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意识形态能力提升探析

2020-08-31秦艳姣

广西教育·C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新时代

【摘 要】本文论述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意识形态能力提升,从分析意识形态能力是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一项重要能力入手,针对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意识形态能力面临的挑战,提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意识形态能力提升路径:按照“政治要强”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政治理论能力;按照学以致用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和提升能力水平;按照技术支撑教学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技术工具学习、运用能力水平;按照善于斗争的要求,进一步提升斗争实践能力和应变能力;按照“人格要正”的要求,进一步培养高尚的人格气质。

【关键词】新时代  高校思政课教师  意识形态能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5C-0124-03

面对当前依然复杂的意识形态斗争,高校作为党和国家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特殊而繁重的意识形态建设使命。高校思政课教师作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在高校的重要承担者,应主动担起历史责任,用坚定的信仰、超强的专业能力以及独特的个人魅力,正确引领学生成为坚定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支持者,以发挥高校思政课教师应有的作用。

一、意识形态能力是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一项重要能力

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而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更是国家意识形态的直接宣传者、代言人和践行者,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意识形态能力强弱直接关系着高校的意识形态能力强弱。

所谓意识形态能力,就是通过新的理论观念、理论概括、理论创新来辨别、引领、掌控、传播社会思潮、社会主流意识的能力,主要体现为理论学习能力、思想辨别力、话语支配力和舆论斗争能力等。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越来越强,加之互联网和移动客户端相融合的新媒体时代,意识形态面临更多的挑战,这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意识形态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在今后更加复杂的世界意识形态中,谁占据了意识形态主导权,谁就能更好地引领意识形态主体,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具备更强的意识形态能力,这将会成为一个重要的标准和一项重要的能力。

二、新時代高校思政课教师意识形态能力面临的挑战

当前,西方敌对势力为实现“西化”“分化”我国的政治图谋,对高校意识形态的渗透越来越深入,意识形态斗争异常严峻;我国经济和社会改革转型引发的“内生”问题错综复杂,社会矛盾相互叠加,利益关系相互交织,社会思潮起伏跌宕,对高校大学生带来复杂影响;新技术、新媒体迅速发展,媒体领域和舆论生态发展深刻变化,给高校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带来深刻影响,给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领导权、话语权带来新的挑战。面对严峻斗争、复杂问题、深刻变化,高校思政课教师意识形态能力的需求多样性与本领恐慌的冲突益发凸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价值引领要求与思政课教师自身价值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思政课作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第一课堂,带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和价值引领导向,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旗帜鲜明地向大学生宣传马克思主义,引导大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培养大学生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坚定拥护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支持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者。这要求思政课教师全面学习、全面领会、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并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全面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当代时代课题和发展问题。但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大精深,加上思政教师能力、精力、时间等有限,目前,许多思政课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还不够系统、全面、深入,其自身价值能力与意识形态政治价值引领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特别是面对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如何通过大学生喜闻乐见、易于理解、便于掌握、可以运用的方式方法,充分发挥意识形态的政治价值引领功能更是对思政课教师提出更高的标准要求。

(二)大学生知识需求多元性与思政课教师知识局限性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凸显。新时代知识信息获取的便捷性、即时化与大学生求知欲、探索性的结合,会催生大学生知识需求的多元化、多样性、差异化,许多大学生希望思政课教师不仅可以帮助自己提高意识形态能力,还可以传授相对隐性、较深层次、较高难度、较为稀缺的知识。同时,思政课作为意识形态教育第一课,跨学科是其重要属性,要求思政课教师对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各学科知识都有较深入的学习、理解、掌握和运用能力。但受时间、教学任务、科研、管理等多种因素的叠加影响,思政课教师总是存在着知识的局限性,总感觉知识储备上难以满足教学本身和学生的需求,思政课教师知识局限性与思政课的开放性、学生知识需求的多元性之间矛盾越来越明显。

(三)技术发展迅猛与思政课教师技术工具掌握欠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迅猛发展,技术与教育的融合越来越深入,技术已成为教育的重要支撑,各种教学平台、教学系统、教学手段、学习软件迭代更新、层出不穷,这些极大提高教育教学信息代、智能化、场景化的同时,也给教育教学工作者、学习者带来新的挑战和要求。作为意识形态教育直接执行者的思政课教师,面对技术的迅速变革和工具利用的加快更新,总感觉自身一直在了解新技术、学习新技术、利用新技术上循环往复,总担心自身跟不上技术发展的脚步而被淘汰。这使得思政课教师总背负一种技术压力,总是想方设法让自身跟上技术潮流。但是,由于旧技术使用惯性、新技术学习的不确定性、新技术使用生疏性、技术与教学内容融合性等各种因素互相交织、综合作用,让思政课教师特别是年纪较大的教师对技术工具掌握得不够,难以满足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需要。

2.增强同错误社会思想斗争的能力。受内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历史虚无主义、新左派、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论等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入高校校园,对高校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造成冲击,严重威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上西方敌对势力对高校的不断渗透,导致高校意识形态斗争异常严峻。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要旗帜鲜明地同错误社会思潮作斗争,同西方敌对势力作斗争。思政课教师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观点、方法分析批判各种错误思潮的欺骗性和虚伪性,深刻揭露各种错误思潮的严重社会危害性,全面诠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价值、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自觉同西方敌对势力进行意识形态领域的各种斗争,坚决捍卫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五)按照“人格要正”的要求,进一步培养高尚的人格气质。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把培养高尚的人格气质作为一项促进自我全面成长的重要任务,只有堂堂正正的人格才能感染学生,只有出众的气质才能赢得学生。思政课教师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只有品行好、道德强、情操高,才能做到以德立身、以德促学、以德育人;思政课教师要具有高尚的职业品格,只有好学、重学、善学、充满活力、富于幽默、充满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参与热情,才能让意识形态教育在润物细无声中融入学生内心,化为其自觉行为;思政课教师要有爱生如子、师生一家的情怀,只有充满爱的善意、关怀的温度、关心的真情,才能让学生感受到爱的温暖,体会到广博的人间大爱,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追求成为有理想、有担当、有作为、有修养的人;思政课教师要努力成为一个爱好多、兴趣广的教育者,只有教师的爱好、兴趣与学生产生同频共振,才能使师生之间形成更多的关注点、话题点和槽点,才能拉近彼此之间的心灵距离,从而引导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意识形态教育的中来,提高意识形态教育的效果。

【參考文献】

[1]黄英.高校思政课教师意识形态能力提升的路径研究[J].领导科学论坛,2019(1).

[2]唐家州.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意识形态能力提升研究[J].教师教育论坛,2019(7).

【基金项目】2019年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新时代背景下推进独立院校意识形态工作路径研究”(2019KY1013)阶段性成果;2019年广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项目“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导向下的独立学院思政课实践性教学模式推进与提升”成果

【作者简介】秦艳姣(1982— ),女,陕西合阳人,硕士,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何田田)

猜你喜欢

新时代
新时代下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新时代网络新闻采访特点研究
新时代小学教育管理的发展方向及思路创新
基于人才成长的乡镇成人教育研究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德育管理研究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台出镜记者如何做好新闻报道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媒体时代下的编辑工作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