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胡柏明中篇小说《下辈子还做你们的父亲》
2020-08-28刘新民
清官难断家务事,家里的事,很难说个谁对谁错,每个人都有一种不公平的感觉,岂不知,这样对清官最不公平,若让清官来断家务事,是把清官放错了岗位,因为“家”不是讲“理”的地方,“家”是讲“情”的地方。“情”和“爱”才是“家”的核心,若没有了“情”和“爱”,家庭成员就变成了“搭伙”关系,亲人就变成了普通的“室友”关系。
可悲的是,有的家庭成员连“搭伙”关系都不是,子女回来吃饭,既不交粮交菜,又不下厨帮忙,吃饭时大家坐大桌,还把老人单独放在厨房的小桌上。有的家庭成员甚至连“室友”关系都算不上,试想一下,大中院校里的“室友”,轮流打开水,轮流扫地,大家是公平的,一起吃饭,一起逛街,临睡前海阔天空吹谝一番,那种既亲密又无拘无束的感觉,成为年轻学子美好的青春记忆。而有的家庭,父母就像仆人,常年种地种菜,喂猪养鸡,烧水做饭扫地,子女回家后跟父母要么不说话,要么粗声粗气,还嫌饭菜做得不好,更别提一起逛街了,这哪里算得上“室友”关系?即使仆人,还要付工钱,大多数子女给父母付过工钱吗?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很多父母和子女的关系,是一种“无底线”的主仆关系!
奇怪的是,这种连“搭伙”和“室友”关系都算不上的家庭关系,中国人却在一代代地维持,文中的老父亲,临终时希望“下辈子还做你们的父亲”。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中国的父母愿意这样无底线的付出?很难找出一个客观原因,只能归结为“情”和“爱”,一种本能式,但又超越本能的父爱和母爱。没有人强迫父母必须这样做,但是他们却这样做了,尽管他们可能长期挣扎在“情愿”与“不情愿”之间。有人说,人是神、魔、兽的混合体,人性也是神性、魔性、兽性的混合物。爱和智慧是神性,追名逐利是魔性,物欲享受是兽性。这种无私奉献式的父爱和母爱,可称得上是人性中的神性之精华。
从本文这位老父亲临终前的倾诉中,可以感受到他内心的那种痛楚和悲苦,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种痛楚和悲苦是日积月累形成的,既有时代的原因、社会的原因,也有个人的原因,还有一种原因———家庭共同体。
家庭中的所有成员形成一个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中每个人的言行、经历、道德修养、做事方式、生活习惯都会影响到其他人。一个木桶装水的多少,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一个家庭共同体的人际关系状况取决于家庭成员中情商最差的那个人。兄弟四个中,老小情商最差,也是造成父亲心理伤痕最大的一个。老大虽然情商高,但是把怨恨埋在心里,虽然没有和父亲明着吵架,但是却用“冷暴力”的方式,使老父亲精神上很受折磨。老二人很能干,但是管不住老婆,只能配合老婆演双簧戏,夫妻二人和父母亲生活在一起,老二老婆的刀子嘴和小手腕,是导致父亲晚年生活痛苦的一个重要原因。老三智商高,情商也高,但是光说不做,口头革命派,动手能力差,正如老父亲倾诉的那样,如果自己亲自动手,早把空调装好了。兄弟四个加上四个儿媳妇,还有老伴,共同形成一种有形和无形的压力,使老父亲心理上痛苦不堪。
少来夫妻老来伴,按理来说,老夫老妻应该互相照顾才对,但是文中的老爷子,却夫妻关系冷淡,60岁之后就开始分床睡,白天各自忙,晚上也不在一起说个知心话,缺少情感和信息的交流,使得子女有机可乘,老伴的情感其实已经倾斜在儿孙辈身上,忽略了对老公的照顾,也间接地造成了老爷子的痛苦。在中国,有很多老太太,只爱儿子和孙子,不爱老公,有的家庭却是老爷子在外面胡整,不照顾家里的老太太,老夫老妻若有一方责任缺失,都会导致另一方缺少最亲密的生活照顾和精神抚慰,是一个看不见却实际存在的家庭问题。
传统婚礼仪式,一拜天地,二拜父母,然后夫妻对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礼仪是人们经过无数次社会生活实践总结出来的最大公约数,这个公约数浓缩了人生幸福的黄金法则,如果我们一辈子都敬天礼地,尊敬父母,夫妻互敬,就会人际关系和谐,生活得开心,只可惜,很多人在结婚时,在众目睽睽下举行了婚礼,多年以后,只记得新婚那天的快乐和幸福,却忘了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人是精神动物,除了吃饱穿暖以外,还有精神需要。文中的老父亲,晚年儿孙满堂,丰衣足食,但是缺少感情的交流和精神抚慰,几个儿子和老伴都忽略了老人的精神需要,只有在医院做白内障手术那次,老三夫妻俩一下班就赶往医院,陪父亲聊天,直到熄灯,老人回想起来,觉得那是最享福的一段日子。为何在家里不觉得是享福,在医院里却觉得是享福呢?“你们忙工作,忙赚钱,就不能耽搁一下少赚几个,抽空过来看看我,陪陪我。”这句话,是对天下所有忙着追求功名利禄的子女说的。
本文形象直观地展示了一个四世同堂家庭中的爱恨纠葛,重点展示了老一辈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恩怨矛盾。家庭矛盾人人都会遇到,也都有很多故事可讲,但是,我们却很少看到写得特别好的家庭故事。一方面是家太现实了,很多人不愿去直面家庭生活中的丑陋,也不愿去揭伤疤;另一方面,很多人不知道家庭生活怎样下笔,写风花雪月还行,一写家庭生活,不是过于理想化,就是俗不可耐。本文写得情真意切,不落俗套,其特点和技巧很多,略举几点:
第一,混合使用三种人称。采用第一人称,用老父亲的口吻,讲述自己的故事和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采用第二人称向老三倾诉,采用第三人称讲述其他人的故事,综合运用三种人称,这样既可以发挥每种人称叙事的优点,又可以克服每种人称叙事的缺点。莫言的小说里,也运用这种写作技巧。
第二,作者尝试采用车轮式结构,老父亲先挨着讲述家人共同吃过的苦,从老大讲到老小,四个儿子讲完后,又来第二轮,从老大到老小,挨着数说他们的是非。一方面反映出老人内心有说不完的话,有诉不完的苦,一方面也从某种程度上隐喻生活像车轮一样转了一圈又一圈,人生故事像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又一茬。从说话技巧上来说,第一轮,先承认大家吃过的苦,第二轮,对几个儿子挨着进行批评,这样也容易被子女接受,也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第三,文中吸收地道、鲜活的农民语言,格言、谚语、俚语顺手拈来,既符合人物身份和语境,又蕴含着朴素的道理。农民不善讲大道理,但是他们却善于在日常生活处感悟出一些道理来。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却无,人人都会遇到的家庭生活矛盾,经作者的妙手,写得惟妙惟肖,活灵活现,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本文可以看出作者的语言功底之强。
第四,叙述、抒情、议论相结合,情理交融。读者在阅读文中故事的同时,
会不自觉地反思自己。一篇好的作品,不仅仅是作品自身的完美,若能喚醒读者心中的某种感情,某种联想和记忆,某种人生的感悟,那样最好不过了。情理交融的文章,才能达到这种效果。
第五,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打动人心。文中巧妙地使用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把他们过去吃过的苦,和子女们怎样对待老人写得活灵活现,几个儿子、儿媳各不相同的个性和对待老人的不同方式与心态跃然纸上。
遗憾的是,老父亲虽然有过对人生的思考,也觉得心有愧疚,但是并没有觉醒。他既不明白人生的意义,也不明白有些问题是自己本身造成的。例如:他很爱面子,敏感、多疑,这样加重了原本就很复杂的家庭矛盾。老大一家上门来拜年,他觉得老大认的是他亲生的妈,是在城里有了出息的老三,是老二老小两个免费的帮工,这就是老人的不对了,可能是老人自己想多了,老大未必就是那样想的,作为读者很难接受老父亲的那种想法。老婆不让他抽烟、喝酒,是为他好,本身并没有错。既然吃饭想坐上座,却缺乏坐上座的那种胸怀和气度。老父亲临终前,若能反思批评一下自己性格中的缺点,也许对活着的人会更有启发意义。
美中不足的是,文中很少写老人与孙子辈之间的事,似乎有点不符合老年人的心理。文章的结尾,老人希望下辈子父子之间的关系不是这样的,那么,好的父子关系应该是怎样的呢?与其把希望寄托在虚幻的来生,还不如希望孙子辈与他们父辈的关系有所改变。
浅陋之见,敬请批评指正!
责任编辑频阳子
作者简介:刘新民(1978—),男,汉中洋县人,西安财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