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塌渍加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顽固性疼痛的影响评价
2020-08-31闫瑞娟
闫瑞娟
【摘 要】目的:研究中药塌渍加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顽固性疼痛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我科在2018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9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顽固性疼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参照组(n=48)予以常规治疗及护理,实验组(n=48)则加用中药塌渍联合推拿法,对比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疼痛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92%,高于参照组的81.25%;实验组的VAS评估值显著低于参照组,组间对比P<0.05。结论:为腰椎间盘突出症顽固性疼痛患者采用中药塌渍联合推拿法,对减轻痛感、改善腰椎功能具有积极帮助,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药塌渍;推拿;腰椎间盘突出症;顽固性疼痛;VAS评分
【中图分类号】R24【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8-0137-01
腰椎间盘突出症多是因腰椎间盘病变、外伤等因素所致,以腰部疼痛、下肢麻木等为主要表现;对于有顽固性疼痛的患者,疼痛症状易反复发作,会严重影响其日常活动及生活[1]。为探寻有效疗法、减轻患者痛感,我科对96例患者进行分组治疗与护理,以研讨中药塌渍联合推拿的应用效果,现汇报如下:
1 基线资料及方法
1.1 基线资料数据
将2018年8月--2019年8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顽固性疼痛者纳入小组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共计96例。其中男女患者分别为50例、46例;年龄分布在28--62岁范围内,平均值为(48.3±5.8)岁;病程在2--8年之间不等,平均(4.1±0.7)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n=48)与参照组(n=48),二组患者的资料数据比较P>0.05,具有研究可比性。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及护理方案,在为患者进行药物止痛的同时,要进行腰椎护理,指导患者保持正确坐姿,以免腰椎损伤加重。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中药塌渍联合推拿法,
如下:
取制川乌、花椒、白术各50g,川芎、羌活、干姜各30g,麻黄、延胡索、独活各20g,桃仁10g,用醋调和之后装入布袋之中,隔水蒸半小时左右。指导患者取俯卧位,待布袋温度下降后,将其置于疼痛部位,再通過点按、推、揉、塌等手法对腰部进行推拿,时间以30min为宜;每日1次,共治疗10日。
1.3疗效评定标准[2]
依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评估各组患者疗效。患者主诉无痛感,下肢直腿抬高超过70°,日常工作及生活完全不受影响,则为显效;患者主诉有轻微痛感,下肢直腿抬高范围为30--70°,日常工作及生活无明显影响,则为有效。未达到以上标准,则为无效。
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评价指标
在治疗前、治疗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患者的疼痛度进行评估,最低分为0分表示无痛,最高分为10分表示剧痛。
1.5数据统计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x±s)与计数资料(n,%)的比较结果分别采用t值、x2值验证,以P<0.05为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的检验标准。
2 结果
2.1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P<0.05;见表1。
2.2二组的VAS评估值对比
治疗前,二组的VAS评估值接近,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VAS评估值与参照组比较明显更低,P<0.05;见表2。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中老年人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其病因有多种,如髓核发生退变导致腰椎发生稳固性失调与松动,当腰椎组织遭受外伤刺激时也会发生损伤而引发腰椎功能障碍;除此之外,遗传因素、先天性腰椎异常也是引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因素。中药塌渍能够起到活血、缓解疼痛等效果,再配之推拿手法,可以起到舒筋活络之效,并可纠正软组织错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进而有效缓解患者的顽固性痛感。我科在中药塌渍方法中所使用的制川乌,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之效;花椒具有温中行气、驱寒止痛之效;川芎、延胡索、独活、桃仁为活血止痛的良药;将以上药物用布袋装好、蒸煮之后放置在腰部疼痛位置,可起到良好的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效,不仅可以减轻患者顽固性疼痛症状,并有助于改善腰椎功能。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实验组VAS评估值的改善程度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P<0.05,这一结果也充分凸显出了中药塌渍联合推拿法的实施效果及价值。
综上所述,应用中药塌渍加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顽固性疼痛,效果理想,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侯欢.中药塌渍+蜡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2):222.
[2] 王雷,付晓芳,李无阴等.中医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8,27(3):449-451,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