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姿势控制训练结合核心肌群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研究

2020-08-31冷爽于敏刘宇声高塬张银亮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8期
关键词:运动功能脑卒中

冷爽 于敏 刘宇声 高塬 张银亮

【摘 要】目的: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姿势控制训练结合核心肌群训练对其运动功能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将来我院就诊的脑卒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患者就诊时间为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此期间入选的患者共有60例,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采用信封随机分组法,共设置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在对不同小组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时候,康复治疗师应采用常规功能训练来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过程中,则应用姿势控制训练结合核心肌群训练来开展康复治疗,以此来对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通过给予观察组患者姿势控制训练结合核心肌群训练的康复治疗模式,观察组患者在下肢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以及Berg平衡反应测试评分等各项指标方面,都明显较对照组患者更具有优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过程中,治疗师可以通过开展姿势控制训练结合核心肌群训练,更好的促进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效果,因此值得在临床康复治疗中进行推广。

【关键词】姿势控制训练;核心肌群训练;脑卒中;运动功能

【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8-0119-01

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脑卒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患者在发病后,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这样的问题不但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也可能引发残疾等严重的后果。为了更好的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康复治疗师应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尽快帮助患者恢复运动功能[1]。笔者在本文中针对姿势控制训练结合核心肌群训练在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开展了相关研究,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来我院就诊的脑卒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患者就诊时间为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在对患者进行筛选的过程中,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诊断以及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脑卒中患者,同时对存在严重脏器疾病、股性关节炎患者以及严重感染并发症患者进行排除,在此前提下,此期间入选的患者共有60例,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采用信封随机分组法,共设置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之中存在患者30例。在所有入选本次研究的患者之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数量分别为40例以及20例,其中,年龄最大的患者为77岁,年龄最小的患者为42岁,经计算得出患者的中间年龄为(63.4±2.6)岁;在研究开展之前,保证所有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时引导患者或者患者家属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在随机分组的情况下,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并不存在明显的一般资料差异(P<0.05),因此本研究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康复治疗师在开展康复训练之时,对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治疗方式为常规康复训练,康复治疗师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进行各个关节的被动活动训练,如果患者的肌张力处于较高的水平,康复治疗师可以为其提供降张手法治疗。在患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康复治疗师还应引导患者开展床上翻身、床边做起以及站立等训练,再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逐步开展平衡训练、重心转移训练以及下肢负重训练,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有效的提升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速度。

1.2.2观察组

在为观察组患者开展康复治疗的过程中,康复治疗师除了要给予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完全相同的常规康复治疗之外,还应该开展姿势控制训练结合心肌群训练,具体的训练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康复治疗师应引导患者选择合适的坐姿,在患者的前方放置1个Bobath球,引导患者将双手放在球的上面,随后让其对球体进行移动,在此过程中注意控制患者的躯干姿势,以此来促进患者肩胛骨的运动[2]。②同样引导患者选择坐姿或者站姿,在此基础上在患者下肢前方放置1个小型的治疗球,随后引导患者用脚将球踢向指定的方向以及位置。③康复治疗师可以引导患者取仰卧位,引导患者开展适合其情况的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对患者的核心肌群进行充分的锻炼,在此过程中较为常用的练习方式有头控训练、桥式运动、泡沫轴训练等。

1.3统计学方法

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及计数资料分别用n(%)以及(-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者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學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FMA评分对比

2.2两组患者Barthel评分对比

2.3两组患者步行能力分级情况对比

3 讨论

在脑卒中患者发病早期,患者的运动功能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能力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除此之外,患者的肌肉系统也可能出现萎缩或者变性等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更好的保证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恢复速度,康复治疗师需要针对性的引导患者开展运动功能训练,同时给予患者一定的外界刺激,以此来促进患者的运动能力恢复[3]。在本次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姿势控制训练结合心肌群训练之后,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明显更好(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在临床开展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的过程中,康复治疗师通过应用姿势控制训练结合心肌群训练的方式,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因此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露华,黄志亮,周艳艳,周雯雯.以闭链肌力训练为基础的康复训练在脑卒中恢复期的应用[J].中国民间疗法,2020,28(06):44-46.

[2] 齐珊珊.探讨姿势控制结合核心肌群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08):96.

[3] 刘四维,关敏,高强.任务导向性训练在脑卒中后偏瘫康复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20,35(03):374-378.

猜你喜欢

运动功能脑卒中
运动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神经智力及运动功能发育的影响分析
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在改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
早期康复治疗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影响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影响的临床研究
针灸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因子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