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复述能力发展的梯度建构

2020-08-31陈小龙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0年9期
关键词:文本内容教材

陈小龙

复述,不是对课文的简单重复,更不是一字不差地背诵课文,而是指学生在阅读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课文内容,尽量把课文表达的意思讲清楚。相较于以往版本的语文教材,统编本教材对学生的复述更重视,在低年级教材中就编排了不少让学生借助图画、表格、示意图等复述内容,到了三年级下册以后,还特别进行了复述单元的设计,四年级要求学生“简要复述课文”,五年级要求学生“创造性复述故事”等。由此可见,统编本教材对学生的复述要求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循序渐进地呈现在教材中。教师要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注重对学生复述能力的梯度建构,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由故事把握走向技巧把握

在学生复述故事的时候,要把握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故事内容,包括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等,二是指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复述,也就是指复述的方法和技巧。依据儿童的语言发展特点,教师要让学生由把握故事内容逐步走向用复述的方式进行表达,在这一点上,统编本教材已经很好地体现了这个发展逻辑。

二年级教材课后习题中安排了大量的“说说”训练,这些训练多数是指向故事内容的。到了三年级以后,在第三单元童话系列单元中,虽然没有提出复述故事的要求,但是提出了“讲故事”的要求。在《去年的树》一文中要求学生把故事讲给家人听,并交流感受。在《在牛肚子里旅行》一文中要求学生先画出人物路线图,再把故事讲给大家听。这里的讲故事其实就是复述的萌芽,它的训练重点在于激发学生对故事本身的兴趣,培养学生说的胆量,对复述不做要求。到了五年级之后,《猎人海力布》一文中则是让学生试着以海力布的口吻,讲一讲海力布是如何劝说乡亲们搬家的。从这个创造性复述的要求来看,明显体现出编者对学生怎样复述的关注,从“口吻”这个词语可以看出它不仅要求学生在复述的时候能充分考虑人物的身份个性,更要考虑当时的环境,以及与人物之间的关系等,这就要求学生在复述课文的时候逐步从故事内容的把握转向对语言的把握。

在复述故事的时候,引导学生从学习把握故事走向把握语言,充分体现了学生语言发展的规律,符合学生复述故事的内在规律。这样教学,可以使故事内容与话语有机融合,提升学生复述的效果。

二、由语言转化走向视角转化

复述故事,首要的就是语言的转化。语言是故事的载体。学生在复述故事的时候,就需要在吸收课文语言的基础上,将其逐步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语言转化是从低年级开始的,到了中年级以后,不仅要关注人物语言,还要能把人物语言转换为自己的语言,以促进学生对语言的吸收与运用。

如在统编本三年级上册《掌声》一文中,英子的言行本来是被“我”观察到的和叙述的,以“我”的视角进行复述是通常的复述形式,但是在课后练习题中却提出要求:“如果是英子自己来讲这个故事,她会怎样讲呢?”这就要求学生能从讲故事的人转换成文本中的人物来讲述,属于讲故事人物视角的转换。再如在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一)》一文中要求学生发挥想象,把课文中比较简略的情节说具体,并和同学演一演。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形成对课文情节的全面把握,在此基础上再鼓励学生对文本内容大胆想象,然后再把文本语言转换成自己的语言。

在复述故事的时候,从依照文本语言进行复述转换为以故事中人物的视角进行复述,这对学生复述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要能依据课文内容设计出多样化的训练形式,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复述体验,提升复述教学质量。

三、由情节聚焦走向人物聚焦

在以往复述故事的过程中,故事情节占据着重要部分,其实,从学生的整个复述阶段来看,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情节逐步聚焦到人物形象上,也就是让学生能通过复述,明白人物的个性特点,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把握。

统编本教材从低年级开始,就特别关注学生复述故事的事件,在《羿射九日》一文中提出了让学生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把故事讲一讲的要求,在《蜘蛛开店》一文中要求学生借助示意图把蜘蛛三次开店的情况说一说。到了中高年级以后,由于故事情节更加丰富,复述的要求也相应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一文中提出了让学生借助表格复述故事的要求,在《方帽子店》一文中则让学生先说说哪些部分是自己想象不到的,再把这部分内容复述一下。从这些要求可以看出教材对于学生复述时关注课文情节的重视。除了对故事情节的关注以外,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关于复述训练的要求也逐步聚焦到人物形象上。如在五年级上册《将相和》一文就要求学生先按照课文小标题把课文内容说一说,再让学生说说蔺相如和廉颇分别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充分体现出了复述由关注情节逐步向关注人物形象的转变。在六年级上册《穷人》一文中,不仅要求学生说说课文主要讲了怎样一件事,还要让学生从文章的心理描写和对话描写中总结出桑娜和渔夫的性格特点,这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复述能力训练,促进了学生对人物形象特点的把握。

统编本教材在高年级提出了“依托故事情节,创造性复述故事”的要求,由此可以看出,如果不关注故事情节,学生是很难真正走进文本的。教师要依托教材,引导学生从关注情节过渡到关注人物形象,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文本情感,提升语文素养。

四、由时空体验走向心理体验

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是记叙文的六要素。在故事类文本中,从空间来看,故事有地点、环境的变化;从时间来看,故事有时间的先后顺序,有时间的长短问题等。在学生复述课文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由空间体验过渡到时间体验,再过渡到学生的心理体验,以丰富学生的复述感受,提升学生的复述质量。

从二年级开始,教材对于时空就有了一定的关注,《神州谣》与空间观念有关,《传统节日》与时间观念有关,《沙滩上的童话》一文中“在一片沙漠里,有……从前,有一座山……”的句子充分体现了对时间与空间的关注,在《小马过河》一文中让学生根据“马棚、磨坊……”等词语讲述故事都属于空间的范畴。在三年级下册《漏》一文中让学生借助示意图和提示复述故事,也就是让学生从空间体验出发复述故事。在五年级《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一)》《牛郎织女(二)》这些课文中则是要求学生从时间的角度来架构故事,在《穷人》《盼》《少年闰土》这些课文中则是对人物心理活动的体会特别重视。由此可见,复述与时间、空间以及心理体会等方面都有密切关系。在学生复述课文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这些信息,以加深学生的复述体验,提升复述教学质量。

从统编本教材关于复述的编排来看,要求学生对时间、地点以及心理方面的认知、体验是有着一定的梯度的。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把握教材特点,让学生从时空方面来丰富自己的复述体验,提升自己的复述能力。

从统编本教材关于复述的编排来看,充分體现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教师要以教材为凭借,把握教材在复述方面的基本要求,遵循复述的梯度目标,引领学生用心感受体验、复述课文,以使学生的复述能力逐步得到提升。

(作者单位:浙江瑞安市马屿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宋园弟

猜你喜欢

文本内容教材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教材精读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