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众文化视域下高校审美教育研究

2020-08-31曲辉

中国大学教学 2020年7期
关键词:大众文化审美教育高校

曲辉

摘 要:了解大众文化对大学生审美教育的影响,明确大学生审美教育的文化追求,构建完整的高校审美教育体系。这是使学生从本质上认识美,产生对美的感受与评价,进而提高审美品位和格调的基础。高校审美教育着眼于个体发展,意在帮助大学生实现审美人生的构建,着眼于整体发展,则意在民族审美素质的提升,这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

关键词:大众文化;高校;审美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指出,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2019年4月份,教育部又加大力度推出了《高校审美教育的若干意见》,对高校审美教育的重要性进一步强调。强化审美教育,既是实现新时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大众文化以传播手段的迅速和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多,很快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并引发了社会文化生活的重大转型[1]。大众文化借助强势媒体冲击着人们的视觉和听觉,涤荡人们的心灵。作为通俗媒介、消费文化的融合体,大众文化受到当代青年学生的青睐,同时也深刻影响到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尤其是在高等院校中,大众文化对追求思想自由的大学生产生了更加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大众文化视域下来探讨高校审美教育问题,十分必要。大众文化盛行的社会背景下,高校审美教育必然会涉及很多新内容、新课题。我们除了做好自身工作,还要积极应对挑战。

一、大众文化对当下高校审美教育的影响

1.大众文化对大学生审美教育的积极影响

(1)肯定人的价值。当代大众文化强调以人为核心,突出人的个性,充分肯定人自身的价值。与精英文化不同,大众文化一般以非严肃、轻批判的形式出现,以天然、生动、活泼、自娱自乐的面貌示人。大众文化的流行,使人们有了更多选择的机会,在不断扬弃的过程中,人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

(2)张扬审美感性。大众文化在其传播过程中,满足受众的感性需求,发挥着消遣娱乐作用。鲍姆嘉通从这个角度出发,将美定义为感性学,认为美就是一种感性的价值认定。审美教育的本质也是一种感性教育,立足于对人的审美能力的培养,审美意识的启发,以及审美思想的培育,最终形成各异的审美态度。大众文化的娱乐性、休闲性,与之高度契合。通过弘扬大众文化,可以使人类的感性活动充分迸发,审美感性充分弘扬。

2.大众文化对大学生审美教育的消极影响

(1)造成审美价值混乱。大众文化有追求感性享乐的内在特点,其理性内核较为欠缺。当代大学生受到大众文化的影响,沉迷于各种流行元素,在感官享受中逐渐迷失。久而久之,逐渐丧失了对于事物的理性反思,将猎奇视为新潮,将传统视为落伍,将深刻视为枯燥,导致审美价值混乱,严重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甚至可能在混乱审美价值驱使下,做出有违道德伦理的行为。

(2)导致审美标准缺失。大众文化以大众媒体为媒介,传播到社会各个方面。这种传播过程与商业行为相互交织,通过广泛的复制传播,引发审美狂欢,存在着平面化的局限性。一些大学生沉迷于游戏与娱乐,在生理和心理的满足中逐渐与主流价值观相背离,甚至娱乐至死,审美标准逐渐丧失。

(3)导致审美趣味低俗。随着大众文化的发展,特别是网络媒介的丰富,各类综艺节目、选秀节目层出不穷,而质量良莠不齐,存在通过迎合低级趣味、追逐收视率的现象。一些大学生在纷繁复杂的各类大众文化、商业文化的影响下,在感官的多重刺激下,逐渐丧失了对精神旨趣的追求,甚至沉迷于暴力、淫秽等不健康文化产品,严重影响心理、身体健康。

从高校审美教育所处的困境及大众文化对青年人的影响来看,高校审美教育应首先确立培养目标,这样才能为审美教育的知识体系、课程设置、师资培养提供依据。

二、大众文化视域下高校审美教育应确立的文化追求

1.树立审美意识,提高审美水平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和未来,努力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责无旁贷,这同时也是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高校既是文化创造的主渠道,也是审美教育的执行者,双重身份注定了高等教育除了传道授业外,还要努力树立起学生的审美意识,从心理上奠定提高审美追求的基础。这是因为,今日的大学生和高等教育无法游离于大众文化,象牙塔再也不能独善其身。大学生群体作为一种批判精神的化身,在消费社会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退化,大学生的担当意识逐渐淡薄。因此,高校在现实之中必须与世俗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同时还要通过高层次的审美教育使大学生树立起審美意识,强化大学生自身的超越性理想。这样才有助于大学生审美格调及审美品位的提升。大学美育影响到每一个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实际上是一种人格教育。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其阶段性特征明显。改革开放之前,我们贯穿的是革命主义审美教育,倡导的是每个人要做一枚合格的螺丝钉,实现的是革命审美理想。特定时期有特定的使命,如今,我们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不再仅限于技术及应用,更需要“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有格调的大国公民。这是我们民族复兴的应有之义及内在发展要求。大学生身处消费社会之中,如何能实现对流行文化的超越性反思,脱俗而入雅,这是高校审美教育的根本目的,需要认真研究,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培育人、影响人、塑造人,为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教育文化支撑。

2.高校审美教育要重视精神感染的作用

高校审美教育内容要能体现时代审美的恢宏气象,具有时代性和崇高性。但是要摆脱传统课堂教育中苍白无力的口号式教育,要结合现实社会案例分析。单纯的说教,难以深入解决文化观念的问题。高校审美的基础是理论教育,但是如果只是一味地呼吁道德审美,认为只要通过照本宣科解释其重大意义就能使得审美教育不受不良文化侵蚀,那是十分幼稚的想法。审美教育的本质在于让人领悟生活的本质和洞察人生意义的能力。

高校审美教育,必须以审美情感教育为前提,以感性要素阐述理性认识。无论是精神互动还是肢体互动,感染力总是至关重要的。这正是相较于史学、哲学,文学更能牵动人心一样。通过音乐、绘画、表演等艺术美,使大学生受到精神上的感染,产生意义增生性,也即产生读者高于作者的无限可能性。这种感性认识激发的原生效应,让审美教育事半功倍。

高校美育要从审美情感入手,必须承认审美的基础是感性要素,美也是情感的感性显现。大学生受到精神感染时可能产生极大的意义增生性,包括阅读观看表演等等,也可能会产生读者大于作者、意义的可能性大于意义的原生效应。无论是精神互动,还是身体互动,总是“感动高出于教导”。因此可以说,诗人是胜过史学家、哲学家的。通过美育使人们以审美情感对待社会,对待生活,这才是高校审美教育的愿景。教学安排中要打破常规课堂教学模式,以达到以艺感人、以艺养人的审美教育目的。

3.高校审美教育要努力帮助学生树立高雅生活的目标

大众文化具有普遍性,商业性,它是工业化和市场的直接产物。就文化而言不存在高级文化和低级文化的区别,只有层次不同。大众文化中流行性、媚俗性等消极因素也必须引起高校审美教育的重视。大学生在快节奏的社会和学习生活中,很容易被大众文化所营造的“快乐”所俘虏,沉迷于游戏,热衷于上网,在什么凤姐犀利哥等等低级趣味中寻求快感。由于当代大学生很少受到传统价值观念的束缚,高校先进审美文化如不能及时补充,那么其由于缺乏中心意识,很容易就进入门槛最低的大众文化享受之中,面对大众文化中五光十色的快乐诱惑,个体的超越性追求很容易被搁置。然而大众文化带来的愉悦终究是不可持续的,狂欢后必将造成精神空虚,大众文化透支的既是文化需求的阀值,也是理想价值的追索。“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情怀[2]。然而时过境迁,肤浅审美日增,媚俗文化日盛,而人文品格人文精神日衰。因此高校审美教育要把传统审美文化精华与新时期先进文化相结合,多渠道多角度帮助大学生完成自我超越,树立高雅生活目标,走出欲望的诱惑,超越低层次愉悦,追求格调之美,理想之美。只有实现这种超越,才是真正实现审美。从这个意义来说,能否超越大众文化的不良影响,正是检验大学生审美境界的标尺。

4.高校审美教育要致力于学生审美批判意识的增强

高校审美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追求美的价值的主动性、自觉性,还要使他们发现自身的生存环境以及内心的求变趋势。审美教育实际上是一种人格教育,本质上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正确的批判意识及批判能力是学生在审美环节中完成超越平庸的基础,同时为自我实现提供可能。但我们也需要明确一点,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分子,其审美趣味与社会大众的审美时尚大体一致,很容易受到时髦的影响,缺少审美见解及批判精神。大学生作为独立的审美个体,主观上对审美活动的批判意识是其明辨是非的前提。大学生甄别能力的提高,需要审美知识体系填充、审美向往的提升以及批判意识的建立。大学生审美批判素质对全民族审美层次的提升也具有示范和辐射作用。面对大众审美,我们需要仰望星空的人,大学生要成为能够影响和引领社会文化的先进力量,这也是我们打造审美高地的目的所在[3]。

5.高校审美教育要秉承审美人生的构建宗旨

(1)高校审美教育要结合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的文化资源,在此基础上推陈出新,建立审美教育体系,通过全面的传播媒介和教育手段,为构建审美人生奠定坚实基础。

(2)大学生审美人生的构建,既需要主观能动性的迸发,也需要科学理性的引导。尼采认为:“只有作为审美现象,人生和世界才永远有充足的理由。”这是其通过希腊、日神、酒神精神构建的审美人生观,通过审美实现救赎,实现对平凡人生的超脱。审美教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的感性本能和情感需要的满足[4]。

因此,审美不能简单采取灌输式的教育,审美观念的提升只能通过审美文化来熏陶。要引导学生从主体审美活动的随意性、表层化向主体审美活动的严谨性、艺术化转变。

(3)通过审美教育达到“艺术化”生活的目的[5]。“所谓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

化”,这也是朱光潜的观点。与大众文化中消费娱乐狂欢所提供的快感体验不同,艺术审美传递给我们的是幸福感,而非单纯的快感。快感无非是个人短暂的领会,幸福感则是整个时代与社会的普遍价值需求之凝结。审美体验正是在对普遍的人文主义诉求满足的基础上,实现对庸俗的超越。依靠审美活动,人可以超脱喧闹的世俗环境,“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实现情感价值和人生信仰的超越与发展。席勒提出“审美的桥梁能够使人从自然状态过渡到道德之境”[6],其很早就感受到了工业文明及市场商业带来的种种片面化和分化,他是最早提出审美教育概念的人。无论是席勒所强调的“通过美人们可以走向自由”,还是朱光潛所提出的“用审美的态度关照人生”[7],都是说要用一种超越现实,超越功利事故的态度去审视人生,将人生的感受变成艺术回味,而且提出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当下也有美学家指出,审美人生是人生境界的最高层面,所以我们讲审美人生的构建应为高校审美教育的努力方向。

高校审美教育体系的构建,既要有对现实问题的回应,也要有对审美追求的阐述;既要有对各种艺术形式及内容的欣赏,也要有系统的理论体系及实践操作环节。除课堂讲授外,还要拓宽审美教育途径,使学生在掌握审美知识体系的同时,还能主观地学习到各种审美元素,灵活运用、指导生活,这样审美课程建设才是真正落到了实处。

三、加强高校审美教育课程建设的思考

1.现状分析

(1)混淆审美教育内涵。经过调研我们发现目前很多高校都在加强美育建设,这是一个好的趋势。但是绝大多数高校的做法却值得商榷。他们直接把艺术类通识课程简单等同于高校审美教育,这是不够科学和严谨的。审美教育与美术研究、艺术欣赏有着密切关系,但审美教育并不等同于美术研究和艺术欣赏[8]。审美教育的本质是让学生认识美,产生对美的感受,体验、评价、经验,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内心的满足感、愉悦感。显然,这需要系统知识体系的支撑。如果不从根本上认识大学生审美教育的这一本质内涵,那么我们开设再多的艺术通识课程也都是事倍功半的。

(2)知识结构与课程体系的碎片化现象严重。每门通识类艺术课程都包含丰富的审美元素,然而它们目前就如同一颗颗散落的珍珠,虽充满诱惑和魅力,但是杂乱无序。根本原因在于,学校将老师们根据个人情况申报的课程汇集在一起,而不是有针对性地设计好课程,然后进行征集。学生面对琳琅满目的艺术类通识课程,选择原则有两个,要么“兴趣第一,好过第二”,要么“好过第一、兴趣第二”。这集中反映出当前高校美育课程的“自然状态”,缺乏专业的研究,管理更无体系可言,这对大学生审美教育质量的提高是有严重影响的。

2.高校审美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1)必修和选修相结合原则。美育理论必修课是一定要有的,这部分课程解决的是什么是审美,如何审美,审美原则维度等基本的认识问题。必修课的设置也能够结束学生选课“好过第一”“兴趣第二”的选课乱象。选修课程的目的是从理论到实践,为学生构建起一套完整的审美知识体系,使学生们在面对各种纷繁的文化形式时,具备主观地甄别和判断能力。要让学生们通过审美教育使自身具备面对大众文化及各种文化形式中不健康、低俗的成分时,有充分的免疫力。课程类别上,选修课程应当全面覆盖各艺术门类,对于音乐、舞蹈、美术、影视都要有所涉足,应当既包括理论之阐释,也包括必要的实践之指导。另外要把艺术审美教育与学校发展特色相结合,例如工科院校可将工业设计与审美教育相融合,推动审美教育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往深里走。

(2)课程设置体系化原则。审美课程及内容的设置一定要遵循体系完整的原则,无论是理论讲授还是实践体验都要在完整的知识体系框架中来完成,要严格课程开设的递进关系。在审美教育开始之前,学生就应该明确需要修读几个必修学分、几个选修学分和各门课程之间的先后关系,做到知其然和其所以然,以避免盲目选课。美育课程要避免出现理论性极强的哲学、美学的思辨,或者实践性极强的艺术类实践,这样的两极都是高校公共审美教育所需要避免的。

(3)授课方式多样化原则。授课方式要坚持多样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辅以多媒体手段、视频,以及模拟案例、讨论、体验等方式,科学地规划和设计教学内容,使教学变枯燥为生动,变简单为丰富,使教学积极与生活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4)课程管理归口化原则。高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通过新设、挂牌等方式,成立审美教育中心,对全校的美育课程进行统筹,对全体教师进行美育知识培育,推动美育全面覆盖,从宏观上加以引导。同时,根据建立的美育课程体系,提高美育学分在学生毕业学分中的比重,不断丰富课程设置,丰富学生的选择,真正把审美教育落到实处。

四、高校审美教育应遵循的一般性规律

1.人本性原则的审美教育理念

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是相互促进的,社会发展的终极指向就是人的全面发展。如果社会的进步脱离个人的发展,那就失去了根本意义,美育正是为人的全面发展而诞生在高校美育中,必须将对学生个体的关怀贯穿始终。这种关怀既包括对学生身体、心灵上的关怀,还应当包括对其审美诉求的回应。

进入新时代,美育承担着人文关怀的使命。这种使命需要通过人文导向功能来发挥,具体而言,就是以审美教育。营造追求真善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氛围,激发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不竭动力,在推动社会发展中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2.审美教育场所的广泛性

美育的特质,决定了美育教学绝不能局限在课堂中,必须不断拓展美育的范围,通过多样化的教学途径和手段,加大美育的覆盖面。同样,美育的效果也不能局限于某一指标,而是应当考量其综合效果。

因此,在高校审美教育中,必须开拓性的创造审美教育环境。通过审美的场域效应,推动入脑入心。大众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现象都可以成为我们打造场效应的依据。在典型的环境冲突中,使学生能够自主甄别,实现教学效果。

3.审美教育过程的渐进性

人的审美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应当在不断的启发、教育、引导中提升。受到人的认知规律影响,审美能力提升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审美教育的不断积淀。只有在这种累积层进的前提下,审美能力的提升才是扎实的。

高校在审美教育的过程中要深入探索美育的规律,坚持课程建设体系化也是坚持渐进性原则的体现。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和教育,激发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

4.审美教育方法的实践性

高校审美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必须使学生 成为参与者,而非旁观者,通过审美空间和实践的赋予,使他们在具体活动中,发现美、体 验美、创造美、评价美。特别是在音乐、美术、 舞蹈等教学中,绝不可用单纯的理论教学代替 实践体悟。使学生在读看说听做的过程中,提 高审美体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木心说:“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解救不了。”两件相同材质的衣服,两本相同内容的书籍,人们下意识会选择有格调的那一件,装帧精致的那一本。审美力已经成为新时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要求,成为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吴冠中先生指出:“今天中国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季羡林先生强调:“我们的民族,是一个注重实际的民族。”实用主义正在毁掉中国人的审美。因为狭隘的实用主义,小学的音乐老师、美术老师经常“被代课”,大学的通识课程必须要通过点名才能维持学生数量。缺乏审美教育,正在使我们的下一代成为“美盲”。

随着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精神贫瘠已经 成为当下突出问题。因为审美力的缺乏,生活变得市侩粗俗,理想变得平庸枯萎。对个人而言,审美越来越成为人的全面發展过程中最不可或缺的品质和修养。美学家蒋勋指出:“一个人审美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他的竞争力水平。”通过审美,唤醒我们对生活的尊重,对工作的热爱,使人乐于学习,乐于进步。乞丐和玫瑰花的故事,能够历久弥新,正是因为他深刻揭示了美的力量,美能够涤荡心灵,升华精神,唤醒理想,使我们得以品尝生命之至甜、生活之至美,感受生命的赐予、记忆的厚度。

只有经过爱,见过美,人才能掌握生活的真谛,脱离世俗的侵扰。美学家张世英说:“人生有四种境界:审美为最高境界。”所谓审美境界,就是要审美地生活,构建审美人生,这也正是大学之道。

参考文献:

[1] 刘聪.艺术审美谱系中人性的面向与回归——种基于美与道德的反思[J].求是学刊,2015(4).

[2]孔子.十三经[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1.

[3]刘伟.DBAE与基础美术教育[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2).

[4]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5] 张冰.艺术与生活的双螺旋逆转——鲍德里亚日常生活审美化思想探究[J].学术研究,2015(2).

[6]弗里德里希·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7]朱光潜.谈美书简[M].中华书局,2012.5.

[8] 郭声健.艺术审美并不等同于艺术欣赏——由“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理念引发的思考[J].美育学刊,2012(5).

[责任编辑:陈立民]

猜你喜欢

大众文化审美教育高校
浅谈对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几点思考
北大教授力挺《创造101》:大众文化不是草履虫
浅析“大众文化”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