,更不应玄化、神化,而是要把握中医学整体、辩证、动态、联系、系统的理论,结合现代医学科学的研究成果,做到“尊古而不崇古”,开展各式健身锻炼。

【纠错篇】 健身误区要知道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指出:“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锻炼身体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要经常而不间断。“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这句话一方面说明了“动则不衰”的道理,另一方面,也强调了经常、不间断的重要性。同时,积极的态度固然重要,但方式方法也必须要讲,这些健身误区一定要知道!

误区一:只有出汗才算有效

汗是脂肪在哭泣!没出汗是不是白练了?其实,不能用出汗来衡量训练效果。人体的汗腺各不相同,这与遗传有关。如果空调温度低,那么其实出汗很多时候完全感觉不到。只要是任何运动,做了功就会消耗热量,和出汗没关系。

误区二:体重没降等于没练

肌肉密度大,脂肪密度小,同样体积大小的肌肉和脂肪,肌肉重量大概是脂肪的1.4倍。当你从外形上看已经瘦了,但体重却没有变化,这是因为运动消耗了脂肪,同时促进了肌肉的合成,增加了肌肉的含量,已达到了很好的锻炼效果。

误区三:锻炼越久效果越好

我们耳熟能详的“网球肘”“半月板磨损”甚至“跟腱撕裂”等,多数都是因为长期运动过量导致的慢性损伤的逐渐积累。过度训练还会给内分泌和免疫系统惹麻烦,人们会出现精神亢奋、睡眠障碍、烦躁易怒、易疲劳的状态,这是身体发出的警告。

误区四:仰卧起坐减肚子

仰卧起坐是很多人甩掉将军肚的首选。其实,仰卧起坐虽然是通过锻炼腹肌增强腹部肌肉力量,但对降低腹部局部脂肪含量的作用并不明显。对于日常减脂、减肚子来说,优先推荐有氧运动和全身性、大肌群参与的力量锻炼。

【本刊提示】运动后不要马上洗澡。运动中出汗较多,又未及时补水,很容易导致血液容量下降。另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或日常运动较少者,偶尔一次大强度运动后也容易出现心脏供血不足。如果马上洗热水澡,会增加皮肤内的血液流量,导致心脏和大脑供血不足,轻者头昏眼花,重者虚脱休克。

【防护篇】 锻炼膝关节 延长使用寿命

运动中动作不规范,运动前不热身,运动后不拉伸,都极易造成运动伤,而运动伤中最普遍的就是膝盖的损伤。很多人认为,只有跑步这类剧烈运动才会导致膝盖的损伤,但事实上像打太极拳这种舒缓运动,常以扎马步的腿部姿势进行,膝关节处于弯曲状态,也很容易导致膝关节炎发作。缓解膝盖疼痛的方法有很多,比如:热敷、减重、保持正确的坐姿或者站姿等。保护膝盖,还可以通过锻炼来使得膝盖更强壮、耐用。

1.坐式抬腿

坐在椅子上,膝关节与座椅保持一定距离,即膝关节在座椅范围外。双腿用力绷紧并且保持水平状态,然后用力的勾脚尖,若感觉到大腿肌肉绷紧,则保持该状态,抬高腿部30秒。慢慢放下,5秒后重复以上动作10到20次。

2.靠墙静蹲

背部贴着墙壁,双脚的间距为髋部的宽度,下蹲至小腿与地面呈90度,膝盖朝向正前方,不可内扣。当感觉到腿部酸痛时,可以站立休息半分钟,然后重复该动作4到6次。

3.站姿后踢腿

站立,左手扶着椅背,抬高右脚,保持膝盖呈90度角(若无法完成,尽力即可),保持10秒后,向后踢腿。重复抬高动作15到20次后,换为右手扶着椅背,左脚重复以上动作。

【本刊提示】预防比治疗更重要,保护膝关节能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膝关节损伤。要避免剧烈、长时间的运动。单一的运动方式可能导致局部过度运动,而部分区域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煉。为此,运动需要采用多种运动相结合的运动方式,如跑步、游泳、自行车等。

【饮食篇】 严格执行饮食纪律

“三分练、七分吃”。做有氧运动没瘦、做力量训练没增肌,这些远离预期、不甚理想的结果,都和吃存在着非常紧密的因果关系。下面五条运动健身饮食纪律执行好,能将你的健身效果提升一个层次。

纪律1:不喝酒!

酒精令中枢神经变得迟钝,反应变慢,让身体的平衡性、协调性变差,酒喝多了走路都东倒西歪就是例证。酒精会抑制体内的生长激素,所以会严重影响增肌的效果,特别是长期饮酒。

纪律2:低脂饮食!

以现在我们日常的饮食习惯,几乎不存在脂肪缺乏之虞。但有一个误区要纠正,脂肪是很重要的能量来源,低脂饮食并不要禁绝脂肪。脂肪的摄入量随年龄、季节、平时的运动强度、运动量等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应占到总热量的15%至25%,但不要超过30%。

纪律3:适量吃肉!

肉类并不建议多吃,特别是红肉,因为蛋白质和维生素可以找到大量的替代食物来源。但如果是处于增肌阶段,确实肉食更有利于提高体内的雄性激素,有利于肌肉的生长。

纪律4:少吃糖!

如果经常吃含糖量较高的食物、超过身体的需求量时,糖类就会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也就是你变胖了。特别是单糖和双糖,摄入后吸收更快。

纪律5:少吃盐!

因长期食盐过多引发的健康问题太多了,高血压、心脏病、血糖升高、胃病、感冒、白内障,还有心血管病都与吃盐过多有关。但大运动量出汗之后,可以适量增加盐分的摄入,比如喝一些淡盐水。

【本刊提示】运动健身绝不能以牺牲主食为代价。碳水化合物是人体为体力活动准备的优先的燃料来源,面包、米饭、谷类食品、面食、水果和蔬菜为肌肉提供了高能量燃料,可以在锻炼后加快肌肉燃料的重新储备。如果你摄入的碳水化合物不够多,就会更容易疲劳。

猜你喜欢

精气神脂肪运动
永葆党员领导干部的精气神
身体中的另类脂肪
爹味发言等
A Wonderful Day In Beijing
不正经运动范
心情嗨起来,脂肪也一起嗨
精气神
脂肪推土机 Bulldozer “自体脂肪填充”大揭秘!
凝聚扶贫精气神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