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营养干预结合行为研究法对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硬化患者营养状态及希望水平的影响
2020-08-31
(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ICU,辽宁 大连 116000)
慢性乙型肝炎是临床十分常见的肝病,指乙型肝炎病毒检测为阳性,病程超过半年或发病日期不明确而临床存在慢性肝炎表现者,该病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随着病情进展常合并肝硬化,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硬化后会对患者肝功能造成进一步损伤,引起门静脉高压等症状,严重还会导致癌变[1-2]。肝脏是机体蛋白质、糖类及脂肪的重要代谢器官,故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硬化患者多存在不同程度营养不良的情况,而且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硬化患者希望水平偏低,导致治疗依从性不高,如何改善该类患者营养状态,提高其希望水平及依从性,是目前重要研究课题[3-4]。本研究分析医学营养干预结合行为研究法对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硬化患者营养状态及希望水平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从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硬化患者中选择84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观察组: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龄40~64岁,平均年龄(52.87±3.59)岁。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19例,年龄40~63岁,平均年龄(53.17±4.09)岁。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临床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硬化;②精神、认知正常,能够有效配合;③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②严重营养不良;③严重感染;④合并肝癌等其他肝病;⑤合并心肾脑等器官障碍;⑥合并其他部位恶性肿瘤。
1.2 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护理人员根据常规护理模式予以患者健康宣教、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护理、用药指导、运动护理等基础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医学营养干预结合行为研究法:
1.2.1 医学营养干预:①予以患者足够的热量,每日总热量2500~2800 kcal;②控制脂肪摄入,每日予以患者40~50 g脂肪即可,烹调油可采用中链三酰甘油;③每日根据患者体质量予以1.5~2.0 g/kg蛋白质,高蛋白饮食有助于保护肝细胞、修复已损坏肝细胞;④为患者补充多种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B、C、D、E等;⑤为患者补充充足的碳水化合物,不过要注意适量补充,过多会增加体质量,导致肝脏负担加重;⑥肝硬化患者机体内往往缺乏镁离子、锌离子,缺乏锌会使食欲降低,应予以患者适量的含锌、镁食物;⑦对于腹腔积液、水肿患者应严格低盐饮食,每日摄入量低于2 g,对于腹腔积液、水肿严重者进一步控制盐的摄入,一般限制在500 mg左右,同时限制饮水量1000 mL以内。各类营养的摄入均由营养师根据患者身体情况、病情情况及饮食爱好制定饮食方案,计算含有适合热量、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元素的合适饮食量,并列为清单打印,发放给患者以供参照。
1.2.2 行为研究法:①计划: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建立护理小组,结合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情况从入院前至出院后不同阶段制定针对性护理策略及评价方法;②行动:定期组织小组成员接受专业培训,使小组成员充分了解、掌握行为研究法实施目的、方法、作用等,然后针对患者病情、心理状态、希望水平进行讲解与讨论,在提高护士技能水平的同时对患者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了解,采取心理疏导、听音乐、冥想、运动及家庭支持等方式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其希望水平、依从性;③观察:观察患者希望水平、依从性变化,对该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有效性进行评价;④反思:反思护理中存在的不足,并根据反思结果对护理措施进行相应的调整,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1.3 观察指标:①分别在干预前后检测观察两组血清前白蛋白、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②采用Herth希望量表分别于干预前后对两组希望水平进行评价,包括对现实和未来的积极态度、采取积极的行动及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三个维度,总分12~48分,得分越高情况越好。③采用自制调查表调查两组患者依从性,包括定期检查、合理饮食、规律用药等,采取百分制,>80分为依从性优,60~80分为依从性良,<60分为依从性差,依从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经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营养指标对比:两组干预前的血清前白蛋白、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上述营养指标均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营养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营养指标对比(±s)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bP<0.05
2.2 两组希望水平评分对比:两组干预后的希望水平均较干预前高,观察组干预后希望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希望水平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希望水平评分对比(±s,分)
2.3 两组依从性对比:观察组患者依从性为97.62%,较对照组83.33%高(P<0.05),见表3。
表3 两组依从性对比[n(%)]
3 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主要由乙型肝炎病毒长期感染引起,具有病程长、迁延不愈等特点,该病会引起肝功能损害,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肝硬化,严重威胁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5]。资料显示80%~90%的肝硬化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营养不良,对治疗和预后会造成进一步影响,因此改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营养状态,提高其希望水平意义重大[6-7]。
医学营养干预是指基于医学营养理念对患者实施科学的营养干预,以改善其营养状态,医学营养干预模式目前在各类疾病中均有涉及,并取得了理想成效[8]。其用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主要原则在于通过饮食治疗改善消化功能、增进食欲,供给丰富的营养素,增强机体抵抗能力,促进肝细胞修复再生、肝功能恢复,从而有效控制病情发展[9]。医学营养干预中可采取三高一适量饮食原则,即高维生素、高蛋白、高能量及适量脂肪饮食,营养师根据患者病情、身体情况及饮食爱好等条件为其制定个体化饮食方案,通过计算保证饮食摄入能够达到所需营养量,护理人员将个体化饮食方案打印并发放给患者,指导其按照饮食清单进行饮食,保证每日营养量的摄入[10-11]。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干预后营养指标、希望水平评分及依从率均比对照组明显更优,充分证明医学营养干预结合行为研究法能够有效促进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硬化患者营养状态改善,提高希望水平及依从率。究其原因在于医学营养干预结合行为研究法能够发挥协同作用,两种干预方式干预目的不同,可相互弥补,从而护理的全面性、有效性。行为研究是以实践中的实践者为主体,以其遇到的问题为课题,在实践中进行的一种研究活动,基本要素是计划、行动、观察及反思,各要素间是连续的相互作用过程,行为研究法注重及时反馈,并及时解决问题、完善下一步计划,保证研究顺利进行,最终达到已设定目标[12]。将之用于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硬化患者中,通过制定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其希望水平的护理计划,例如心理疏导、听音乐、冥想、积极心理暗示、运动等,根据该类计划流程进行实施,观察护理干预的有效性,评价护理的科学性、有效性,最后根据观察评价结果进行反思,以不断完善护理计划,达到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的目的。
综合上述,医学营养干预结合行为研究法能改善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硬化患者营养状态,提高其希望水平,也能提高患者依从性,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