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教学的层级设计:教有路径,学有实效

2020-08-31黄伟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0年8期
关键词:教学实效教学设计

【摘 要】在阅读教学中,释义、解码、评鉴对正确解读文本具有重要意义。为更好地阐述这三个层级,研究者通过对本专栏三个教学设计中每一个层级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度分析,详细阐述释义主要解决基础性问题,解码主要解决核心问题,评鉴主要解决深难问题,层层递进,使教师教有路径,学生学有实效。

【关键词】三层级解读理论;教学设计;教学实效

【作者简介】黄伟,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中小学课堂教学、学科教育。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十三五”规划一般课题(BHA17015)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把文本解读分为三个层级:释义、解码与评鉴。每一层级都有其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价值,释义主要解决基础性问题,即打好基础;解码主要解决核心问题,即抓住关键;评鉴主要解决一些深难问题,即追求深化。

一、面向释义层的教学设计

基于上述理论,面向释义层的教学时,本期呈现的三个教学设计案例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统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步》一文的教学设计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为本文另拟一个标题,你会以什么为题?请阐述理由。研讨这一问题,不仅可以引导学生读懂课文,还可以引发学生对课文主题的多元理解,在多元理解中学习如何读解课文,从而进行多维思考。统编语文八年级上册《列夫·托尔斯泰》一文,用三千多字描摹了一幅生动的人物肖像图,学生读懂了这幅肖像图也就读懂了课文。为此,教师如此设计:这篇人物传记用三千多字描写托尔斯泰的外貌,作者从哪些方面展开的?统编语文九年级上册《精神的三间小屋》是篇议论性散文,基于议论性散文的特点,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懂其内涵以及作者创作的初衷。其教学设计在释义环节这样提问:“精神的三间小屋”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主张建造“三间小屋”?

三篇课文的问题设计既具体明确,又精准到位。如此,学生达成问题的理解也就意味着其阅读策略的养成。《散步》一文的教学设计通过另拟文题来指导阅读并考查学生的阅读效果,实质是聚焦学生审题意识、概括能力和命题能力的培养;同时,能够赋予课文不同的文题,正是学生不同的阅读理解及理解的个性化特征的显性标志。依据这些显性标志,教师可引导学生展开对课文主题的深入研讨。因此,运用这样的问题来达成释义,不仅指向理解课文的内容和主题,而且为学生开辟了多元化阅读的探究空间。《列夫·托尔斯泰》一文的问题设计,是指向课文的理解,更是引导学生习得阅读策略。《精神的三间小屋》一文的教学设计重在启发学生从审题入手,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和文本特色。

二、面向解码层的教学设计

在解决了释义层的问题之后,便进入了解码层。在解码层,三位教师分别设计了一个问题。《散步》一文的问题是:作者如何将一家人散步的寻常琐事写得情趣盎然而温馨感人?这一问题直击课文的表现艺术及其艺术效果。学生探讨、回答这一问题便可走进文本表现艺术的殿堂,探寻其“之所以”的密码。通过解码,学生便能真正理解、体会、掌握本篇课文的艺术奥妙及其独特妙趣。《列夫·托尔斯泰》一文教学设计的问题是:这篇人物传记就像一幅用文字绘就的人物肖像图,设喻精巧,层层推进,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通过这一问题的追问,可以启发学生探究作者设喻的方式以及设喻层次结构的巧妙安排。在《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教学设计中,解码层的问题是:这是一篇以比喻说理见长的议论性散文,作者是如何运用比喻来增强说理效果的?这同样是一个追问课文表达方法及其艺术效果的问题。运用比喻进行说理是《精神的三间小屋》最为突出的特点,弄清本课比喻说理的具体用法,不仅抓住了本课的要津,还可凭借这一要津通向运用。巧合的是,《列夫·托尔斯泰》和《精神的三间小屋》都使用了比喻修辞,但又大不相同,前者用于描写,后者在于说理,这也体现了随着年级的提升而出现的思维的跃迁。

三、面向评鉴层的教学设计

在评鉴层,我们可以做两件事情,一是对课文进行审辩性阅讀,二是从课文中有所借鉴。审辩性阅读,是指在阅读时进行比较鉴别、优劣审视,有比较阅读和批判性阅读的意味;借鉴是指从课文习得写作方法、技巧,用于自己的写作。对于《散步》一文的教学设计,设计者便是取用了评鉴层的第二种含义。设计的问题是:请借鉴《散步》一文的叙事技巧并以“我们是一家人”为题,写一个关于家庭亲情的故事。这一问题的设计意图很清楚,即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叙事技巧来叙述自己的亲情故事。这样,就把借鉴落到实处,也把读写结合落到实处。《列夫·托尔斯泰》一课设计的问题是:细读课文并伸展阅读《名人传》中的《托尔斯泰传》,揣摩描写人物外貌的技巧,写写你心中的父亲。对于《精神的三间小屋》,设计者同样按照这一思路进行设计:作者在文章最后说,“当我们把自己的精神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储物丰富之后,不妨扩大疆域,增修新舍……”我们还能增修怎样的精神新舍呢?仿照课文,写一写你的精神新舍。这样的读写结合,不仅让学生通过写作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能引导学生将课文的艺术技巧内化为自己的写作方法和能力。

三份教学设计案例,都具有鲜明的特色。首先,确立具体而微的目标,使教与学有的放矢而非漫无边际;其次,针对具体目标设计具体问题,且三个问题逐级上升,追求学习的序列进阶和不断深化。对于三个问题的解决,教学设计案例又提供了思考路径而非给出标准答案。笔者希望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唤起教师关注学习方法特别是思维方法的指导;能够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思考,在学习过程中培养正确的思考方法和深入思考的习惯。这样的教学设计,使教有路径,学有实效。

(责任编辑:周彩珍 助理编辑:蒋素利)

猜你喜欢

教学实效教学设计
提高中职德育课堂教学实效的策略
试论如何利用结课技巧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实效
巧妙运用微课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