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幼儿园德育培养的有效性研究
2020-08-28郭香
郭香
【摘要】随着立德树人思想的深入发展,幼儿的德育培养工作已逐渐凸显其重要性。打牢幼儿的发展基础、保证幼儿健康发展状态,始终是广大幼儿教师教育发展的方向。然而,在实际的幼儿园教育发展中,部分教师缺乏正确的育儿方式和德育手法,不仅阻碍幼儿的基础成长,还使德育的渗透效果得不到充分发挥。因此,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笔者结合自身教育管理经验,对新形势下幼儿园德育培养的有效性展开研究。
【关键词】幼儿园;德育培养;有效性研究
德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的德育培养,有助于提升幼儿的行为品质,树立幼儿健康的发展观念,促使幼儿形成良好的思想意识。同时,在幼儿发展阶段渗透德育活动,还能帮助幼儿养成正确的价值导向,培养幼儿感恩意识、社会责任感等内在素养,实现健康成长的发展目标。
一、当前幼儿园德育培养的发展现状
通过对幼儿园德育培养的发展现状展开调查,发现当前幼儿德育的教育活动中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第一,德育的方式单一。在部分幼儿园的德育开展中,大多数教师只是单一地将不正确的行为方式和现象进行指正,缺乏对幼儿深度思考的引导,导致幼儿在行为选择上处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未能真正起到德育渗透的效果。第二,德育细节把握不足。在幼儿德育活动中,大多数教师常常忽视教学细节中的渗透点,如待人接物、沟通交际活动中缺少文明用语等现象,导致幼儿的发展状态得不到有效提升。第三,家庭教育问题突出。在实际的幼儿教育中,部分家长缺乏正确的育儿方法,不注重自身的行为方式,进而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导致幼儿的德育存在“漏洞”,从而造成“5+2=0”的培养怪圈。
二、提升幼儿园德育培养的具体策略
(一)把握日常教育渗透,培养幼儿健康心理
德育要注重常态化的培养与渗透,只有在长期坚持、不断渗透的过程中,才能筑牢幼儿的发展根基,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因此,在幼儿德育活动中,教师应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幼儿的发展状态,将德育活动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逐渐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以及性格特点,促使幼儿健康发展。首先,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加强常规教育与德育相结合的优势,及时渗透其德育思想,把握幼儿的主观导向性,如在礼让同伴、分享玩具、帮助小朋友的时候,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其次,在幼儿行为习惯的德育培养上,教师可以在有序排队、节约用水、不拥挤等活动中展开渗透,促使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意识。最后,在日常用语上,教师可以教会幼儿使用礼貌用语,如谢谢、对不起、没关系、你好、再见等,从而为幼儿的认知发展打牢坚实基础。
(二)科学引导德育细节,提升幼儿内在素养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在德育活动中,注重活动细节,适当引入感性话题和情感价值,激发幼儿的探究思考,使幼儿得到进一步的理解和體会,加强幼儿的内在感悟。同时,教师还应注重活动素材的选择和目标的设立,关注幼儿主体的学习方向和发展状态,这对德育细节的渗透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将德育融入不同活动课程之中,提高幼儿学习理解的同时,增强幼儿的认知素养。如在音乐活动课时,可以挑选一些热爱祖国、爱家乡、爱学习等方面歌曲,进一步加深幼儿对祖国、家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在语言故事中,教师可以通过革命故事的讲述,培养幼儿互相帮助、团结奋进的精神。
(三)加强家庭教育工作,打牢幼儿发展基础
幼儿的健康成长始终离不开家长的细心指导和家庭关怀,然而,在实际的家庭教育方面,部分家长因缺乏有效的指导方法和正确的教育思想,导致幼儿的发展环境受到影响。因此,加强家庭教育工作势在必行。首先,教师应保持与幼儿家长的实时联系,及时反馈幼儿的在园情况和个体发展动态,进而在相互联系、相互沟通的过程中,采取切实有效的教育方法,完善幼儿的发展体系。其次,教师应及时指导幼儿家长的思想、方法以及行为方式。俗话说:家长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成长具有直接影响。对此,教师应传授家长科学的育儿思想和教育方法,避免教育不当而引发幼儿的发展问题,同时,教师还应督导家长保持文明的行为习惯,改掉不文明的陋习,给予幼儿一个健康、文明的生活环境,打牢幼儿的发展基础。最后,教师可以利用家长会、校园开放日等活动,让家长分享一些切实有效的育儿经验,提高幼儿家长的整体教育水平。
综上所述,通过对日常教育的渗透、德育细节的把握、家庭教育的引导,不仅使幼儿的心理建设得到正确发展,还使幼儿的整体素养和行为品质得到提升,有助于打牢幼儿的素质基础,促进整体发展。同时,加强家庭与幼儿园的教育协作工作,以家园结合的教育机制,营造适合幼儿发展的德育环境,使幼儿在全方位、多元化的教育培养中得到实质性的素质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瑜.幼儿园道德教育现存问题及针对性的解决措施[J].魅力中国,2017(42).
[2]徐静娴.幼儿园德育的开展技巧研究[J].未来英才,20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