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纳斯特拉《阿根廷舞曲》的演奏技法分析
2020-08-31钱至美刘圆梦
钱至美 刘圆梦
《阿根廷舞曲》是吉纳斯特拉早期创作的一部颇具阿根廷民族风格的钢琴组曲,由三首风格迥异的钢琴小品组成,代表了三种不同风格形象的舞蹈。笔者从钢琴演奏的角度出发,对该作品的触键、踏板、力度与节奏对位等演奏技法进行分析,并结合自身的演奏经验,总结出《阿根廷舞曲》的演奏方法以便演奏者更好地把握该作品。
一、触键的方式
《阿根廷舞曲》包含的三首钢琴小品由于音乐风格不同,弹奏时音色的处理也需要有所变化,这就需要演奏者使用多种触键方式来奏出多变的音色。
《老牧人之舞》具有马兰波舞曲风格,左右手模仿鼓点节奏,充满律动感。为了能够演奏出打击乐的音效,在弹奏时,要注意手指和掌关节的紧张感。特别是弹奏右手和弦时,要做到小臂放松不僵硬,手腕快速抖动,将力量通过掌关节传递给手指。手指紧绷,将力量集中在指尖,指尖触键时,需模仿鼓槌击打鼓面时的敲击感快速下键,再依靠指关节的弹力迅速离键,形成轻快而有弹性的音色。由于右手和弦中三个音符的排列较为密集,因此在弹奏时,掌关节可稍稍收缩,使手指聚拢,指尖力量集中为一个点,让音色更清脆、有力量。这首小品的演奏要点在于手腕的放松,掌关节的支撑和指尖的弹性触键。要避免因手腕过于僵硬引起的戳键、声音沉闷等不良音效。58-61小节,乐曲达到最高潮,渐慢处理,弹奏时手指触键力度要深,下键不应太快,需将手臂力量完全沉下去,音符时值不宜弹得太短促,要与其它部分轻快的断奏形成鲜明对比。
第二首《可爱的少女之舞》为桑巴舞曲风格,描绘了少女夕阳下翩翩起舞的场景,整体的音乐风格柔和、自由、浪漫缥缈。因此,在弹奏该曲时,要注意旋律线条的流动感,音色饱满连续却不沉闷。手指、掌关节和手腕都更为放松。掌关节舒展,力量在集中地送到指尖的同时,要注意手指触键的慢而深。左手的大跨度分解和弦,需要靠手腕带动掌关节和手指,做到音与音之间连贯圆滑。
第三首《狡猾的牧羊人之舞》为猫舞舞曲风格,是三首小品中速度最快的一首。左右手仍模仿打击乐的音色,体现出热闹狂欢的舞蹈氛围。该曲中打击乐音色的触键方式与《老牧人之舞》相似,使用指尖快速有力的弹性触键。但这首小品的速度更快,右手不再是单纯的和弦断奏,而是左右手同时弹奏均匀的八分音符单音。双手快速、整齐的八分音符进行,使得该曲的音乐情绪更为热烈、狂野。因此在弹奏该曲时,指尖要与琴键更加贴合,手指和掌关节不能过于僵硬,避免手指跑动的速度下降。
二、踏板的使用
踏板是钢琴演奏不可缺少的部分。踏板使用的恰当,能够帮助演奏者更好的表達情绪、推进旋律以及烘托气氛。因此,踏板的使用要基于乐曲情绪的表达和音响效果的需要。
《老牧人之舞》中,左右手均模拟“击打”音色,以较为短促的断奏为主,乐曲情绪是跳跃活泼的,因此在弹奏该曲时,不要过多地使用踏板,以免造成音响效果的“混沌”。根据乐曲力度的变化及情绪的推进,可在三处渐慢处理的地方加入踏板。如全曲高潮部分(58~61小节),力度达到最强,在该处使用踏板,可增加音乐色彩的推进,起到渲染效果。但要注意在切分音强拍位置时快速换踏板,保证整体音响效果的干净。第99-100小节,是由乐器吉他中常用和弦改编而来,营造出自由轻松的氛围,此处的踏板由第一个音符踩至最后一个和弦,使旋律线条更为连续。
第二首《可爱的少女之舞》以旋律线条的进行为主,突出乐句的连贯、流动。因此这首小品需要通过踏板增加旋律的连续性,丰富音响效果。该曲的踏板可一小节一踩,并且多为音后踏板,即在每小节第一个音与第二个音之间踩、换踏板(见图 1)。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每个乐句旋律的连贯还能够减少乐句与乐句间的断层感,提高乐曲的整体性。此外,根据该曲柔和、自由的音乐基调,踩踏板时要做到“快踩慢放”,缓慢地抬起踏板能够营造出余音绕梁、慢慢消逝的音响效果。
图 1
在速度最快、音乐情绪最狂野热烈的《狡猾的牧羊人之舞》中,吉纳斯特拉使用了大量的平行和弦与不和谐音程,音响效果雄厚、强烈。该曲采用不规则节奏,打破了6/8拍原本的强弱规律,将每小节的节奏重音移到了第5个音上。在使用踏板时,一定要避免音响效果的浑浊,可采用“点踩”的方式,在每小节的节奏重音处快速踩、放踏板,以强调节奏的重音位置,增加节奏的律动和行进感。第94-98小节,左手低音加入附点二分音符长音,可在长音时踩踏板,保持低音,丰富该段落音乐的音响效果。第99-104小节,音符时值逐渐变长,力度渐强至sfff,速度渐慢后渐快。左右手为级进的平行和弦,此时的踏板应以音符为单位,一个音符换一次踏板,使音响效果更丰厚,烘托出充满力量、狂野热烈的舞蹈竞技场面。
三、力度的对比
《阿根廷舞曲》是由马兰波、桑巴、猫舞三种阿根廷传统民间舞曲元素组成,表现了三种不同风格的舞蹈场面。在弹奏时,要做到明显的力度对比和变化,以增加乐曲的代入感和情绪色彩。
第一首《老牧人之舞》,强调左右手的打击音效,节奏相似,主旋律多次重复。容易演奏得过于平淡,使音响效果听起来单调枯燥。因此,演奏者在弹奏该曲时,要将每一次的旋律重复在力度上做出一定的改变。全曲由弱起开始,力度要做到很轻,但不影响整体音的颗粒感和清晰度,适当突出每小节的第一个音,具有非常强的节奏进行感。第99-100小节为传统吉他和弦,力度处理要弱而悠长,与第101小节的打击乐元素形成强烈的力度上的对比。103小节在一小节的休止后,力度为非常弱(pp),以左手低音谱号短而轻的一个音,结束整个舞蹈。
《可爱的少女之舞》是一首浪漫、自由的舞蹈,整体的力度较弱,每一个乐句需要根据旋律的上扬或下沉来控制力度的渐强或渐弱。力度强弱的控制对比需要符合音乐的整体氛围。因此,在这首小品中,即便是在全曲的高潮部分(第40-52小节),力度上也不宜演奏得太过于响亮、刺耳,只要在情绪范围内,逐渐将乐曲气氛推上去,手指触键要深且注意连贯性,以达到深情的乐曲意境。
第三首《狡猾的牧羊人之舞》力度跨度非常大,最弱处为非常弱(PP),最强处为极强(ffff),力度上的明显对比体现了该曲情绪上的肆意、疯狂,具有极强的张弛感。因此,在弹奏该曲时,要准确地做出渐强、渐弱过程和不同力度的差别。力度弱时注意音的收拢,力度强时需要力量完全的迸发。
基金项目:
2019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校钢琴教学的多元化研究,项目编号:2019SJA0754
参考文献:
[1]王滢:《吉纳斯特拉“阿根廷舞曲”音乐风格与演奏技法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17年。
[2]刘晓梦:《吉纳斯特拉“阿根廷舞曲”的音乐特征与演奏诠释》西南大学,2018年。
[3]由熹:《特立独行的创造者——阿根廷作曲家金那斯泰拉的钢琴创作》,《人民音乐》,2008年第6期,第82-83页。
[4]贾韵:《浅析钢琴组曲“阿根廷舞曲”的创作技法》,《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第105-107页。
[5]胡月:《浅谈吉纳斯特拉钢琴组曲“阿根廷舞曲”的演奏技巧》,《黄河之声》,2017年第1期,第73页。
钱至美 江南大学人文学院音乐系副教授
刘圆梦 江南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