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2020-08-29郑飞

读与写·上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主体地位小学语文教学

郑飞

摘要:语文这一课程的学习对学生自身基础知识的增加与文字能力的培育有着重大影响,学习语文,对学生别的学科的学习具有很大的作用。学生在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时,个人的兴趣与学习能力的差异性,使得语文老师应该重视学生在学习中占据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不同,创新教学方式来提高教学的效果。本篇文章立足于此,对于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发挥学生具有主体地位的措施进行相关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主体地位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22-0293-01

在进行语文课程的教学时,老师不只是应该对于学生开展基础知识的教学,还应该对于学生自身的综合素养与学习能力进行提升。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在课堂上占据的主体地位,有效发挥出学生存在的优势,由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很多方式,这就需要依据实际情况以及学科的特征,制定相关的方案和措施。

1.指引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低年级阶段,由于学生年纪尚小,知识的水平较低,老师在教学期间通常是对于学生实施一些固定模式的教学,也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先对课文的内容进行讲解,之后再问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最后给学生安排相关的课上练习题和课下作业。这样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占据的主体地位,“一言堂”形式的教学严重阻碍了学生自身思维的增长,所以,小学语文的老师需要主动改变自身原有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思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指引式教学作为主要方式。比如在进行《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文章进行学习时,老师应该在上课之前提出一些问题,像是“课本主要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课本中的景物与人物的描写有哪些”“大家觉得课本中的人物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这部分问题是探究性的问题,要求学生在阅读完课文后寻找相关线索,进而可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如,课本主要讲述了在瑞金城以外有村子叫沙洲坝。毛主席曾在这里住过。村里一直没有井,用水还要跑很远去挑。毛主席跟战士和村民合力挖了口井。在解放后,村民在井的旁边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写到:“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这样的教学方法是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学生通过探究和发现,寻找和问题有关的信息,推动问题解决时还可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

2.实施拓展式的教学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期间,老师对于课本中的内容展开分析与整理之后,会依据相关的教学大纲和教学的进度等,给学生设计相对的教学计划,语文老师在进行课程的讲述时,大部分是按照教材的內容进行讲解,由于学生做所学习的范畴通常只拘泥于课本。然而要发挥出学生在学习中具有主体地位,就需要语文老师在进行实践教学时,依据学生当下的实际需求,进行拓展式的教学,使得学生能够学习到越来越多的课外知识。在对语文课本中古诗词进行教学时,因为古诗词具有语言简练、用词专业以及有关内容有很强的精练性,学生进行学习时具有很大的难度,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古诗词中重点的字词,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用查字典的方式去思考与选择这些相符合的解释,做好对于诗词的翻译;老师应该让学生去寻找有关作者或者是诗词中描写的景物、景点以及历史事件这些有关信息,使学生在全面的思考中实现对于诗词抒发情感的理解。如在《小池》这首古诗的教学中,全诗都是在“小”字身上做文章。仅用实际生活中的细节,借助小池的青色来形容初露锋芒的年轻人,荷花在池塘中显得格外渺小,还是有蜻蜓会在上面驻足,尖尖角能够当作是新生的事物还能够当作初生的年轻人,然而蜻蜓就是欣赏它们的角色。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运用拓展式教学,通常需要学生寻找、学习与利用多样化的课外素材,拓展自己的眼界,发散自己的思维,使自身的语文知识更加充实。

3.开展互动式教学

语文这一课程的教学有着很强的人文性与开放性,对部分问题的看法,学生能够有自己主观性的想法,在进行实践教学时,语文老师不可以让学生觉得一个问题只可以有一个答案,然而一个答案也并不是仅有一个解答的方式或者是表达方式。在进行小学语文的教学时,老师应该重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如果要想在教学期间,给予学生更多的发言机会,让学生可以随心所欲的表达自己对于学习看法,采用互动式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在进行讨论与合作时,主动和其他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说出自己心里的想法,让小学语文的课堂气氛变得更为浓厚。在进行实践教学时,老师应该直接将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规定讨论的问题或者是小组的任务之后,要求学生在明确的分工下,查询资料、分析问题、探究方法、阐述观点以及解决问题,学生在这样互动的教学方式下,自身的学习积极性获得了很大的提升,同时可以在进行问题探究时集中说出自己对于相关问题的意见与看法,使得学生自身具有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有效的提升。此外,在进行小学语文的教学时,语文老师还应该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呈现相应的教学资料,让学生对于某一个文章情境,进行话题讨论,再或者是将课堂以辩论的形式打开,激起学生参加到课堂的研究中,让小学语文的课堂气氛变得更为活跃。

结束语

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发挥出学生具有的主体地位,需要老师在课前准备时,给学生收集一些网络资料,同时制定一些视频或是图片,充实学生所学的内容,与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吻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老师需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探究时间,让学生可以在这样的学习中,对问题件分析与解答,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 王娜.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6):162.

[2] 沈立新.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07):103.

[3] 邓媛媛.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J].课程教育研究,2017(47):71.

猜你喜欢

主体地位小学语文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尊重主体地位,彰显人文关怀
浅析参与式教学法的运用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