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方礼貌原则及其差异分析

2020-08-31段嘉敏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0年7期
关键词:中西方礼貌原则文化差异

内容摘要:礼貌是一种社会现象,对所有的社会成员都有约束作用,在谈话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各国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对礼貌的标准也不一样。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易产生误解。本文旨在对中西方文化中的礼貌原则进行比较研究。

关键词:礼貌原则 中西方 文化差异

一.礼貌原则的概念与发展

(一)西方礼貌原则的发展

礼貌在所有文化中都被视为一种现象,礼貌有许多功能和特点。Brown和Levinson在《论礼貌》中提出了“普遍性”的概念[1]。尽管礼貌的表达方式不同,但它是我们日常生活和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的一面镜子,礼貌的作用不可低估。

格莱斯提出了库柏原则:对话者应遵循数量原则、质量原则、关系原则和方式原则。Leech在《语用学原理》中提出了Leech礼貌原则:得体原则、慷慨原则、赞扬原则、谦虚准则、协议准则和同情准则。

(二)中国礼貌原则的发展

国内研究的奠基石是顾月国,他认为礼貌原则包括:自我贬低的意识、相互尊重意识、精炼准则和协议准则。毛研究《周易》中礼貌的语言,他在《语用学杂志》上发表文章,阐述了布朗和莱文森的面子概念与中国人的面子概念的区别。可见中西方国家的礼貌原则有相似之处,如自我贬值尊重他人、找到自我和他人之间的共同点、让另外一些人更多的利益等。

二.中西方礼貌原则的差异

(一)语言差异

礼貌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存在于各种语言和文化中,在个体的语言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礼貌语言主要表现为称呼、问候、祝贺、赞赏和道歉。汉语系统丰富而复杂,英语则很简单。年龄、收入、婚姻等都是英语中的禁忌,西方人见面常谈论天气;汉语的问候则包括生活各方面,直接赞赏也较少见。

根据中西方礼貌原则的发展,我们也可以发现一些不同。虽然中西礼貌原则都有机智原则,但汉语多指语言的得体性,英语则侧重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汉语礼貌原则有称呼原则,而英语没有。

(二)礼仪差异

中国礼仪始于西商周时期,发展到唐宋时期,经不断发展变化逐渐形成体系。西方的礼仪体系经过中世纪,于文艺复兴时期形成雏形,并孕育了资本主义和现代文明文化。在西方国家,人们通常互相问候为早上好、一切都好吗?但是在中国,我们会说你吃了吗?这种问候是表达关切,但在西方人眼中是侵犯隐私。

(三)生活差异

礼貌原则体现在生活中各个方面,而中西方礼貌原则的差异在生活中也随处可见。例如话剧《茶馆》,该剧一个讲述了茶馆老板和他的顾客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三个时期的生活。其中秦二爷和王立发的对话就非常符合“机智准则”,即使对方的成本降到最低,同时使对方的利益最大化。王立发清楚秦二爷想加租金的目的,虽内心不愿意,但还是笑着去满足秦二爷的需要。

在西方戏剧中,人物通常以非直接的方式体现礼貌原则:即利用幽默,言语幽默的习得与违反礼貌原则有关,正是由于违反了规定的形式和標准,才能产生幽默。礼貌原则是语言学家利奇为解释日常生活中的言语现象而提出的。《骑手波杰克》讲述了一匹爱喝威士忌的马波杰克和他的人类伙伴托德用幽默的语言风格处理个人危机的故事[3]。在戏剧中,骑手博杰克屡次打破礼貌原则的限制,创造了许多的幽默效果。与此同时宣扬西方平等、自由的观念,以及一个普通人的无奈和困境。由此可见,言语幽默可以体现语言和文化的无穷魅力。在日常生活中不仅可以调节气氛,减轻压力,而且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人们的感情,利用好礼貌原则。

三.礼貌原则差异的形成原因

(一)历史文化原因

在中国历史上,儒家思想在意识形态上占有主导地位。儒家思想所指的是个体的存在应该存在于社会之中。中国文化强调集体、合作和团结。随着社会的发展,集体主义价值观也逐渐扎根。

西方文化则认为:个人主义是一种非常宝贵的价值观。“个人主义”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它起源于工业革命之后,包含自由、权利和独立[4]。强调独立的历史影响了美国性格的形成。我们尊重一个人的自由,他的权利,他的独立将被认为是礼貌的,缺乏它将会出现在英语为母语的人是不适当的,甚至粗鲁。如上所述,他们有这样的想法:他们对自己所持的价值观和假设已经独立地做出了决定。认为自身之外的社会因素使他们在重要方面和其他人一样,这一观点冒犯了他们的自尊。因此,美国人认为理想的人是一个个人主义的、自力更生的、独立的人。他们错误地认为,来自其他地方的人也有这种价值观和自我概念。在某种程度上,美国人认为每一个个体都是与众不同的。个人主义是西方价值观形成的关键因素。相比之下,集体主义是中国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因素。在国外,人们强调人的尊严和生命的重要性。他们表达了自己的信念,其中包括人有权利享受生活的美丽,也有能力完善自己。

17世纪的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首先做出了有关于“个人主义”的解释,他认为每一个个体都是独特的、特殊的,完全不同于其他所有的个体,是自然的基本单位。个人主义在西方国家被认为具有重要的价值,它与历史和文化密切相关。它通常指个人的自由、权利和独立。人们认为尊重个人主义的行为是礼貌的行为。中国人,两千多年来被封建主义所压倒,很难理解个人主义。因此,在西方国家被认为是威胁消极面对的行为,在中国可能是一种自然或受欢迎的行为。例如,中国人不会认为提供一些东西,提供一些帮助,或发送一些邀请是对个人主义的侮辱或威胁面子的行为。因此,经常可以看到中国人不断地往客人的盘子里添加食物来表示热情等。在中国文化中,以上行为都被认为是有热情待客的礼貌之道,非常符合礼貌原则,但在西方文化中则恰恰相反。有强烈观念的西方人认为,这是对个人主义的忽视,严重忽视了每个人的选择权,是极度违反了礼貌原则的行为。当在与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交流时,最好依据他人文化中什么是合适的,并采取相应的行动,以避免文化差异造成的误解,这才是最尊崇礼貌原则的行为,也是礼貌原则设定的本意。

(二)社会环境的原因

人们表达礼貌或协商的方式显然是受到一系列社会文化变量的影响,包括权力关系、程度的团结、亲密,或社会距离,形式化程度的交互或演讲活动,性别,年龄,种族,和社会阶层背景的参与者,等等。Kasper的研究认为:一系列社会因素变化会对一个人的礼貌表达有所影响。言语行为研究为不同影响礼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提供了特别丰富的见解。人们是在社区中长大的,他们已经习惯了他们做事的方式,以至于他们不能为了达到同样的目标而接受不同的行动[5]。

其他研究者也认为不同社会因素(例如,年齡,种族,社会阶层,性别)以及背景因素(例如权力和社会因素)的不同都会对人们的口语和书面用语等产生交叉影响。距离关系,社会和制度角色,言语事件的形式,以及言语活动等,都对一个人的潜意识产生作用,从而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人的礼貌表达。

尤为重要的是,中国和西方国家的不同家庭体系而产生差异。在中国,家庭价值是哲学体系的主要基础,这一概念被认为是一种无形的教化。众所周知,孝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第一美德。西方国家家庭通常由父母和孩子组成。尽管被认为是家庭成员,但家庭成员在经济上是独立的。因此,他们没有必要履行与家庭直接相关的成员的义务。但他们仍然被视为家庭成员。西方国家的居民也强调个人自由与平等的信念,这一直对其家庭体系有强烈的影响。

四.总结

Leech发现合作原则有很大的局限性,比如无法解释为什么人们在交谈中有时会违反合作原则的原则,因此其根据利益与损失的关系,提出了礼貌的六个原则:策略原则、慷慨原则、赞许原则、谦虚原则、同意原则和同情原则。礼貌原则是人类交际行为中的一种约束,它影响着我们避免交际的不和谐或冒犯,保持交际的和谐。礼貌是为了避免不和谐和促进和谐,只有当这些在交流中很明显的时候,尤其是通过表达或暗示的意义。礼貌原则也是语言沟通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语言交际过程中,遵循礼貌原则的人可以帮助他们表达不同的思想。礼貌在许多文化中都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它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保持和谐人际关系的策略。

礼貌原则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所体现,其表现形式也并不单一:在每一种表达中礼貌原则的使用都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也并不是所有的参与者都会遵循礼貌原则。有时为了达到特定的效果,说话者甚至会有意无意地违反礼貌原则,而言语幽默效果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虽然因为历史文化和社会氛围等因素致使中西方礼貌原则存在不同的差异,但其终归有一定的共通性:即相互尊重,以赢得利益最大化。因此,根据交流对方的文化和社会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和语言,以赢得最大利益,降低自身“消耗”,即是礼貌原则的最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桃桃. Politeness Language in English and Chinese[J].海外英语,2012(3):2.

[2]刘刚.礼貌原则的普遍性和特殊性[D].湖南大学,2001(5):4.

[3]侯颖文[1],乔颖[1].Analysis on the Verbal Humor of Horseman Bojack on the Perspective of Politeness Principle[J].校园英语,2017:183.

[4]席晓.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ooperative and Politeness Principl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Cultures (Ⅱ)[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23):614+661.

[5]肖晶. Cultural Differences: Politeness in English and Chinese[J].海外英语,2010(12):216-217.

(作者介绍:段嘉敏,东北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猜你喜欢

中西方礼貌原则文化差异
中西传统节日的文化差异与社会认同探究
谈谈中西方文化差异与初中英语教学
简析好友对话中的不礼貌语言
文化差异对初入国际市场的法国中小企业影响分析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
父亲角色在中西方家庭教育中的差异性分析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价值观差异
礼貌原则下酒店英语委婉语初探
对外汉语教材出版的文化差异冲突与融通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