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的疗效观察
2020-08-31鄂佳鑫
鄂佳鑫
【摘 要】目的:研究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参与此次研究的患者共有88例,主要是选取我院2019年5月到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肝胆结石患者,将该部分患者按照摸球法分为观察组(44例)与对照组(44例)。观察组肝胆结石患者运用腹腔镜微创治疗,对照组肝胆结石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研究期间需要护理人员做好记录工作,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住院时间以及切口感染率等。结果:观察组肝胆患者运用腹腔镜微创治疗术中出血量为(62.18±14.25)ml,而对照组肝胆结石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术中出血量为(168.23±16.35)ml,组间差异显著(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切口感染率为0,相较于对照组患者切口感染率6.82%低,数据对比存在差异,具有实际统计意义(P<0.05)。结论:针对肝胆结石患者,运用腹腔镜微创治疗可以提升手术效果,降低患者切口感染率。
【关键词】腹腔镜;肝胆结石;微创治疗
【中图分类号】R65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8-0107-02
引言:肝胆结石属于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本次研究对肝胆结石患者运用腹腔镜微创治疗,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5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88例肝胆结石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该部分患者按照摸球法分为观察组(44例)与对照组(44例)。观察组肝胆结石患者运用腹腔镜微创治疗,患者年龄≥38岁,≤80岁,患者平均年龄(65.23±3.45)岁,患者男女比例(24:20);对照组肝胆结石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患者年龄≥39岁,≤78岁,患者平均年龄(64.87±3.62)岁,患者男女比例(25:19),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差异较小,不具有实际统计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肝胆结石患者运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而观察组干的接受患者采用腹腔镜微创治疗,具体内容如下:手术开始前临床护理人员需要嘱咐患者禁食12小时、禁水6小时,并对患者实施气管插管,手术麻醉方式为全麻[1]。该种手术方式切口位于脐下缘,通过注入二氧化碳设置人工气腹,并将腹部压力控制在13mmHg,术中操作方法为常规四孔法。术中定位患者结石部位是需要采用腹腔镜,确定患者胆总管位置后再行切开,利用吸引器将胆汁吸净,如果患者结石体积较小,可以运用水流冲出;如果患者结石体积较大,需要运用粉碎机将结石粉碎,然后采用水流冲出,确认结石全部冲出后,采用可吸收线对胆总管进行间断缝合,确保胆汁没有外渗现象,随后运用常规方式切除胆囊,在主操作孔将结石、胆囊取出,用0.9%的氯化钠溶液反復腹腔冲洗,为患者留置引流管[2]。术后告知患者3周后回医院进行胆管造影,查看有无结石残留,一旦检测出有结石残留,需要在术后8周行胆管镜经T管瘘结石取出法。
1.3观察指标
观察组与对照组肝胆结石患者研究数据以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住院时间以及切口感染率为主要评判标准。
1.4统计学处理
观察组与对照组肝胆结石患者研究数据需要通过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n)为计数资料,切口感染率使用(%)来表示,研究结果均采用t进行数据检验,两组数据存在差异时,以(P<0.05)为具有可比性。
2 结果
观察组肝胆结石患者手术时间为60.8±3.2min,相较于对照组肝胆结石患者手术时间98.6±5.1min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此外,观察组肝胆结石患者运用腹腔镜治疗术中出血量为62.18±14.25ml,而对照组肝胆结石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术中出血量为168.23±16.35ml,组间差异显著(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5.6±1.3h、住院时间4.2±0.9h,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47.5±4.6h、住院时间7.8±1.4h,组间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肝胆结石又被称为肝内结石,主要是为肝脏内胆小管具有结石。导致患者出现该疾病的原因主要为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胆汁滞留以及脂类代谢异常有关[3]。肝胆结石患者最先出现的症状为腹痛,其次为寒战,高热,伴有间歇性波动性黄疸,如果不对其及时实施有效治疗将会诱发急性胆管炎、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进而出现休克、昏迷。临床在治疗肝胆结石疾病是主要采用传统手术开腹手术,将结石取出,该种手术治疗方式效果较佳。不过,手术切口较大,对患者机体造成不同程度损伤,术后出现切口感染概率高,并伴有肠黏连、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出现[4]。现阶段,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微创手术在院内广泛推广,本次研究对肝胆结石患者运用腹腔镜微创手术,结果显示,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具有实际统计意义(P<0.05),说明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可以减短患者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出现各种状况的原因是该种手术方式切口较小,进而对患者创伤度低,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术中出血量,对术后患者机体恢复具有重要作用。此外,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较大(P<0.05),出现该种状况的原因是该种手术方式视野清晰度高,主治医生可以比较直观的查看结石位置,进而减少腹腔脏器牵拉,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李运良.探讨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47):58-59.
[2] 柳艳国.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2015,19(27):3786-3787.
[3] 李典春.腹腔镜微创治疗对肝胆结石患者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及预后的影响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31):4426-4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