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考核改革 提高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验教学效果
2020-08-28刘娟朱乐玫刘慧唐美秀
刘娟 朱乐玫 刘慧 唐美秀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预防医学本科生必修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通过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验课的开设,能够使学生牢固掌握理论内容,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综合创新的科研思路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以往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验教学中存在轻实践重理论、实验操作未对接职业岗位需求、实验考核无法联系公共卫生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等问题。为适应专业发展的需要,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验教学必须结合课程特点,改进实验教学内容和考核方法,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本文旨在通过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验考核改革,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综合能力,提升实验教学效果。
一、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对象是长沙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专业2013级和2014级本科学生共207人,其中2013级预防医学班为113人,2014级预防医学班为94人。
二、改革内容
1.打破传统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验考核壁垒,设计包括平时成绩(40%)、实验报告成绩(20%)、实操考核成绩(40%)的成绩评定方法。
2.根据公共卫生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三站式考核(包括临床基本技能、公共卫生案例分析、公共卫生基本操作技能的考核)设计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操考核项目。第一站:理化项目考核内容对标公共卫生基本操作技能;第二站:综合性及设计性项目考核内容对标公共卫生案例分析。
3.根据2013级预防医学班实操考核成绩,分析学生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验操作技能方面存在的问题,调整改革方案;在2014级预防医学班实操考核前,增设一周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实验技术综合训练,开放实验室,教师全程进行操作指导。将改革方案调整前后两个年级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验考核成绩进行对比分析。
三、考核结果
1.两个年级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验考核成绩情况。2013级预防医学本科生的实验考核总成绩、平时成绩、实验报告成绩和实操考核成绩均值为83.18、35.13、17.74和30.31;2014级预防医学本科生的实验考核总成绩、平时成绩、实验报告成绩和实操考核成绩均值为86.89、36.04、18.32和32.53。通过对改革方案调整前2013级与改革方案调整后2014级的学生实验考核成绩进行比较,发现两个年级的实验总成绩、实操考核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两个年级的不同理化项目实操考核成绩情况。通过改革方案调整前的2013级与改革方案调整后的2014级相互比较,食品中钙、铁、锌的测定,食物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和食品中总氮的测定3个实验项目,2014级的实操考核成绩均高于2013级(P<0.05),见表2。
3.两个年级的不同综合性及设计性项目实操考核成绩情况。通过改革方案调整前的2013级与改革方案调整后的2014级相互比较,膳食调查、食物中毒调查、餐馆生产流程及卫生监控过程3个实验项目,2014级实操考核成绩均高于2013级(P<0.05),见表3。
四、讨论分析
本实验考核改革主要考核预防医学工作岗位中必备的基本操作技能,对标公共卫生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从实验试剂的准备、称量、配制、仪器准备、校正、样品消化处理、分析,直到最后的结果处理、报告完成、玻璃器皿的清洗等全过程。主要检查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仪器的选择和正确的操作方法,能较为客觀地反映学生的总体操作技能水平、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调整改革方案主要是根据2013级预防医学班实操考核存在的问题,针对2014级预防医学班进行二次改革及方案修订。改革方案调整后,2014级学生的实验考核成绩和不同项目实操考核成绩均明显提高。由此可见,该实验考核改革可操作性强,教师可以通过考核成绩及时分析学生在操作技能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断调整培养方案,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使学生在今后的预防医学工作岗位上能迅速适应岗位需求,也可以将该实验改革方案推广应用到预防医学专业的其他学科中去。(基金项目:长沙医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长医教〔2010〕5号-11);长沙医学院校级重点学科: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湖南省“十三五”规划质量工程项目: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创新创业教育中心,编号:〔2018〕380 号-82)。
作者简介:刘娟(1983-),女,讲师,主要从事预防医学教学与科研工作;通讯作者:朱乐玫(1987-),女,讲师,主要从事预防医学教学与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