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带领团队 奔向大海

2020-08-31孟红梅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骨干教师教研组名师

我本是一个喜欢安静、比较“宅”的人。2015年,中原名师的评选把我推到了“风口浪尖”,我没有“敢立潮头唱大风”的气魄,但“提升、担当”始终是我秉持的成长信念。

第一次決定带领团队向前走,始于语文教研组进行的一次教研活动——由低效单调的听课评课转变为具有人文关怀的观课议课。

我买来陈大伟教授的《怎样观课议课》和《观课议课课程建设》两本书,并阅读了关于观课议课的30多篇博客文章,结合我校现状,给全校教师上了“观课议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教研方式”一课。在推动观课议课活动中,我率先进行了几个改变:教研活动的通知内容增加了授课教师的课题和观课议课的主题;将《听课记录》改为《观课议课记录》,以表格的形式列出“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我的问题与思考”,最后是“我的观课议课收获”;变评课教师一言堂为授课教师、议课教师面对面的对话交流;由原来只关注教师转变为关注师生的情绪状态、活动形式及效果……

我像批改学生作业一样查看教师的记录、摘记教师思考的问题,写出了数千字的反思总结,在总结会上共同商议,调整下次观课议课的方向。学期末,我把大家所写的《我的转型期》《我对观课议课的认识与思考》《磨课留给我的……》等文章,整理成10多万字的校本书《观课议课,常规教研的有效途径》,并向市教体局做了汇报。

2015年4月16日,由市教体局组织的“中原名师培育对象孟红梅老师学术研讨会”召开,来自全市中小学的300多位领导、教研组长纷纷称赞这一活动是对新课程改革的生动总结。直到现在,很多学校还在使用我们当时制作的观课议课记录本。

这些让我感觉到:真正的成功不是一个人的成功,而是能够带领更多的人走向成功。我暗下决心,一定要通过各种途径让教师登上更大的舞台,感受教育之幸福。

2017年3月,我成立了永城市首个名师工作室,吸纳了来自市直、乡镇中学的15名优秀语文老师。工作室的室训为“德馨、气华、相长、达人”,采取每月一主题和成员轮岗的方式开展工作,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反思与提升相结合的原则,把“读得进、写得出、讲得好、走出去、请进来”的成长途径外化为具体的共读书籍、课例研讨、课题研究、示范交流、微课论坛、送教下乡、外出学习等形式,来促进成员的共同进步。

我们以读书、写作作为专业发展的突破口。我先给工作室教师做了一次教育写作的讲座,接着,对教师交来的文章进行批改、编辑。工作室成立100天时,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发表文章103篇,共计20多万字,大家感叹自己重拾了多年前读书、写作的习惯。随着我的《走走,看看》《班主任的教育熏陶力》两本书的出版,工作室每一个成员都开始华丽蜕变:谭美云老师出了书,樊静、朱杰等老师在文章发表方面有了零的突破,刘敏、朱杰、孙倩老师能够拿出整本的书稿,蔡圣熙老师走上了省级诗歌创作的平台,樊静、谭美云老师成为省级名师培育对象,还有一批老师获得了省、市骨干教师和教学标兵的称号……2019年4月,工作室迎来了16位第二期成员;7月,又迎来了全省各地的15名省级名师、骨干教师培育对象。为方便交流、促进成长,我们开设了“微论坛”,并把讲座内容分享到全市中学语文群、各校业务群。

寒假期间,为加快我校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的成长步伐,让他们尽早在教育教学方面脱颖而出,我们组建了由业务领导、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以及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参加的“学习成长营”,策划了以分组轮岗的形式每天进行专业学习的方案:成长营以7人为一小组,共有10个小组,每位教师轮岗1天,完成3个活动:早上7点观点推荐,下午2点共读分享,晚上8点微言论坛。

看着大家成长的姿态、求知的热情,我感到由衷的快乐:这种快乐并不在于自己身处何方,也不在于拥有什么,而在于自己在和一群什么样的人同行、奋斗。假如生命是一条清澈的小溪,我愿与大家一道,领略沿途的风景,汲取日月山川之精华,百折不回地流向大海。

(责 编 莫 荻)

猜你喜欢

骨干教师教研组名师
名师直播课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骨干教师在学校科研中的作用
华容将评选100名骨干教师
浅议"名师"
构建五种机制培养骨干教师
Factors of Influenci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折腾人的“骨干教师”
名师读意林
一个充满活力的教研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