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游戏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2020-08-31张敏

幸福家庭 2020年9期
关键词:卫生习惯文明礼仪生活习惯

张敏

玩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是当下学前教育发展的主旋律,幼儿园运用游戏可以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其日后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如何通过游戏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呢?

小班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卫生、饮食、睡眠起居以及与个人生活有关联的行为习惯等。卫生习惯包括饭前饭后要洗手、不随便坐地上、保持活动场所整洁等。饮食习惯包括正确使用餐具、进餐时不大声说话、专注进餐以及不偏食、不挑食等。睡眠习惯包括睡前大小便、独立而安静入睡、早起早睡等。自理能力包括整理自己的玩具、自己穿衣服以及自己整理床铺等方面。

应遵循的原则

教师应更新幼儿教育新理念,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及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的精神为引领,从小班幼儿实际出发,在游戏中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时秉持以下基本原则。

第一,教师要秉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并非朝夕之事,需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如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幼儿在日常饮食与起居等环节中逐步养成的,文明礼仪是幼儿在平常的待人接物中习得的。

第二,教师需坚持榜样示范的原则。小班幼儿年龄小,爱模仿,教师与家长良好的卫生习惯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幼儿。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或家长应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比如进餐时的良好卫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并保持桌面整洁卫生,就餐时注意餐饮礼仪等。

第三,教师还应秉持渗透的原则。教师应在小班幼儿一日生活的每一环节中渗透对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要求。例如,在游戏活动环节,教师可以联系相应的游戏内容,在游戏中渗透对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要求。

第四,教师还应秉持反复强化的原则。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必须紧抓不懈,不断强化,在游戏中养成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如何培养幼儿

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师应针对幼儿的实际情况,探究行之有效的方法、策略、途径等,在游戏中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1.巧用游戏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在小班幼儿进餐过程中,教师可扮演老虎角色,同时,做出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表示一口就要将饭吃光,让幼儿明白进餐时不可拖拉,不能挑食、偏食等。

2.巧用游戏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教师可通过游戏引导小班幼儿学会独立,培养幼儿的自主独立性和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教师可组织以“星星小诊所”为主题的角色游戏,让小班幼儿扮演医生或病人的角色。在游戏中,“医生”需要了解“病人”的病情发展情况,要给“病人”量体温、测脉搏以及做其他必要的医学检查,并提出建设性的诊治建议。幼儿可以扮演不同病情的“病人”,以便与“医生”进行多样化的沟通、交流。“医生”与“病人”的沟通交流是一个礼貌互动的过程,会使用到常见的日常礼仪用语,如“謝谢”“请”“对不起”等,有效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3.巧用游戏培养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幼儿的自我意识刚刚萌发,喜欢去探索未来的世界,而探索的最佳方式便是游戏。比如,教师可通过角色游戏让幼儿学习如何洗碗、穿衣服、系鞋带以及收拾玩具等。比如在玩“喂动物宝宝吃食”的游戏时,教师可让幼儿给“小猫”洗脸、给“小狗”穿衣服等,让幼儿学会必要的生活自理技能。这样的游戏化活动是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最有效的方式,可以让幼儿体验、感悟、理解生活的乐趣。

总之,运用游戏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教师应正确认识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内涵,遵循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基本原则,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策略,以此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让幼儿幸福快乐地成长。

猜你喜欢

卫生习惯文明礼仪生活习惯
多元视角下的幼儿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分析
大学生生活习惯对胃病的影响
当心!这些生活习惯 正在摧毁你的听力
文明礼仪润童心 养成教育伴成长
向自己道歉
提倡文明礼仪 弘扬社会公德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
文明礼仪的检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