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讲故事能力可以这样培养
2020-08-31秦瑜
秦瑜
在统编本教材中,童话故事占有一定比例,其内容生动有趣,深受学生喜爱。对于学生来说,不仅要会读童话故事,还要会讲童话故事,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故事的价值。在课后练习中,依据学生的年段目标特点以及认知特点,编者循序渐进地渗透了一些讲故事的策略,这就为学生的讲故事提供了支架。教师要依托文本教材,培养学生讲故事的能力。
一、把握故事情节讲故事
在童话故事教学中,要想让学生能把故事完整地讲述下来,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抓住故事的主要情节,抛开一些细枝末节的地方进行讲述。统编本低年级教材的课后练习题为学生提供了具体明确的讲故事方法,教师要能引导学生按照课后要求,把故事完整地讲述下来。
统编本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一文的课后练习题中要求学生先把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图片连一连,再讲一讲这个故事。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根据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讲故事,让学生通过观察,明白每一幅图片中小蝌蚪的变化,然后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理解把故事完整地讲述下来。在统编本二年级下册《开满鲜花的小路》一文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先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有哪些小动物,他们在干什么。这样一来,可以帮助学生很快厘清故事的主要情节,帮助学生完整地讲述故事。
《风娃娃》是统编本二年级上册的一篇童话故事,课后练习题中提出了根据提示讲故事的训练要求,提示有:风娃娃来到田野,风娃娃来到河边,风娃娃来到广场。在讲故事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提示按照风娃娃来到什么地方、在这个地方做了什么的顺序把故事讲清楚。统编本二年级下册《小马过河》一文的课后练习题中提出了借助“马棚、愿意、磨坊、驮……”等关键词讲故事的要求。学生讲故事的时候借助这些关键词,讲故事的难度就会大大降低,讲故事的能力也会得到明显提升。
借助示意图讲故事也是教学中常用的讲故事的方法之一。统编本二年级下册《蜘蛛开店》一文的课后练习题中为学生提供了直观的示意图。借助这个示意图,学生可以清楚地把“蜘蛛开店卖什么—哪个顾客来了—顾客要买什么—结果怎样”的过程讲清楚。在《小毛虫》一文中按照“小毛虫—茧—蝴蝶”的变化规律讲故事,掌握了这些,就把握住了课文的主要线索,学生讲起故事来就会轻松多了。
在统编本低年级教材的课后练习中,大都提出了让学生完整讲故事的要求。課堂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讲故事的方法,为学生提供恰当的支架,按照由易到难、由扶到放、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学生能够从中主动发现讲故事的规律与方法,以促进学生讲故事能力的提升。
二、借助结构特点讲故事
在童话故事中,故事是门面,情节是灵魂,栩栩如生的故事情节可以带来更多的精彩。一般情况下,童话故事是由多个故事情节组成。教师要能帮助学生厘清故事情节内部之间的联系,以使学生将故事讲得更加具体而又完整。
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这篇童话故事中,前四个自然段的段落结构基本相似,都是按照“小猴子下山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心情怎样,它是怎么做的”这样的思路进行描写的。在学生讲故事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围绕着这样的规律进行,从而降低了学生讲故事的难度,提升了讲故事的质量。再如,统编本二年级下册《青蛙卖泥塘》这篇童话故事是按照“青蛙在卖泥塘的时候遇到了谁—顾客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青蛙是怎样改进的”进行描写的,在学生讲述故事时也按照这样的规律讲,可以把故事讲得完整又具体。
学生在讲故事的时候,最容易出现东一句西一句、思路不清晰、想到哪儿就讲到哪儿等现象,教师要能够引导学生发现童话故事在表达方面、结构上的特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讲故事的任务。尤其是在采用并列结构的童话文本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把重点放在对讲故事方法的指导上,然后让学生按照故事的内部结构规律讲故事,这样一来,学生讲故事的过程就会更加清楚连贯了。
三、抓住文本语言讲故事
童话语言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常常采用拟人、反复、对比的表现手法。在童话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表达鲜明的词句引导学生品析感受,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与感悟,进而帮助学生把童话中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用自己的方式讲出童话故事的精彩。
对于童话故事中一些反复出现的语句,在学生讲故事的时候,教师要鼓励他们讲出不同的内心感受。如《小蝌蚪找妈妈》一文中的“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小壁虎借尾巴》一文中的“小壁虎爬呀爬,爬到……”这些反复的句子,学生在讲故事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讲出时间的发展变化和心情变化来;《一粒种子》一文中“把身子挺一挺……”中反复的句子,教师要鼓励学生把种子的心情变化讲出来。
对于童话故事中一些比较夸张的语言,教师要鼓励学生用夸张的语气、表情、动作把故事的画面感讲出来。如二年级下册《蜘蛛开店》一文中对于“顾客”的描述“顾客来了,只见身子不见头……”,在讲述这个地方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抓住“只见身子不见头”“和大树一样高”“从树叶间露出来”“笑”等词句把长颈鹿的特征、幸灾乐祸以及蜘蛛发愁的感觉讲述出来。
还有一些童话故事语言非常幽默,读后令人忍俊不禁。在学生讲故事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讲出幽默搞笑的感觉来。如统编本二年级上册《狐狸分奶酪》一文中描写狐狸狡猾的句子:“于是,狐狸在那半块上又咬了一口,结果第一半块又大了点儿。狐狸就这样不停地咬着两半块奶酪……”在讲这个地方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做出咬的动作,故意夸张一些,左一下、右一下,左一下、右一下,边做动作边讲故事,这样的形式不仅深受学生喜爱,还可以把故事带来的喜感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更加喜欢讲故事。
由此可见,在童话故事教学中,要想让学生把故事讲得生动形象,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关注文章中有特色的词句,鼓励学生适当地加上自己的表情、动作等,这样学生就能够讲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故事来,从而使他们讲故事的能力有质的提升。
四、转换人物角色讲故事
许多童话故事都蕴含着一定的道理,对学生健康成长具有一定的意义。学生在阅读童话故事的时候,不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受不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感悟与思考。在讲故事的时候,多数学生都是以第三人称进行讲述的,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换个角度看问题,尝试以不同角色的口吻来讲述故事,将会赋予故事新的生命与意义。
如在统编本四年级下册《巨人的花园》一课的教学中,除了让学生以旁观者的角度讲故事以外,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讲述故事。如以花园的视角讲述故事,讲讲花园看到了怎样的情景,花园看到园子里发生的一切后会产生哪些想法。也可以让学生以巨人的视角进行讲述。在学生讲述故事的时候,教师鼓励学生加上自己的合理想象。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以巨人的视角讲述第3自然段:“有一年秋天,我回来了,我看到花园里有孩子们玩耍,很生气,就对这些孩子们说‘谁允许你们到我家玩的,都滚出去!”当学生变换视角讲故事的时候,他们会感到特别新鲜、有趣。这样教学,激发了学生讲故事的兴趣,增强了故事的魅力。
在学生讲故事的时候,鼓励学生转换人物的角色创造性地讲述故事,不仅具有挑战性,还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发展。在讲故事时,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创造者,因此,讲故事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一个在原文基础上有所发展和创新的语言实践过程。
(作者单位:江苏连云港市柘汪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