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日活动中培养中班幼儿动手能力

2020-08-31左燕

幸福家庭 2020年9期
关键词:共育动手幼儿园

左燕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智慧的鲜花是开放在手指尖上的。”这句话道出了动手能力的重要性。幼儿身体机能和智力水平快速发展,活动量越大越能开发大脑的潜能,促进智力發展。在动手操作活动中,幼儿必须克服困难,相互帮助,团结协作,在培养幼儿动手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不怕困难、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优良品德。作为一名一线幼儿教育工作者,笔者对如何在一日活动中培养中班幼儿动手能力进行了研究。

幼儿园一日活动是指幼儿园每天所有的教育活动,它不仅能满足幼儿生理生长的需要,同时还是幼儿获得知识与技能,形成独立性的有效途径。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并利用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的教育价值,将日常生活活动与教育活动相结合,让幼儿在自然的生活中身心健康发展。

家园共育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兴趣

家园共育是新时代的一种教育理念。在信息时代,我们可以利用更加快捷有效的家园互动、沟通方式,如电话、短信、微信等。例如,上学期我为我们班创建了微信群,许多家长主动加入。我通过发照片、视频的方式向他们反馈幼儿在园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和他们聊一聊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的困扰,分享好的育儿经验,给他们提供一些支持和帮助。

家长可以让中班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剥豆子、拿碗筷、择菜、叠衣服、晒衣服、扫地、拖地等。幼儿在动手活动中拓展了学习空间,激发了动手操作的兴趣,丰富了动手操作的经验。中班幼儿还可以帮妈妈捏捏肩、捶捶背、洗洗脚,培养亲子之间的感情。

精心准备提供丰富的活动材料

动手操作离不开材料和工具的支撑。为培养幼儿动手能力,教师要为幼儿提供纸、油画棒等丰富多样的活动材料和剪刀、胶水、尺子等操作工具。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指出,为幼儿提供观察、操作、试验的机会,支持、鼓励幼儿动手动脑大胆探索。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为幼儿提供的操作材料,要具有趣味性、可操作性和安全性。教师在平时要多观察班里的幼儿,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可能会用到什么材料,教师可以提前收集、准备。材料的可操作性直接影响到幼儿动手操作的效果,教师在准备材料时不仅要注意颜色是否鲜艳、材质是否漂亮,同时也要考虑到材料是否适合活动需要,孩子们运用能否达到很好的效果。比如,在折纸活动中,要选择色彩鲜艳、硬度适中的纸。

耐心指导鼓励幼儿动手操作

好动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园的保育工作应适应幼儿的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幼儿的天性,解放幼儿的双手,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指南》指出,为幼儿提供观察、操作、试验的机会,支持、鼓励幼儿动手动脑大胆探索。陈鹤琴老先生在“活教育”理论体系中提出了方法论,即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例如,我们经常发现有些中班幼儿在自己吃饭时,总是把饭菜撒得到处都是,而且有时吃得很慢。这时,如果喂他吃,可能这些孩子会吃得很好,也吃得饱一些,不会将饭菜撒落。但这样做却会剥夺幼儿动手能力锻炼的机会,不利于幼儿的发展。俗话说:“心灵手巧”,要让幼儿变得更聪明,就要使他们多动手。因此,教师应创造更多机会让幼儿多动手,在他们动手时再给予耐心的指导、适当的帮助,不包办、代替幼儿的动手机会,鼓励他们在实践中锻炼动手能力。

总之,教师应从中班幼儿一日活动的现状出发,认真分析其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探寻在一日活动中培养幼儿动手能力的方法,促进中班幼儿的良性发展。

猜你喜欢

共育动手幼儿园
我也来动手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我爱幼儿园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欢乐的幼儿园
动手画一画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爱“上”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