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信息技术在化学演示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2020-08-29田曼曼

读与写·上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充分认识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多媒体课件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22-0184-0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课堂演示实验又是其中最重要的教学手与媒介。它可以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程度,体现实验过程的真实性、科学性,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途径,也为引发学生思考、讨论、探索、发现提供了基础条件。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演示实验中的实践手段、适宜对象、实施效果分别进行介绍,在最大限度发挥其作用方面与同行共探讨。

1.现代信息技术在化学演示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1.1 使静态现象动态化。

粒却处于时刻运动、变化状态中。如各种平衡问题比较抽象,学生往往习惯于静态分析,缺乏动态观。教师已无法用实验来彻底解决其中具体过程、细节、原理等,难以用语言形象描述,你不便用挂图揭示变化。若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用flash本软件进行微观模拟,实施动画教学,就很容易解决这一问题。

1.2 市实验细节宏观化。

化学演示实验多为选用试管,而试管容积较小,试剂用量也少,实验现象只能让讲台周围同学看过“真真切切”,而教室后排和角落学生就只能“雾里看花”了。如果把演示实验进行,“宏观化”展示投影处理,使整个过程纤毫毕现,那么全班同学都能清楚地观察到现象,从而保证了演示实验的效果。

1.3 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

在化学教学中,有很多涉到微观粒子结构的内容,学生很难理解并掌握。

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掌握知识,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如原子的概念与结构,金刚石。,氯化钠等晶体结构等内容,用常规实验手段难以表达。如利用。flash或者3Dmax动画进行演示,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得多。

1.4 是危险实验安全化。

在化学实验中,有不少是具有危险性的。如氢气与氯气、甲烷与氧气等反应的爆炸性实验,演示起来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若这些爆炸性实验做成计算机多媒体课件,配上爆炸响声进行模拟播放,可以避免了在实验过程中可能造成的危险,确保了安全。

1.5 使污染实验环保化。

对污染严重的各种化学实验都可以做成计算机多媒体模拟演示播放,以避免有害物质造成的污染,防止其对师生以及环境的危害,如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2.演示实验教学中常用的现代信息及技术手段及评价

2.1 教学媒介之一:多媒体课件、动画、模拟实验室的等多媒体教学的实施,最主要的媒介就是多媒体课件,可以是使用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

这些常用的软件制作的整体课件,也可以是单独的Flash动画。这也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最主要的应用形式,使用过程中能展示电子板书、动画模拟等内容。

2.2 教学媒介之二:实验操作视频、录像由于动画模拟无法达到真实实验的说服力,对于许多老师来说,采用实验视频、录像教学就是一种折中的办法。能减少教师动手操作实验的时间,也显得比较有说服力。教学资源相对普通教学课件少一些,自己制作不现实,可以购买相应的光盘,或者在网上下载相应的視频。

2.3 教学媒介之三:实物投影很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传统演示实验和多媒体演示实验对比,往往都有这种感慨:该做的演示实验必须要动手做,不能用课件、视频代替。但是传统演示实验已有很多弊端,如重复性差,若多次重复则影响课堂教学进度。演示效果差,后排同学基本看不到,就算教师采用原始物质对比、教室中巡回展示等方法,某些现象如钠的表面被氧化变暗基本上只有围上讲台前一圈同学能看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之一就是改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小组实验,这已几乎成为目前各级公开课的必备方案。其实运用投影法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实物投影仪能把较小的实物投影到大屏幕上,克服演示实验可见度小的缺陷,使学生能清楚的观察到实验现象,特别是一些细小的、不易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如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标志:温度计读数;钠在空气中表面变化;钠与乙醇反应钠的表面变化、形状等的观察。在使用中将实物投影仪与多媒体投影仪用数据线连接,使用时用遥控器在电脑和实物投影仪切换投影信号源。

2.4 教学媒介之四:高品质摄像头和视频监控软件此方案采用目前市面上主流摄像头对演示实验过程进行抓铺,用专门视频监控软件将实验现象实时通过电脑输出到投影仪或者电视机上。实验结束可以重复观看整个过程或者某一细节画面,演示效果更好。

总之,信息及技术也学科课程的整合,是新时期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亮点。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技术,可有效提高演示实验教学质量。我们应该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宽教学手段,坚持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原则,实事求是,适用则用,不适用则不用,切实把握实验的实质,以丰富演示实验的内涵,增强其教学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庄晓云.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新课程[J].2009年第01期.

作者简介:田曼曼;大学本科;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化学教学;本文收录到教育理论网。

猜你喜欢

多媒体课件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多媒体课件优化英语课堂的反思性研究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多媒体课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