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在肝胆外科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

2020-08-31邢月新范凤芝李汝霞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肝胆外科围手术期心理护理

邢月新 范凤芝 李汝霞

【摘 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肝胆外科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94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作为临床分析对象,根据围手术期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两组,使用常规护理措施的47例患者命名为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的47例患者命名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满意度。结果:从表1可知,观察组患者的SDS评分,SAS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SDS评分和SAS评分。从表2可知,观察组患者中,不满意比例为4.26%,满意度达到95.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23%。结论:对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疏导患者的负面心理,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治疗的积极性与依从性,进而改善护理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心理护理;肝胆外科;围手术期;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56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6-18--01

受到手术治疗方法的影响,肝胆外科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容易出现焦虑、紧张等心理,患者的心理状态会影响治疗效果,并且在情绪的影响下不利于顺利开展治疗和护理工作。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逐渐意识到心理护理在护理体系中的重要性,进而在临床上不断尝试心理护理,以此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确保顺利实施护理和治疗等相关工作,从而促进患者康复。本文对心理护理在肝胆外科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照组47例患者,男性和女性的比例为27:20,年龄区间30岁~62岁,平均(46.8±5.9)岁;观察组47例患者,男性和女性的比例为26:21,年龄区间31岁~64岁,平均(47.5±5.6)岁。两组患者的手术类型分别为结石行胆囊切除术、胆管切开取石术、肝叶切除术、胆道引流术等。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符合临床对比研究条件。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在患者入院之后对其实施健康教育、做好手术的各项检查等准备工作、帮助患者熟悉医院以及科室环境、讲解围手术期内的注意事项;手术结束后需要做好患者的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切口护理等,调整好病房的温度和湿度、定期通风等。此外,做好患者的出院指导,对于需要复查的患者,要叮嘱、提醒其及时复查等[1]。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首先,术前实施心理护理。在患者入院之后,护理人员要亲切、和蔼的介绍医院整体环境以及科室环境,与患者构建和谐的关系,如果发现患者存在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则应及时进行疏导,缓解其不良情绪。肝胆外科患者优于需要手术治疗,比较容易在术前出现不良心理,对护理工作的顺利实施产生一定影响,进而影响患者康复。因此,需要护理人员在术前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并介绍手术治疗的基本情况,缓解患者的压力和焦虑等负面情绪,从而提高患者的配合度[2]。其次,手术过程中实施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要保持微笑,和蔼的面对患者,可以通过握手等方式给予患者鼓励和安慰;告知患者手术过程中保暖的必要性,降低心理因素对患者配合度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最后,手术结束后实施心理护理。术后患者容易受到疼痛的影响而出现心理问题,因此需要在术后加强对患者的疼痛护理,减轻疼痛对患者心理的影响。护理人员要及时向患者和家属讲解疼痛产生的原因,通过看電视、读书、听音乐等方式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缓解心理压力。如果出现疼痛难忍的情况,则需要护理人员严格按照医嘱使用镇痛药物[3]。

1.3 临床观察指标

(1)评估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使用SAS、SDS评价患者的心理状态。SDS的评分在53分~62分之间时为轻度抑郁,63分~72分之间则为中度抑郁,73分以上则为重度抑郁。SAS评分在50分~59分之间时为轻度焦虑,60分~69分时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则为重度焦虑。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负面心理越是严重。(2)评估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将调查问卷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三项,计算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SDS、SAS评分

观察组患者SDS评分为(29.06±2.64)分,SAS评分为(29.84±1.1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值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信息见表1。

2.2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5.74%,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7.23%,明显低于观察组,P值为0.026,说明本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信息见表2。

3 讨论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情绪波动的主要原因是不良情绪或是心理状态失衡,正常情况下不会产生不良结果,但手术患者会在情绪波动的影响下出现应激反应,影响手术效果[4]。因此,需要针对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

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患者会在手术、疾病等因素的影响下出现不良情绪,进而发生情绪波动,此时患者会发生应激反应,出现不配合等不良情况,不利于治疗和护理措施的有效开展,影响治疗和康复效果。因此,临床护理工作中积极使用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主要从患者入院开始密切关注其心理变化,分别在术前、术中和术后三个阶段实施心理护理,减轻不良情绪对患者的影响,减轻应激反应,从而提升手术治疗效果,缓解疾病的负面影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5]。

本次临床探究结果显示:从表1可知,观察组患者的SDS评分为(29.06±2.64)分,SAS评分为(29.84±1.15)分;对照组患者的SDS评分(46.02±1.22)分,SAS评分为(49.61±2.74)。充分证明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从表2可知,观察组患者中,不满意比例为4.26%,满意度达到95.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23%,说明患者对心理护理服务的接受力较高,并且得到好评。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应用在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可取得显著的应用效果,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护理,优化护理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郑佳昕,姜秀琴.个性化护理策略在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0):367-368.

张艳芳,许文青,谢晓苏.个性化护理策略在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02):158+162.

胡晓莉.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4):89+94.

朱唯琳.肝胆胰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下肢静脉血栓预防的护理配合体会[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39):137-138.

何林娜,何焘,钟小秋.肝胆外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运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24):79+82.

猜你喜欢

肝胆外科围手术期心理护理
肝胆外科术后腹腔感染患者的护理方法与预防手段
Servqual评价法对肝胆外科护理服务质量持续改进的指导作用
循证护理与个体化护理对肝胆外科患者的预后效果分析
PBL教学法对肝胆外科实习护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评价
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