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ADDIE模型下高校专创融合课程教学及考评方法的改革探究※

2020-08-31杨秋玲黄高雨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专创专业课程双创

杨秋玲 黄高雨

(四川旅游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0)

2015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及2018年发表的《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国办发〔2018〕32号),都要求和支持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及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同时,我国为贯彻“十三五”旅游人才发展规划,提高旅游人力资源的能力与素质,也对旅游类应用型本科高校提出了要培养能适应行业创新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要求。基于以上政策的要求与支持,高校肩负起对双创人才培养的重要责任,而推动专业课程与双创课程有机融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1 专创融合教育的现状

专创融合课程建设是在国家双创教育多样化教学体系要求下应运而生的,是近年来创新创业教学改革的一大热点,专创融合是提高双创教育质量的必经之途。而现今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还处在开展专创融合课程的初级阶段,对其教学改革创新探索的研究也处于起步阶段。

1.1 教学方法的现状

课程的教学方法是根本,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实现专创融合的前提。在“双创”的背景下,大多数高校已开发出一些成功的专创融合教学方法。如清华大学的“三位一体、三创融合”,东北师范大学“广谱式”双创教育体系[1]等,成为我国双创教育方面的榜样。通过文献梳理,目前关于应用型本科高校专创融合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

第一,“三阶梯式”教学方法。构建了项目实践、创新实践和创业实践的“阶梯式”专创融合教育体制,解决了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课程融合不到位的问题。广东职业学院将此方法应用于会计专业,经过11年的发展,取得了专业特色凸显、生源充足、教学良好等成绩,提高了核心竞争力[2]。

第二,TRIZ专创融合教学方法。TRIZ创新理论是具有较强实用性的系统化高效率创新方法。基于该理论,将问题导学、支架式教学与TRIZ法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应运而生。这种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与创新创业水平,将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理念更好结合。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TRIZ理论为切入点,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师资队伍的培训规划中,取得了一定成果。

第三,CDIO梯度式教学。CDIO理念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与其他三所大学提出,将通识类专创教育、深度型专创教育和因材施教型专创教育作为高校专创融合课程建设的基本路径,为高校建立师资队伍、设计课程体系和考核体系的完善提供了借鉴。如应用型本科高校成都师范学院,针对物联网技术基础课程,运用了CDIO教学模式,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第四,“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主要针对商学院或管理学院而言,是面向全校学生、结合专业课程、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教学方法。有效克服了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切实提高了大学生创业能力。如宁波市职业高校实施了“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促进其思维能力的提升[3]。

本研究整理了现有的关于专创融合教学方法和实施效果等有关信息,具体如表1所示。可见,目前关于专创融合课程的教学方法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实用性,且都从不同角度对专创融合课程设计路径建设提供了解决方法。

表1 现有的部分专创融合类课程教学方法、实践应用效果等

1.2 考评方式的现状

专创融合类课程考评方式因开设院校、涉及专业、建立课程体系的不同,主要分为定性考评与定量考评两大类。

定性考评与定量考评二者存在本质区别,前者是以课程为主体,后者是以学生为主体。定性考评指学生完成规定任务的过程与结果,注重成果的展示。李玉侠(2019)研究指出,目前不少应用型高校的课程考核采用的是期中或期末的闭卷考试,其成绩在总成绩构成中较大[4]。定量考评指以学生修习创新创业专业融合类下设的相应必修或选修课程累计学分为考核指标,注重过程考核,如东莞理工学院采用的完全学分制,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其核心是选课制度和弹性学制[5]。

本文经过梳理文献和研究政策要求后,将专创融合课程定义为灵活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案例式等多样化混合式教学方法在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或通识教育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该课程的建设有利于推动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创新创业理念和知识,将创业知识合理、有序地融入课程章节与知识点,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2 专创融合课程现存问题

2.1 教学参与主体的角色认知不清

学生是教学的直接参与者,对于学生来说,课程体系的设计与教学方式的安排是否对学生有益是学生的重点关注之一。而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接受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双创课程设计和教师的教学方法。如学生对课程的认识、创业意愿等。对于专创融合课程的授课教师来说,主要有专业课教师和实践课教师。一方面,专业教师思维局限或缺乏双创实践经验。在授课时重视现有专业理论内容进行的讲授,鲜有激发学生对内容进行探讨和表述自己想法的时候;或在教学过程中偏向专业课程而出现“单方面”教学的现象。另一方面,高校实践教师的构成主要是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家或创客,这部分教师在授课时可能在教学经验和教学能力方面有所欠缺,或缺乏专业知识的积累,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偏向双创的实操教学,而忽视与专业知识的结合。

2.2 教学工具及平台建设滞后

专创融合类课程在许多试点高校开展困难,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相应课程建设资源导致的。一方面是缺乏课程建设工具,如专门教材、课件或微视频等,大多数高校只是将原有的工具添上创新创业课程的部分,或者网上搜索现有资源等直接在授课时展示,导致学生无法良好吸收和消化相应知识,学习效果欠佳。另一方面是缺乏课程建设平台和课程体系规划,导致专创融合类课程开展困难。

2.3 课程管理机制和鼓励措施缺乏

现今的专创融合的过程组织、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课程教学管理机制不够完善,教学效果不明显。大多数专创融合课程打着“专业+双创”的名号,实际则是生搬硬套,或者就是二者对接不流畅等,导致出现专创融合的“两张皮”现象,有机融合效果不佳。二是课程建设激励机制缺乏,导致专业课程和双创课程的教师有机互动效果欠佳。管理体制作为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的核心,应通过有效且持续的互动来调节和维持专业的课程要素和创新要素之间的关系。

2.4 课程考评方式体系不完善

评价方式单一是考评方法的突出问题之一。现大多数高校将课程考核的重点仍然放在卷面考试上,考核体系也是以知识的记忆程度为主,这从根本上制约了学生的双创意识。让学生在课程中学到的成果无法很好体现,导致大多数学生觉得专创融合课程不实用。其次,考评过程不受重视。多数应用型高校在考评过程中重结果轻过程,学生对待专创融合课程的考核还是停留在“临时抱佛脚”的理论考试模式中,少了动手实操的动力。另外,学校对考核结果的反馈像传统课程一样只提供一个分数作为结论,导致学生对自己的弱项一无所知。再次,学分占比不恰当。专创融合类课程的学分占比相较于其他课程,权重呈现出相对较弱的地位[6],导致学生很难认知到其重要性,也就很难主动学习这类课程。

3 基于ADDIE理论模型视角对旅游类应用型本科高校专创融合类课程问题的解决对策

按照“十三五”旅游人才发展规划,我国高等院校旅游人才培养目标都需要符合“对接产业、服务发展”基本原则,要实现旅游人才结构的优化以及保障在“新产品、新业态、新技术”人才数量的显著增加,加强旅游行政管理、企业经营管理、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和乡村旅游实用人才五大队伍的打造。基于此,旅游应用型本科高校在课程体系上需要适应跨学科的融合。而专创融合课正如本文前面的定义是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或通识教育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需要打破专业限制,增进学科融合度。

ADDIE模型由美国学者Walter Dick和 Lou Carey提出,即Analysis(分析)、Design(设计)、Develop(发展)、Implement(执行)到Evaluate(评估),该模型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灵活性,可用于专创融合课程的开发使用,体现在其五个阶段之间联系紧密且可以随时互通(如图1)。

图1 ADDIE模型

3.1 A—分析

根据ADDIE模型,针对旅游类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专创融合类课程建设过程中要分别从目标与任务、学习者、课程内容以及教学环境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目标与任务分析是课程建设的核心。针对专业课程的传统授课方式对比分析,做好教学、考评方式改革的准备,找出具体问题作为完善方向,对授课时间地点进行规划,结合旅游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及进程分析,为课程改革做好铺垫。同时结合专业课程的特点进行任务分解,确定授课目标,为考评评估提供现实可行的标准。授课目标可引用ABCD法,即Audience(培训对象)、Behavior(行为)、Condition(环境)和Degree(标准)。即让教授者和学习者都能明白专创融合类课程的授课表现形式及对学习者的学习期望。

学习对象分析是ADDIE模型分析的关键内容之一[6]。据调查显示,美国高校毕业生的创新意识比我国高出很多,由于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性,使得在课程构建前对其个人兴趣等因素进行分析有重要意义,并且有利于教学方法更具有针对性。并在教学之前对学习者距离培养目标的差距进行评估,从知识差距、技能差距和学习态度差距出发,由此确定授课的“重点区域”。

课程内容分析是专创融合类课程的重要部分。这一步主要结合旅游类应用型高校对应的专业课程的特点进行分析,如教学模块、教学重难点等。首先针对专业课程的知识重难点分布,掌握程度要求等方面进行分析,然后结合专业课程的特点,进一步分析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如何保持学习热情,最后分析专创融合类课程最终要达到的教学效果。

教学环境需分为两个层面进行分析。一方面,教学环境是指教师的教学手段,分线下教学和线上教学两类。另一方面,教学环境还包括高校的学习氛围等。有学者提出,专创融合教学应该是“集中资源、共创共享”[7],因此高校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广播等传播资源大力宣传。推进“旅游+”人才模式培养,着重推动跨学科融合与应用型旅游精英人才的培养,建立良好的教学氛围。除此之外,为了保证课堂活动的学生自主和参与性,教学场地应保障学生自由活动的空间。

3.2 D—设计

设计阶段的第一步是拟定课程大纲。根据课程授课目标和章节知识点分布,对课程大纲进行设计,确定每个教学单元的专业知识和双创教育的融合度及具体授课内容、讲授方法和授课材料。以此将专创融合课程的“两张皮”变成“一股绳”,第二步,教学方法的设计。由于专创融合类课程涉及不同专业课程与双创教育的融合,在教学方法中会保留传统的面对面授课方式,但线上教学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两种授课方式都一定要增加双向互动教学方法。在设计中可以尝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研讨法、工作(实验)指导法、角色扮演法和行动学习法等。第三步,规划教学平台。高校需进行职能整合,成立专创融合机构,或者建立专创融合教研室,组织邀请企业教师和校内有实践经验的教师进行交流;同时建立健全旅游人才信息平台,如旅游高技能人才数据库、旅游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数据库等,强化全国旅游人才中的经验交流和信息共享。在此期间,高校应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大力推动政、校、产、研、学、媒、企多方合作,建设专创融合平台。

3.3 D—开发

开发在整个旅游类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学改革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高校或教师可根据分析和设计两个步骤的结果,对专创融合类课程所需要的教学工具和评估手段等进行开发与编写。在此过程中,应注意测试方法的设计,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避免在实际应用中出现故障。另一方面,开发阶段完成之后,对接下来的实施与评估阶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开发的对象主要分两类:人和物。

首先,开发师资队伍。针对专创融合课程的师资队伍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第一,自我开发。专创融合课程教师通过校企交流或挂职,加强自我学习和教学实践,同时提供相应激励制度,培养鼓励教师的自我开发和教学改革意识。第二,职业开发。通过专门职业培训培养专业课教师的综合教学素质,增强双创实践的学习;或引进一线服务员工、中高层管理员或高级导游等,充实教学队伍。第三,管理开发。是一种以优势学科作为专创融合学科“领头羊”进行开发的方法。第四,组织开发。营造良好的专创融合学习氛围,建设良好的教学师资团队和完善的专创融合课程管理制度;提供资金支持、平台支撑和培训辅导等方面,如学习型专创融合团队的建设等。

其次,注重教学工具开发。组织有经验的教师或企业兼职教师等,组建专创融合课程教研室,对专创融合课程所需的教学工具进行编制和研发,如专门教材、课件、图表或微视频等。可以借鉴已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教学工具,在此基础上结合所应用的专业课程的特点,加以改编应用。

3.4 I—实施

此阶段是指具体开展的教学活动,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是实施专创融合课程教学过程。专业课程是创新创业知识教学的基础,也是创新创业能力教育实施的核心条件和保障,两者辩证统一。而专创融合中双创教学主要是指将涵盖双创能力教育的实践教学融入专业课程,该部分教学应是穿插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之中,不存在先后顺序。在实施过程中授课教师应注意,专业课的知识应是能实际操作的,双创教育部分的内容也应联系到专业课程的知识要点,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而不会觉得空洞。第二部分是实施教学的环境。首先是教学规模,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与创新性思维,专创融合类课程应尽量开设小班。然后是微观环境,座位的安排可按照小组式座位,以5~8个同学为一组,整体“活动式”,以教师为中心的布置,既有利于小组讨论也有利于教师参与。最后是宏观环境,旅游类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加强对旅游人才的宣传报道,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环境。

3.5 E—评估

评估阶段主要是对之前四个阶段的评估,如分析结果是否准确、课程设计是否合理、开发工具是否有效和实施效果是否满意等,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对于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基于旅游类应用型高校的“应用型”特点,评价方式主要采用形成性评价,主要包括对专业知识的应用和对技能的应用,评价依据较富有多样性。第二,课程的评价体系。为了更好地掌握课程建设中的数据,应建立课程考评反馈制度。通过互联网等方式,将考核明细及结果反馈给学生,或附上相应建议使考评发挥其真正作用,才能完成旅游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让学生真正学以致用。第三,考评过程。首先应将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相结合。过程性考核的注重点在于学生的自我评价,或有一个小组的组长进行评分。另外,将考评融入课堂教学过程和学生的日常学习中,如避免“以卷面论英雄”。第四,建立学分弹性制度。如在外创业或是出国学习双创课程的学生,高校可保留学籍并将其创业成果转换为正规创新创业学分。

综上所述,本文对关于旅游类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学方法与考评方式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整理如图2所示。

图2 基于ADDIE理论模型对专创融合类课程的教学方法与考评方式的建议

4 结语

综上所述,旅游类应用型本科高校承担着当今社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任。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创新创业教育,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在今后的发展中,还会遇到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中的首要问题则是专创融合的教学方法和考评方式的改革研究上,基于ADDIE模型的专创融合类课程的教学方法和考评方式的改革方法,不仅可以克服原有问题,也可以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更有机融合,促进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猜你喜欢

专创专业课程双创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高职院校专创融合课程与实践体系建设研究
专创融合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与“专创”融合式教育的实践探索
专创融合视域下旅游高职院校“双创教育”实施路径探索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