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理念下的非连续文本阅读复习思考
2020-08-31陈和平
【摘要】当前群文阅读方兴未艾,然而现行高中教材并未有系统的表达;非连续文本阅读进入高考题也已多年,义务教育阶段已有相应板块,高中教材也有涉及。这种背景下,我们是否可以将这两种看似不同的阅读类型结合思考?本文试图就高三非连续文本阅读复习做些探讨。
【关键词】群文阅读;非连续文本;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22-0041-02
【本文著录格式】陈和平.群文阅读理念下的非连续文本阅读复习思考[J].课外语文,2020,19(22):41-42.
自“群文阅读教学法”引起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和语文课程专家的关注以来,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开始尝试这种新型的阅读教学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提高了学生阅读文本的能力,给语文教学提供了一个新思路。但相关的实践在高中这一重要学段的教学探索很少。《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任务群阅读”纳入了课标之中,与时俱进地设计了新的语文课程结构,在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课程之下,分别安排了7—9个“学习任务群”,学习任务群的出现说明“群”的思想在语文教学中得到了认可,“群文”这种阅读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新的课标所主张的理念。
在当下的学习当中,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技能就是对非连续文本进行详细的阅读。例如,读懂物品药品的说明书、出门在外时仔细阅读该地区的地图以及在学习中遇见的图表等。通常来说,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十分考验学生将基础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能力,即生活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当中将这一概念深深地植根于学生的脑海,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不仅仅能够了解丰富的知识,同时还能提升自身的分析与判断能力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等。因此,不难看出,掌握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方法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非连续性文本”的相关概念,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认为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是“图文等组合材料”,“多种材料的组合”。这一点类似于从PISA“混合文本”——由若干连续文本段落和非连续文本构成,或者“多重文本”——由几篇相对独立的文本构成,这些文本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非连续的。有研究者对“非连续性文本”作了如下的概念界定:将文字作为整个文章中的主要部分,在此基础上将图形、画像与表格以及数字等融入到其中。这在一定意义上,具有间断性与多元性的特征。
如果从“文字为必要元素”“多种元素来呈现信息”这一点看,非连续文本与群文阅读之“群文”并没有什么区别。台湾学者赵镜中教授指出:“……群文的阅读教学活动,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针对相同的议题,进行多文本的教学。”在赵先生的理论中,群文阅读概念的两个关键词是议题、多文本;蒋军晶先生也对群文阅读进行了进一步的界定:“群文阅读就是在较短的单位时间内,针对一个议题,进行多文本的教学。”
那么,我们可以推论:非连续文本阅读就是高考题中的“群文阅读”——同一议题,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观点,多种文本形式,多种表达方式……学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信息筛选、提取、整合、推断。
那么,我们在高考复习时,完全应该借助群文阅读理论,指导对非连续文本的解读。这一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快速地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以及做题的准确性,相信会对接下来所要面临的高考有极大的帮助。
与连续性文本相比,非连续性文本通常需要学生拥有自己的一套阅读方法,进而结合相应的信息与理论对文本中的内容进行分析。在高三这个关键的复习阶段,教师们应当不断分析相应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能力进行提升。下面我将会对相应的方法进行介绍。
一、改变阅读思维,从文段末尾的“出处”入手,找准话题
阅读连续性文本的时候要用直线性的思维方式,一句一句,一段一段按照顺序读。然而在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时候则要改变这种线性的思维,可以根据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来进行阅读,没有固定的阅读顺序。
群文阅读就是在较短的单位时间内,针对一个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非连续性文本很重要的特点,是以一个话题为中心,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表达方式来阐述中心话题。所以,了解“出处”,找准话题,明确文体,阅读文本之前,将会起到明确阅读目标、调动原有知识储备的作用。
2018年的全国1卷实用类文本阅读,三则材料皆为广泛意义上的新闻报道,内容均围绕“中国的量子通信研究”这一主题展开,量子通信技术方面,我们国家是走在世界前列的,让学生有所知晓,意义重大。材料一来自《人民日报》,是一则消息;材料二来源于国内专业性很高的《自然》杂志,是一则外国作者撰写的人物通讯;材料三取材于《参考消息》,是来自日本《读卖新闻》的报道,为一则新闻评论。了解了篇名和出版,我们就有了一个初步认识。对象:量子通信;意义:影响重大;人物:潘建伟,成就显著;外媒:中国水平一流,科技中心转移。这种初步分析,对于回答第3题作用明显。
二、檢索获取信息,明确各文本侧重
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最基本要求就是从材料中提取出信息。这个阶段就属于存贮阶段,在此阶段提出有用的信息进行储存,从材料中提取出直接的显而易见的信息是较为容易的事情,但是有时候在存在许多无关的干扰项的情况下,找出有用的信息就存在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在日常习作当中提升这一方面的能力。
非连续性文本是在近些年高考中稳定存在的一类题型,选择题,学生基本都能做正确,语言表述的时候,概括得则不够好,主要在于对主要信息的检索不够准确,重要主旨的概括不够全面。对于那些明显的信息,教师应当教导学生将重要的内容捕捉出来,进而去除多余的信息。提升高三学生迅速捕捉主要信息的能力。一般情况下,文本的首段、文段的首句是需要重点关注的,这些句段有助于理清文本结构层次,进而归纳主旨。
纵观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方法不难发现,这其中不仅仅包括具有创造意义的图文,同时还包括一些内涵丰富的文本,这些文本通常都是作者通过细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为呈现出某一社会现实而撰写出来的文字,这些文字所表达出的现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例如,生活中经常能够见到的图标、注释以及使用说明书等。而我们在阅读它们时,最直接的目的就是清楚地了解这些文字的内容,进而捕捉出最能够帮助到自己的信息,解决自己所面临的难题。纵观非连续文本的具体形式,不难发现其包含的内容十分零散,信息量极大,这就需要自己对其中的内容进行检索与提取,进而找出最重要的内容,清楚地摸索现象之后的深层内涵。
三、整合解释信息
在整个非连续文本的内容当中,有一个重要的阶段叫作编码阶段,这一阶段是指在对重要信息进行提炼之后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整理与总结,这也是一个关键的部分。因此,应当学会对信息进行合理的整理。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够保证学生不仅仅是对表面的内容进行了解,还要对文本深层的含义进行探索,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当前高考题目中所选文本,多是围绕同一话题,内容多为同向评价,也有观点针锋相对的。这时候更需要全面把握文本,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可以更进一步对材料反思。在做非连续性文本的题时,反思就是指学生通过对作者的观念进行了解,进而将自己的观点与其进行比较,最后展示出支持或是反驳的观点。在进行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时,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对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分析与反思,在学生成功解决完问题之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总结,进而将自己的观点与材料中的观点进行比较,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2018年全国3卷第6题:“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图书出版业发生了哪些转变、请简要概括说明。”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整合材料一和材料三,在阅读时有意识地分辨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联系:材料一突出了傳统出版业的转型升级,材料三则更倾向于新形势下图书出版业的新业态及营销模式。这个整合过程也正是群文阅读理论中的多文本比较阅读,求同存异,分析异同。
如果想要将一个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容轻松地读明白,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对一个非连续性文本进行阅读,进而总结出相关的阅读方法,这样的应用方法能够保证学生在最大程度上提升自己的总结能力与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只有做到这一点才算是真正了解了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方法。因此,在平时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应当不断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文本,有意识地将非连续文本为学生呈现,多方位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教师应当对历年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题为学生整理出来,进而让学生进行阅读与习作,在学生做完之后,教师还需要为学生总结出一些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这一模块的相关内容。如统计图表的四步阅读法:首先应当将标题读懂,标题能够将整个文本的内容充分地概括出来,这能够帮助学生把握整个文本的主体,增加他们做题的正确率。二读分类、图例,在读统计图时,学生首先应当对图幅进行观察进而清楚这是哪一种类型的图例,进而使其能够更加准确地掌握图表中的主要信息。三读数据,统计图表以数据反映问题,阅读中,要进行纵向、横向比较,从中得出结论。四读解析,要重视审读配合图表出现的解释分析的文字内容,它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把握图表所要传达的重要信息。在对相应的方法与技巧进行掌握之后,学生应当在平时的做题过程当中充分地将技巧应用在其中。
在当前新课程标准实施的背景下,如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已成为语文教育界的普遍共识。无论是群文阅读,还是非连续文本阅读,其核心都是在限定时间内,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所以需要大处着眼,小处着力,认真落实阅读研究,扎实开展阅读训练,以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真正提升。本文对相应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希望能够为各位教师带来一些教学方法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