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时代 筑梦新征程谱写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篇章
2020-08-31蒋世文
文/蒋世文
恩施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国土面积3972平方公里,辖8个乡、5个镇、3个办事处、1个大峡谷风景区管理处,共172个行政村、36个社区,常住人口90万、户籍人口80.9万,其中土家族、苗族、侗族等28个少数民族人口占41.12%,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
2012年6月,恩施市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县(市)”,成为全国首批35家示范单位之一。近年来,恩施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团结带领全市各族干部群众,一手抓团结,一手抓进步,全市呈现经济发展、民族团结、文化繁荣、社会稳定、各族人民生活蒸蒸日上的新局面。
坚定政治站位,构建创建工作新格局
恩施市委、市政府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牢牢把握“两个共同”主题,始终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战略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来抓。一是加强理论武装。各级党组织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学习党的民族方针政策、文件和会议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握规律,掌握方法,为做好创建工作打牢理论思想基础。二是高起点谋划。“十二五”“十三五”连续两个五年规划,都将创建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其中,同时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公民道德建设总体布局,今后将不断延续。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恩施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将创建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供了行动纲领和基本保证。三是高规格推动。成立了市乡村三级书记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和综合督查内容,纳入市人大专题视察和市政协专题调研内容,层层传导责任,层层传导压力。每年研究民族工作两次以上,每年召开创建工作推进会,定期命名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解决难事、兴办实事、选树典型,推动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工程落实落地,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抓、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共创共享”的创建工作新格局。
坚持示范引领,开拓创建工作新局面
全力推动示范点、示范系统、示范廊带等建设,呈现出各领域各行业齐头并进、百花齐放的竞发态势。
以“七进”载体推动示范单位提质增效。近几年来,恩施市以“七进”为载体,在各行业各领域创建了一大批示范单位,通过定期开展互观互检活动,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示范效应充分彰显,示范单位逐年递增。截至目前,恩施市已有国家命名示范单位3个、省命名示范单位10个、州命名示范单位20个。在巩固提升已命名的示范单位和示范教育基地工作质量和水平的同时,把创建的触角向景区、公园、非遗传承基地、红色教育基地延伸,不断扩大创建工作覆盖面,不断提升创建工作感召力。每年新创储备一批示范单位,按照一年创建、两年提档、三年申报的思路,形成了梯队递进示范群体库。
以“一校一品”推动示范系统纵深延展。以学校为主阵地、学生为主要对象、课堂为主渠道,推动教育系统整体创建,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充分发挥恩施市教育局、施州民族小学、硒都小学等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示范单位的领头效应,分步推进民族学校和所有中小学全覆盖。把施州小学“6+1+N”模式(每年开展民族风情月、民族体育比赛、民族文化传承等6次主题活动,举办1次“大家唱、大家跳、大家展”艺术活动,开展N多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主题班会活动)作为规定动作在全市推广。各中小学因地制宜,创新开展创建工作,逐步形成“一校一品”,探索出德育、课堂、课外、家庭、网络教育“五结合”,信息技术同体式、支教式、协作式“共享三式”,“校校通”“班班通”等创建工作新路径,赋予创建工作新内涵。
以“四乡”联动打造示范廊带特色亮点。依托恩施市历史上东西南北四乡地域划分习惯,按照“东进、西延、南拓、北展”布局,着力打造四条示范廊带,沿廊带周边打造特色亮点,形成一线串珠式示范群体。以“女儿会”民族节庆发源地红土乡为示范打造“东乡”廊带,莲花池、稻池、石灰窑等一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相继建成被命名,女儿会、傩戏、木偶戏等非遗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发展,三岔乡被命名为“全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之乡”,土豆产业变成金豆产业;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芭蕉侗族乡为示范打造“南乡”廊带,“恩施玉露”驰名中外,枫香坡、二官寨等一批乡村成为全国著名休闲旅游胜地,芭蕉侗族乡先后涌现5名全国、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和先进个人,1人获得共和国勋章;以全省首个特色古镇沐抚为示范打造“西乡”廊带,建成5A景区“恩施大峡谷”,沿途少数民族群众人人吃上“旅游饭”;以全国综合改革试验区龙凤镇为示范打造“北乡”廊带,全面落实李克强总理“移民建镇、扶贫搬迁、退耕还林、产业结构调整”重要指示,龙凤镇成为全国扶贫综合改革样板,白杨坪镇跻身全省首批“擦亮小城镇”行动试点镇,洞下槽逐步成为文旅融合发展典范。
恩施市一角
建设共有精神家园,凝聚民族团结新能量
充分运用各类媒体、文艺作品、公益广告和民族节庆活动,打造各族群众共有精神家园,凝聚起促进民族团结的强大正能量。一是以年度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月和民族团结“荆楚行”活动为平台,印发宣传图册,广泛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个认同”、“三个离不开”等主题宣教,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二是依托“女儿会”等民族节日,定期开展富有特色的庆祝活动,让各族群众在“三交”中促进民族大团结。三是开展优秀民族文化传承弘扬创新工作,打造了一批民族文化精品,国家非遗项目恩施扬琴《镇传石》在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曲艺汇演中摘得表演创作2个金奖,土家族歌舞诗剧《嗯嘎·女儿会》在全国第四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获得表演金奖,彰显了民族文化艺术魅力,提振了文化自信。四是运用微视频、微电影、快闪等新媒体新手段讲好恩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讲好抗疫先进人物故事,树立时代标杆。
融入发展大局,促进民生福祉迈上新台阶
把创建工作贯穿增进民生福祉始终,有机结合,一体推进,实现了协同发展,共同进步。
贯穿脱贫攻坚战役。全市11510名干部组成“尖刀班”,下沉一线,和各族群众一起拔穷根、摘穷帽,创造新生活。深入开展“八个到村到户”,扎实推进“六个清零”“六个全覆盖”,全面落实产业扶贫、易地搬迁等惠民政策,有效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加速实现户销号、村脱贫、县摘帽,54627户174933人脱贫,145个村出列,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26.08%下降至0.25%,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
贯穿文旅融合发展。依托大峡谷、女儿会、玉露茶“三张名片”,利用旅游推介会、招商引资会等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推介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新龙船调》《土司民俗歌舞表演》《土家非物质文化展演》每天在景区定时演出,为旅游插上文化的翅膀。不断创新丰富民族节庆活动形式,“女儿会”成为节庆、文化、经贸、旅游一体化的民族大团结盛会。2019年,接待游客人次突破2300万,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00.39亿元,恩施市获“2019中国最美县城”称号和“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
恩施土司城民俗表演
贯穿州城建设。“六纵五横四环”城市路网基本成型。深入开展“裸土复绿、拆围透绿、见缝插绿”,实现主干道花卉绿化全覆盖,建成一大批街头小游园,释放绿色空间20万 m2,城市绿地率达42.1%。先后建成民族亲水走廊近50公里,凤凰山森林公园完成提档升级,新建挂榜岩等民族文化公园、民族文化广场10多个,有序推进棚户区改造,群众居住条件有效改善,市民幸福感、获得感大幅提升。
贯穿乡村振兴战略。立足当地产业,全面开展“特色民居改造,特色产业培养,特色文化传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推动特色村寨与乡村休闲旅游的深度融合,全市在建和已验收的26个特色村寨,其中10个被国家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形成了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一村一景的良好发展基础,有力地带动了经济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促进了民族团结。实施了1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3个乡村振兴试点村建设,一大批昔日贫穷落后的民族村寨实现华丽转身,成为美丽村庄。
贯穿基层治理。坚持“一统三治”(以党建为统领,法治、自治、德治深度融合),建立完善了“风险联排、矛盾联调、治安联防、问题联治、平安联建”工作机制,形成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格局,获中国综治最高奖“长安杯”。持续开展“最美系列”“感动恩施”评选,不断强化德治约束教化作用。加快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市乡村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和“一村一警”全覆盖,群众安全感大幅提升。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推进应急管理现代化,突发事件响应和处置能力大幅提升。切实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不断完善组织指挥、预案方案、监测预警、应急抢险体系,少数民族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