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舒伯特声乐套曲《冬之旅》的艺术特色
2020-08-31王梓同卿扬
王梓同 卿扬
极具音乐天赋的舒伯特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在艺术歌曲的发展上,他创造性地将音乐与诗歌融合于一体,为诗歌注入了新的元素。不仅如此,他还突破性地提升了钢琴伴奏的重要性,不仅可以烘托歌曲的氛围,而且可以通过钢琴伴奏构建音乐思想,使之摆脱了钢琴伴奏属于声乐作品的从属地位。而这些特点在他的声乐套曲——《冬之旅》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声乐套曲《冬之旅》是由24首艺术歌曲所组成,歌词的文本来源于与舒伯特同时代的奥地利诗人威廉·缪勒(Wilhelm Muller,1794-1827)的诗歌。作品描绘了一位落魄的流浪者在冬天的大雪中迎风前行的音乐形象,在旅途中回忆往事,试图寻找心灵最后的归宿。作为舒伯特的最后一部作品,该作品具有极强的自传性,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本文将以其中的第七首《在河面上》进行分析。通过曲式结构、歌词、织体、钢琴伴奏等方面归纳舒伯特的艺术特色。
一、曲式结构特色
声乐套曲《冬之旅》的每一首作品都具有结构短小精悍、调性丰富、内涵深刻的特点,第七首《在河面上》也不例外。这首作品为单三部曲式,因为再现时旋律在钢琴声部,所以这也是舒伯特钢琴与声乐一体性的体现。主要结构可以分为:前奏(1-4);A段(5-22);B段(23-40);A1段(41-70);尾声(70-74)。除了A1段以外,A、B两段篇幅相当。前奏(1-4)是由钢琴完成,调性为e小调。
A段(5-22)调性为e-#d-e-#d。调性变化主要根据歌词进行变化,一句歌词几乎改变一次调性。且A段中存在一对互为平行关系的方整型乐句,a(5-12),过渡(13),a1(14-21),过渡(22)。伴奏声部为八分音符、柱式和弦为主。在过渡句中,舒伯特强调属功能,所以音响效果不稳定。
B段(23-40)调性变化为E-A-B-E-A-e。且B段中存在一对互为平行关系的方整型乐句——b(23-30),b1(31-38)。伴奏声部与A段出现明显变化,从八分音符过渡到大量十六分音符的密集柱式和弦排列。
A1段(41-70)调性变化为e-#d-#g-e-D- #f-e-g-e。且A1段存在一对非方整型乐句——c(41-54),c1(55-69)。c1使用c中的节奏进行模进发展并且重复歌词。在c中的伴奏声部中,使用了A段a句的歌唱旋律材料进行伴奏,形成了首尾呼应的对比复调结构。钢琴伴奏声部的旋律声部经过三次模进已经比开始低了整整八度。
尾声(70-74)调性为e小调,同时使用e小调的主持续进行,直至结束。
因此,《在河面上》的曲式结构短小而精悍、音乐素材集中、调性非常丰富。可见在短小的篇幅和精炼的素材中,舒伯特运用调性变化而形成对比,极大的丰富了作品内涵。这同时也是早期浪漫主义作曲家们常见的创作手法与特色。
二、音乐情绪准确表达歌词意境
黑格尔说:“音乐所表现的内容既然是内心生活本身,即主题和情感的内在意义,而它所用的声音又是在艺术中最不便于造成空间形象的,在感性存在中是随生随灭的,所以音乐凭声音的运动直接渗透到一切心灵运动的内在的发源地。”[1]黑格尔明确地说出音乐的主要表现是人的情感。而在这部声乐套曲中,舒伯特运用独特的艺术歌曲写作思维,融合浪漫主义时期的思想特点,使缪勒的诗歌活灵活现,从而成就了这一伟大的音乐作品。在其中的第七首《在河面上》中,舒伯特融合了自己对于诗词的理解,将旋律与诗歌完美的融合。
舒伯特的音乐几乎是每一句歌词的旋律都转换一个调性,该曲的词可分为三段,第一段描述“流浪者”对小河的发问,从描写清澈、奔腾的小溪反衬“流浪者”悲伤、无助的心境。第二段歌词,描述了作者又一次陷入了美好回忆,对自己感情的一种眷恋,而后第三段歌词是心情的回归,这些都在音乐中完整予以表达。
在作品开始的A段中,描述“流浪者”对小河的发问。而到了A1段中,表达的是小溪对流浪者的“回应”,此处的钢琴左手声部演奏的是A段的歌曲旋律,通过伴奏模仿A段主体材料,从而成为了“流浪者”的自问自答。他的感情已经找不到归宿,唯有托付给小溪,或许在他看来,小溪不会拒绝他一颗冰冷的心。而伴奏声部中使用A段材料伴奏,也从另个角度衬托出来了小溪的波光粼影中,那绝望的“流浪者”的影子。这个例子也证明舒伯特写作的严密逻辑,即在创作主题时已经考虑的主题如何多次使用,以及主题的各种不同表现形式。
三、钢琴与声乐紧密结合的织体形式
在浪漫乐派早期,艺术歌曲的创作在形式上开始有所突破,其主要表现是钢琴与声乐融为一体,两者紧密结合,不可分割。这是因为钢琴衬托声乐,声乐依靠钢琴。美国著名音乐理论家保罗·亨利·朗在他撰写的著作《西方文明中的音乐》中是如此评价舒伯特艺术歌曲创作的:“由于作曲家吃透了音乐的基本因素,所以结果造成了人声与乐器伴奏的奇妙结合,这里的伴奏既不是像以往作曲家的歌曲中那样只是简单的和声上的辅助,也不是像现代作曲家那样从管弦乐的角色设想,把声乐部分纳入一个类似交响乐的结构之中。”[2]从保罗·亨利·朗的这段话语中可以看出,舒伯特在艺术歌曲的声乐与钢琴之间使用独特的音乐艺术处理,就是其艺术歌曲独特艺术性的体现。
以A段为例,此处钢琴织体全部使用密集节奏的柱式和弦音型,激烈的钢琴节奏与似乎零落、但具有推进性的旋律形成强烈的对比。此时声乐表达的是流浪者的外部形态,而钢琴表达的则是流浪者的内心世界,两者之间的相互称托,把音乐所要表达的意境完全予以体现。
以B段为例,声乐部分演唱的旋律具有音阶的含义,旋律抒情中略带忧伤,而钢琴声部的演奏则是八分音符节奏的柱式和弦音型。但经过仔细分析则不然,将谱例中划圈的音纵向看,可以发现钢琴的左手聲部旋律实为间隙的跟着声乐旋律。这样的处理实为经典,钢琴声部既衬托声乐,同时使得声乐的音色淡淡的加入了颗粒性的音色,且两者之间配合得天衣无缝。
四、和声特色
“和弦外音”是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改变三度音程叠置音响的一个手段,舒伯特也是如此,比如第24小节钢琴的右手声部的第一个和弦为#c1→e1→#f1三个音构成,这个和弦中的e1并非和弦音,而是第1小节主和弦的延留音,由于这个和弦外音使得在和弦中形成了大二度音程,三度叠置音程的和弦结构与音响被“瓦解”,音乐进行的律动由此加大,这就是和弦外音的作用。
舒伯特用浪漫抒情的写作手法将钢琴与声乐融为一体。钢琴衬托着声乐,声乐也依托着钢琴,两者融为一体,塑造出深刻富有哲理的悲剧形象。同时作为古典主义时期与浪漫主义时期的桥梁,舒伯特的和声在基于古典主义时期的和声写作手法上开拓创新,大大提升了装饰音在作品中的重要程度,从而创作出突破旧传统、构建新体系的音乐作品。
作为19世纪浪漫主义德奥艺术家的典型代表,舒伯特集忧郁、浪漫于一身,他将自己短暂的一生所经历的独特情感融入进创作之中,为我们带来了《冬之旅》《美丽的磨坊女》等作品。创造出了诸多值得我们去研究的音乐瑰宝。
注释:
[1](德)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上册,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349页。
[2](美)保罗·亨利·朗:《西方文明中的音乐》,顾连理、张洪岛、杨燕迪、汤亚汀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77页。
王梓同 上海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卿 扬 博士、上海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