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粹茶园村
2020-11-29向昌浩
文/向昌浩
一
道听途说茶园村久矣。想象中令人神往的茶园村,是浓荫掩映的古驿道北侧的古村落。茶树星散,民居错落,小径蜿蜒,一路往上走,就是郁郁苍苍的森林,连着烟岚流动的云天。
百闻不如一见。景致与想象倒是不谋而合,位置却是大相径庭。“横云断岭疑无路,曲水流觞又一村”,正是去往湾潭镇茶园村的际遇。
远方有多远?当你放弃迫切的追问,生出随遇而安的平和,就到了远方的茶园村。
茶园村藏于群山万壑之中,在逼仄险峻的山间生出一片放阔,赠与有缘人,辟出块块田畴,筑起栋栋吊脚楼。繁衍生息,开枝散叶,成为村庄。
村庄不局促一处,山里人家就如山间花丛,随着山野天然起伏,这里一团,那里一簇,散聚有道。散而为户,三五户为块,块聚成庄,相对独立,鸡犬相闻,互通声气,千百年来保留的古村落传统,是村庄最好的姿态与格局。
如果茶园村是璀璨的星空,古民居和古茶树就是灼灼其华的双子星座;如果茶园村是碧波荡漾的荷湖,古民居和古茶树就是相依相伴的并蒂莲。
二
去往古老吊脚楼群的十字路口,矗立着一栋气势恢宏的吊脚楼,呈“7”字型,正屋是方方正正的五间板壁屋,转角处向前延伸,两间厢房中的一间成为典范的吊脚楼。虽年深日久,木椽木柱不翘不裂,门庭窗棂花纹雕饰栩栩如生。听现在的主人介绍得知,此间曾经是40多年前的学堂,那时村里没有专门的校舍,就选村子里最好的房子做学堂。地理位置要最好,在往来的要道上;地势要平坦,学童们玩耍才安全;房子要最宽敞,能容纳全村的孩子……细观此处,正是如此。无缘得见旧主人,但可以想见,房东肯定是风范卓然,乐于助学,有仁人之心。
板壁上遗留着办学的痕迹,让人遥想起育红班的零星记忆:蒲公英拌的假饭,用石板盛着,比玉盘珍馐还要珍贵;野花扎成的花环,戴在“新娘”的头上,她的长发剪了,又已及腰;茶叶摘了又发,时时年年催新叶;老师温柔美丽,更像妈妈……光阴回到儿时学堂的吊脚楼,那些爱与亲情,该是教育最好的启蒙。
平地坡地的阡陌,皆由青石板铺就,路中的青石板已经黝黑发亮,连通家家户户。
300余栋土家吊脚楼,顺应自然的安排,妙解平地不足的先天难题,敬仰工匠精神时正是在仰望前人的智慧。
三
现代茶园多为盆景式,或直或曲的一行行,是古词的长短句,是现代诗的分行,远观壮美,近赏玲珑。
茶园村当然也有盆景式的茶园,更有别出心裁的茶山小幺妹,把茶行修剪成起伏的波纹式的茶流,招摇出别具一格的美感。
物以稀为贵,人无我有、人有我丰的古茶树是茶园村的标签。虽然五峰的茶树王在采花乡境内,但是古茶树群落以此为丰。若要探寻年代久远,存量巨大的古茶树群落,非茶园村莫属。
茶园村现存古茶树10000株以上,其中树龄200年以上连片的达到500余株,分布范围10余平方公里。在茶园村,邂逅一株或者一片古貌之姿的茶树,再寻常不过。
“高山顶上一蔸茶,年年摘来年年发”,茶树的量词在这里还原为“蔸”。一蔸蔸随心所欲的生长,采茶时攀梯而为,视野开阔,春风拂面,茶生幽香,心旷神怡,土家茶歌在美好的劳动中诞生,唱响群山。
茶歌在茶山回荡,百转千回里,风霜像小鱼一样游到了茶山小幺妹的眼角,土家汉子心疼女人,砍去一些高高伸向天空的茶枝,修剪成球状的一蔸蔸茶树,像一颗颗绿色的宝石。
于是茶园村的古茶树有原生态型和修剪型两种。汉子把高大巍峨的茶树留给自己,把绿宝石赠给女人。女人拎着男人打造的独脚小板凳去采茶,就像随身携带着男人的爱意。
无论平地坡地,土家人用独脚小板凳来减轻采茶时站立的劳累。一手拎着装茶的布袋,一手提着小板凳,围着茶树转圈,或者转场到另外一棵茶树。独脚小板凳的原理和打杵一样,T字型,都有一根站木,打杵用一根横木支撑背伕的背架,独脚小板凳用一块小木板让采茶人落座。
四
五峰以茶名世,但茶园村却是唯一以茶命名的村落。传说称,该村黄岩上曾有3株枝繁叶茂的参天茶树,年年落果,茶籽落地生根,渐成茶园,故名“茶园村”。
没有真正的绝境,茶园村再往前走,就是中俄万里茶道重要的地理标识——百顺桥,连通了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与湖北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的边界。凡边界者,不外有二,或为荒凉,或为繁华。百顺桥流泉清脆,遗世而独立,古老的石头和岁月的风霜同色,仿佛风雨洗礼后的平静。
在百顺桥,荒芜里依稀有当年骡马逶迤,人群往来的胜景。在我心里,茶园村的来历是这样的:南来北往的茶客走过百顺桥,途经茶园村,有精通茶道者,发现这里零星生长的茶树郁郁葱葱,识得这是一块种茶的风水宝地,便带来最好的茶籽播种,最好的茶苗移栽,一年一年,茶园深山走出大道的时候,茶圃成了茶园,种茶人也老了,禁不起路途遥遥,厌倦了漂泊,就在这里落脚落户。
茶园初始只是园子,和自家院子里栽种一样,用以自给自足,叫茶园叫顺了口,就成了地名。后来茶园蓬勃成为茶山,仍保留了茶园的称谓。
五
茶园古村茶的创始人龙西洲,是一位远见卓识的经济能人,在许多领域取得了成功,最值得称道的是他的赤子之心,为这方土地做的两件事,两件继承传统和发扬传统的事。
保护好弥足珍贵的古茶树群落,莫过于发挥古茶树的价值,焕发古茶树的活力。龙西洲研发生产的茶园古村茶,以采摘古茶树小叶茶为原料,传统工艺匹配现代设备,成品是土家人奉为臻品的小家碧玉型茶,地道的板栗香,绿豆汤,栗香馥郁,汤汁若春。演绎了一座山成全一杯茶的美好。如今茶园古村茶早已走出山门,成为爱茶人之宠。
龙西洲匠心独具,在茶厂区建了一栋三层的板壁吊脚楼,推陈出新,气势恢宏。集生产、展览、仓储、休闲、住宿于一体,美观而实用,有复制推广的样本功能。
本土企业家更有洞悉故土精髓的眼界,张弛有道的格局,多予少取的胸襟,天作之合的产业成就了龙西洲,也给了世世代代居住于此的百姓生活的美满。山长绿,茶长青,人自在,一如纯粹的向往一样。
六
茶园里栽种了大量的被誉为活化石的珙桐,飘飘欲飞的鸽子花与绵延不绝的古茶树,这无异于一场珠联璧合的倾心相遇,守护一方子民,灵动一方山水。
历史是时间的孩子。古民居和古茶树保存如此完好,固然有藏于深山,战乱少侵之故,更有茶园古村人浩荡古风一脉传承之因。茶园古村这些年声名鹊起,却不急功近利,一如既往吹着遥远岁月的风,有纯粹的宁静。是古老的土家,是珍贵的童年,可以不慌张,可以回头望。
《异乡人》里写道:“故乡安置不了肉身,从此有了漂泊,有了远方。异乡安置不了灵魂,从此有了归乡,有了故乡。”人们总是渴望到远方去,人生本就是一场漂泊的漫旅。世界辽阔,地理版图的远方无穷无尽,心灵可以皈依的远方寥如晨星。
在这个老宅安好、以茶为名的古村,一半烟遮,一半云埋,未染尘埃,地偏心远。遥远若童年,乡情若童年,纯粹若童年,有了远方,也有了归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