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血管病的一般症状有哪些

2020-08-31杜浩珲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心肌炎心肌心血管

杜浩珲

【中图分类号】R5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6-18--01

心血管疾病是涉及到循环系统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循环系统是分布于全身各部的连续封闭管道系统,它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循环流动的是血液。淋巴系统内流动的是淋巴液。淋巴液沿着一系列的淋巴管道向心流动,最终汇入静脉,因此淋巴系统也可认为是静脉系统的辅助部分。心血管疾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通常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这一类疾病都有着相似的发病原因、发病过程和治疗方法。

一 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1 冠心病

冠心病是最常见、发病率最高的心血管疾病。其是由于冠状动脉内腔变窄或阻塞,供血不足而造成的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致使心肌功能或脏器出现病理变化,因此,又被称为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在发病的时候,心前区、胸骨后有压迫性疼痛,这种疼痛会放射至颈部、手臂、背部、上腹部等,还会伴有胸闷、心悸,气短,恶心、头昏,眩晕、昏厥等情况的临床表现。

2 三高

三高即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这三种疾病。以中老年患者居多,目前已趋于年轻化。三高也是心血管疾病吗?是因为三高很容易引发各种心血管疾病并发症,致使血管及血脂异常,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对红细胞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因此,也被列入了心血管疾病的名单中。

3 心肌炎

心肌炎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的炎症性病变。多种因素如感染、物理和化学因素均可引起心肌炎,所造成的心肌损害的轻重程度差别很大,临床表现各异,轻症患者无任何症状,而重症患者可发生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其中最常见的是病毒性心肌炎。顾名思义,病毒性心肌炎就是因为病毒感染所引发的,比如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疱疹病毒、风疹病毒等,而人体最容易感染病毒的部位是呼吸道和肠道。

心肌炎发作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病毒通过血液对心肌造成感染,致使心肌受损,并且致使心脏功能出现障碍。而且,病毒在随着血液流动时还会产生毒素,导致心肌部分组织出现坏死和水肿的情况;第二阶段,病毒不直接侵入心肌,然而,心肌却依然在损伤,是因为免疫细胞损伤所引起的。

儿童和青少年是最容易患心肌炎的。通常情况下,患病年龄越小,病情就越重,而且,男性的患病几率要高于女性,一般来说,在发病的一周前常有上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病史,之后心肌会因感染而产生胸闷、心悸、气短,呼吸困难,乏力等临床症状,此时应进行心电图及心肌酶学等检查,能够发现有心律不齐或是心肌受损的情况,并积极给予对症等治疗。

二 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症状

1 心悸

心悸是心血管疾病主观感受和客观征象的综合症状。患者的主观感受会有心跳加快、不整齐、停跳感或搏动有力;客观检查能够发现心跳频率过快、过慢或是不齐,也就是心律和心率的变化。

2 呼吸困难

也是主觀感受和客观征象的综合症状。在主观上会觉得呼吸吃力,在客观上会有呼吸次数增加,且动作较快、幅度增大。胸部任何器官病变都可能会有呼吸困难的情况,比如肺炎、急性气胸、气道阻塞、肋骨骨折等,呼吸困难甚至会因为皮肤带状疱疹等疾病疼痛而引发。心脏病的呼吸困难通常是渐进性,会慢慢加重,甚至出现端坐位呼吸等。

3 昏厥

是因为突发的广泛性脑部缺血、缺氧而引发的大脑皮质一过性功能障碍。是能够引发突然、可逆、短暂等意识丧失的临床症状。在出现之前会有面色苍白、头晕、出汗、恶心、呕吐等症状。

4.紫绀

其是一种体征表现,是指粘膜和皮肤呈现青紫色。体内还原血红蛋白质高于5%。紫绀是因为缺氧、缺血、血红蛋白较多、血液瘀滞而形成。分为中心型和外周型。

5 胸痛

冠心病心绞痛大多在劳动、情绪激动、饱餐或受冷时突然发作。常见的疼痛部位是胸骨后或心前区,一手掌大小,而不是一个点,可放射到左臂内侧、肩部、肩胛间区、颈、喉和下颌,有时位于上腹部。痛的性质可为剧烈的绞痛、挤压痛、压迫痛、紧束痛,或疼痛很轻,仅感到胀闷不适。偶或剧痛发作时伴出汗和濒死的恐惧感。疼痛一般历时1~10分钟,休息或含用硝酸甘油片后消失。必要时可去医院检查心电图及心肌酶学等检查。疼痛反复发作时应注意休息,不要剧烈等以免增加心脏负担,加重病情。

6 疲劳

是所有心脏病共有的一种症状,在心脏病导致血液循环不畅时,新陈代谢的废物就会在组织内积聚,对神经末梢形成刺激,使人产生疲劳的感觉,疲劳有轻有重,轻微的疲劳没有太大影响,而严重的疲劳会对生活、工作造成影响,然而,心脏病的疲劳没有特异性,其和其他疾病所引发的疲劳很难区分开。

三 心血管病人的护理

1 合理休息

对于心血管患者来说,给他们提供足够的休息时间很重要,因此,在平时照顾心血管病人时,应当保持环境安静,尽量不要打扰病人休息。如果患者感到明显的疼痛,对其休息造成影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止痛片,以减少其疼痛程度,利于病人休息。

2 合理调节病人饮食

在食物上,应当合理搭配病人的饮食。要注重胆固醇的控制,尽量少吃猪油,控制脂肪的摄入;注意维生素的补充,鼓励病人多吃绿色蔬菜,多吃新鲜水果,让病人全方位补充营养,以满足身体需要。在进餐方面,尽量少食多餐,避免暴食暴饮,避免过度饥饿等。

3 帮助病人调节心理状态

一般来说,病人的思想情绪会有一定程度的低落,这时就需要给予鼓励,帮助病人调节心理情绪,鼓励病人走出焦虑、压抑等不良心理状态,缓解病人紧张情绪。

4 鼓励病人科学生活方式

病人的日常生活应当有规律,适当的调节作息时间,让其保持规律,还应嘱咐病人禁烟,限制饮酒。

这里对心血管疾病做了一些介绍,讲解了其常见疾病,对其一般症状进行了描述,并对病人的护理做了一定的讲解,希望在生活当中能够帮助到大家。

猜你喜欢

心肌炎心肌心血管
超声诊断心肌淀粉样变性伴心力衰竭1例
精细护理在心血管介入治疗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心肌炎患者减少食盐摄入
心肌桥是什么病?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心肌炎患者减少食盐摄入
洗牙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查出“心肌桥”怎么办
吃坚果可降糖友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警惕感冒引发的心肌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