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子汤
2020-08-31陶灵
陶灵
三峡地区农村杀年猪要雇请刀儿匠。刀儿匠在竹篮或背篓里装好刨子、铁钩、撑棍、捅钎和各种刀具,便来到准备杀年猪的农户家。放血、刨毛、破边……一切停当后,主人要招呼刀儿匠喝酒,同时叫来乡邻吃饭。特别不忘请生产队长和会计,因为他们是“大鸡脑壳”,不能得罪。
为了方便做腊肉,主人会把筒子骨和一些杂骨剔下来放进铁锅炖煮。白浪翻滚,一盆热气腾腾的旺子汤就煮好了。他们再割下一块鲜肉,抓一把泡椒、泡姜,合着刚从地里扯来的蒜苗,就能炒上几大碗菜。这样,大家便能热热闹鬧、有说有笑地围着桌子、端着一碗苞谷或红苕老白干,喝转转酒。这是那个年月难得的一顿“牙祭”,叫“吃庖汤”。
庖,厨房、厨师、烹调之意。现在,很多人把“吃庖汤”误写成“刨猪汤”,这让我很容易联想到烫皮刨毛时那一锅脏兮兮的开水,心里总不是滋味。重庆老作家许大立却说:“大家习惯了‘刨猪汤,写成‘庖,没有几个人认识,反而找不到是啥子意思了。”的确。有些地方还把“吃庖汤”叫作“吃杀猪饭”。
小时候,我们下川东一带杀年猪时,又常听大人喊:“来我屋头‘吃旺子汤哟!”
旺子就是血,据说是川江桡胡子喊出来的。他们忌语多,比如豆腐叫灰毛,舤被称为布条。因船为木,易腐,舤与“翻”谐音,不可说。又因见血,不吉利,便喊旺子。“旺”字本为衁,亡血组合,指动物死后流的血。《左传·僖十五年》里有一句“士刲羊,亦无衁也。”大意为男子杀羊,没见血。因口头传播,久而久之,“衁”被误读为“旺”。
“吃疱汤”也好,“刨猪汤”“旺子汤”也罢,明明是大碗喝酒、大口吃肉。
前几年我做农业项目时,有一次拖了台小型挖掘机来到渝鄂交界的一个小山村。刚到村庄,就吸引了很多村民前来观看。当天晚上,素不相识的村民余老伯硬要我和驾手去他家吃饭。他家是一排土瓦房,饭桌摆在灶屋里,一盏节能灯发出灰白的光。满桌子的菜,每样分装两碗,各摆一方,夹菜时手不用“过河”。
余老伯笑眯眯地站在桌旁说:“没得啥子菜,让你们走路了。”确实没有菜,除了蒜苗和青椒,全是肉。吃饭中,我夹到的只能是肉,余老伯却不停地招呼:“吃辣子、吃辣子。”
这一声声“吃辣子”的招呼,分明是小时候听到的那一句句“吃旺子汤”的叫喊。
我以为余老伯请吃饭,是因为我们刚到,没安顿好。第二天上午10点钟左右,一个中年农民来看我们挖掘机作业。他看了一会儿就往回走,同时轻描淡写地说:“中午你们莫弄饭,到我屋头吃。”临近中午时分,一个细娃儿过来给我们带路。
接下来的几天,村民们像是商量好的,排着轮子请我们吃饭。其实他们并没有商量,各家准备各的。原来他们在闲谈聊天中,就得知了哪家要请吃饭,或者过路看见有人正在杀鸡、烧腊肉皮,自己就改在第二天。没人安排,没有目的,就像杀完年猪请人吃旺子汤一样,包含着纯朴与客套。
编辑/杨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