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猜拳游戏为例,谈游戏教学的创新

2020-08-31陆佳

江西教育C 2020年8期
关键词:剪刀姿势多元化

陆佳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游戏的喜好是本能的、强烈的,但是当游戏不断地重复后,学生难免会有枯燥无趣之感。如何让游戏在体育课堂中获得持久旺盛的生命力,并能够持续为教学服务呢?教师应该在游戏要素的重组、游戏形式的改变、游戏资源的拓展等方面进行游戏创新,让学生用游戏自觉激发学习自觉。猜拳游戏是一款经典的游戏,能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双手的灵活性。然而由于学生对它太过熟悉,该游戏已渐渐失去吸引力。笔者将以猜拳游戏的创新为例谈一谈游戏教学的创新。

一、改变形式,让游戏更快乐

对传统单一的猜拳游戏形式进行创新,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技能与体能,而且能不断地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带着饱满的热情参与游戏。传统的猜拳游戏以手势模仿来代表石头、剪刀和布,而通过原地双脚姿势的变化来游戏是目前最常见的拓展,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衍生出多种变化。

(一)身体仰、坐状态的“石头、剪刀、布”

两人面对面直腿坐撑,听到游戏开始的信号后,跟着喊“石头、剪刀、布”的节奏做并腿的双膝屈伸动作,当喊到“布”时,两脚举腿做出动作,赢者向后坐撑移动一次,输者不移动,先拿到身后的标志旗者为胜。

(二)身体悬挂状态的“石头、剪刀、布”

两人在一低单杠的两端将两膝挂杠成倒挂悬垂状态,两人之间放置若干块折叠垫。两人用单手猜拳,赢者拿一块折叠垫放在自己的下面,赢者可单手支撑在小折叠垫上,输者将自己下面的折叠垫给赢者,游戏回合的次数设置视学生体能水平而定。

(三)组合轮换式的“石头、剪刀、布”

根据场地硬件条件及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教师可将上述各种类型的玩法进行有机组合,在规定次数前提下,各种玩法之间或输赢之间都可相互轮换,形成一套可连续、循环的猜拳游戏,以保持学生的新鲜感,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二、改变规则,让游戏更自由

游戏自由是指学生在尊重裁判、尊重对手的前提下去突破规则、创新规则并自觉使用规则。学生在制订新规则时必定要积极地体验游戏和理解游戏,空间、场地、人数等要素的改变都可激发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让新规则落地。游戏一旦开始,他们就变成了参与的主体,对游戏结果也能够正确面对。因此,赋予规则更多的灵活性与选择性,能够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让学生理智地接受游戏结果,正确地面对输赢。

如在多种姿势的前滚翻教学中,将立姿或是屈体俯撑状态的石头、剪刀、布作为前滚翻的开始姿势并游戏。学生在熟练游戏后,教师引导学生对结束时的游戏动作进行设计,可以是坐姿,也可以是立姿。根据姿势的不同,在规则的定义上就可灵活多变,学生就能根据个体差异选择适合自己的游戏方式。

三、改变评价,让游戏更深刻

传统的猜拳游戏一局定输赢,胜负之间存有很大的偶然性。游戏评价多元化,能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动态过程,学生通过游戏能深刻地感知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更加全面地认识自己,学生会有意识地去观察群体的异同,在变化多样的游戏中创新思维。

在多元化评价的游戏当中,学生的心智不断健全,公平意识、创新意识和开放意识逐渐形成。当与别人产生分歧时,学生可以通过游戏来解决纷争。同时,随着新形式的比拼、新规则的制订,游戏行为变得常态化,成为解决生活中问题的一种方式。多元化评价的游戏能引導学生在学习上不拘泥于固定的模式,在生活中积极地寻找自我、表达自我。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会经历胆怯、紧张、兴奋等情绪,这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生活、学习理念——积极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竞争等。公平、创新、开放意识的培养,正是游戏多元化评价的意义所在。

当游戏结束,思考还在继续:学会改变并不难,有时候一点点创新,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创新与实践,让游戏更好地服务于体育教学。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剪刀姿势多元化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钝剪刀
倒挂在树上,我的主要姿势
看书的姿势
风有一把剪刀
解锁咳嗽的正确姿势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小小金剪刀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
性人权与性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