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与解构:“男性向”网络小说改编剧分析

2020-08-28吕志文

艺海 2020年7期

吕志文

〔摘 要〕网络小说是一种以受众为导向的文学形式,能够精准地把握受众的心理和市场的脉络,以此为基础改编成的电视剧能够做到低成本、高回报。本文试着以男性的角度即“男性向”来分析网络小说改编剧的特点。

〔关键词〕网絡小说;改编剧;男性向

一、“男性向”网络小说改编剧定义

随着互联网越来越部落化。各种网站社区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网民对网络社区的要求也越来越具体、深入。网络社区类型化、功能不断细分是一个整体趋势,因此网络小说网站也为迎合各自受众的口味开始细分。“男性向”源自日本ACG文化,特指以男性为消费对象的影视、动漫、游戏类型,“男性向”是根据读者性别分类的结果,当然这个“性别”并不仅仅是生物学上的术语,更多的是作为一个更具有心理学意义和文化意义的词汇,指的是社会性别的构建。因此网站根据社会主流话语构建的性别形象和性别关系,以此来定位不同性别的阅读兴趣,比如市面上比较主流的网络小说网站“纵横小说”就分为“男生”频道和“女生”频道。男生频道大多数是玄幻、战争、都市类小说,侧重于对力量的掌握和对幻想世界的征服。核心“爽点”就是“升级”“打怪”“反抗一切”,大多是玄幻修真类小说。这类小说在改编成电视剧的时候,往往会在保留原著里大部分的世界观和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增加一定的感情戏。

二、“男性向”网络小说改编剧特点

(一) 构建虚构世界 满足男性幻想

就传统小说或故事属于所叙述或被叙述的部分,这个部分由事件以及与之相关联的因素构成,其中核心部分是事件。就“男性向”网络小说来看,他们的核心事件大部分是“套路”写法,这种套路可以最大化地保障网络小说娱乐化的功能。比如小说世界观的设定一般虚构的,是一种完全幻想出来的世界。这种虚构世界的设定,能够更好地表达男性的诉求,满足男性的欲望。而且这不仅仅是欲望满足空间,更是人类的意义探讨的折射空间。很多当下男性面临的困境、遇到的问题被放在具有不同的世界观和世界设定的虚拟世界来讨论,这样没有现实诸多因素限制,能够更有深度地讨论道德、信仰、爱与秩序等话题。而影视剧中意象化符号的表达是推动影片故事发展和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网络小说改编剧中,这些要素都基本上被保留下来。

首先是修真小说改编剧,这类小说改编剧往往结合中国传统志怪神话背景,或吸收外国神话元素。这种世界设定方法能够让男性在一部剧中体会到不同的文化带来的碰撞感。比如热播剧《将夜》,塑造了一批以儒家人物为原型的人物形象。而2019年比较火热的网络小说改编剧《斗破苍穹》和《武动乾坤》都是比较典型的根据自己的需要来构造世界的“玄幻小说”。《斗破苍穹》里的世界完全颠倒自然世界和社会世界的秩序。把世界等级化、抽象化、数目化。主角越级打败高等级对手获得快感。不止一次地营造实力崇拜折射的就是现实社会里对现实权力的渴望和崇拜,这种改编剧能够让男性脱离现实的牢笼,在这个作者营造的第二世界里忘却现实的痛苦,得到短暂的解放。

(二) 解构为公路片 传达男性困惑

网络的发展拉近了艺术与生活的距离,审美消费化现象严重。他们享受快节奏的消费文化,对网络上的碎片化信息十分热衷。网络小说作为一种快节奏的消费文化。阅读的男性大多数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一代,会关注自身,关注存在的意义,但同时他们自身的价值实现会受到很多制约,在个人理想与外部环境双重重压下苦苦周旋,随之而来的是令人窒息的生存焦虑。他们必须在现实世界中被驯服,所以需要在网络剧中宣泄自己的情感。情感是网络话题事件的根本动力,网络事件之所以能形成大规模网络动员,其根本原因在于传播了网民情绪,并调动起他们情感背后的力量。读者们在网络小说里投射自己“过剩的精力与意志”,对网络小说改编剧进行关照,从而得到审美的领悟与心灵的愉悦,实现对宇宙与生命本体的观照,这个关照的过程就是一种成长。读者们在阅读、观看的旅程中,在“路上”出发、寻找、迷茫、困惑。

公路片通常指电影的叙事发展是以一段旅程为背景,电影的主人公在占电影绝对篇幅的公路旅行情节中,完成生命体验、思想变化、性格塑造,产生一系列的戏剧冲突。或者与自我的、与别人的心灵进行交流。今何在的《悟空传》也可以算作是这样一部公路片,它脱胎于传统文学《西游记》,借助《西游记》的外壳写自己的故事,这一借用有很好的语境空白,把西游故事解构,遵循原作基本设定写出不一样的取经故事。整部剧是师徒五人的“问心”路程,就一个主题——在路上。五人取经各怀心思,最终悲剧收场,全篇用荒诞滑稽的话语来讨论“反抗”与“秩序”的悖论关系。由叛逆到妥协,由妥协到屈服,最终被社会所摧残蹂躏,屈服于封建社会固有的统治秩序。

三、对于网络小说改编剧的反思

新媒体虽然极大满足了受众的信息需求和参与热情,激发了受众的创造力,但也导致信息的碎片化,受众媒介素养变得越来越低下,评判标准也变得越来越模糊。网络小说改编剧已经成为一个流水线,在这智能流水线上,影像的“光晕”正在被海量的信息生产与消费所吞噬,个人意志与审美心胸逐渐破灭,开始追求各种刺激和猎奇心理。因此很多网络小说改编剧为迎合读者的低级趣味,充斥着暴力、色情等极端内容。移动互联网环境中的信息生产与传播本身就是弥散性的,极有可能导致信息丧失整体性及与各部分之间的关联性,直接体现为网络语言的随意性、非理性和多元性。改编剧往往保留这些元素甚至变本加厉地在这些元素上增加新的信息,比如情感线。“男性向”的网络小说一般只有一个主角一条主线。但是到了影视剧中往往会在主线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原本不存在的感情线,宣扬三角恋等并以此为卖点。

结 语

摄影技术的产生,实现了对图像复制的真实再现,艺术的复制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超越了绘画对于图像的再现。影视剧文明的产生是摄影摄像技术的发展必然结果。网络小说改编剧的出现兼具通俗性和艺术性。而电视、网络剧这种媒介形式能够将一系列严肃的新闻、政治、教育变得娱乐化。受众观看电视剧本身就是为了获得感官上愉悦的满足。从“男性向”的角度来说,“反抗”“解构”“文艺范”“练级”是关键词,他们反抗着这个社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解构故事。在某些“科层制”的重压下,男生通过这些网络小说改编剧来对自身所受压力进行一种精神想象的“胜利”。

(责任编辑:翁婷皓)

参考文献:

[1]李越,吴斯,冯广圣.UGC视角下的网络社区内容分层管理个案研究——以站酷社区为例[J].东南传播,2019(07):121-123.

[2]朱克迎.人物纪实类网络短视频和人物通讯的叙事学比较[J].大众文艺,2019(07):169.

[3]曹青云.解读《水形物语》的意象化表达及主旨内涵[J].艺术评鉴,2019(14):153-154.

[4]刘露,陈昱洁.网络时代青年群体的审美异化研究[J].大众文艺,2018(16):225-226.

[5]朱霜.国内情感传播研究的范式演进[J].今传媒,2018,26(03):74-76.

[6]周碧琬,王全权.论宗炳“澄怀味象”的生态美学思想[J].广西社会科学,2018(03):66-70

[7]冯广圣.“六度”:报媒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基石[J].文化与传播,2018,7(04):65-69.

[8]卫欣.瞬间即永恒:微影像的审美困顿及经典重构[J].当代电视,2019(08):94-99.

[9]秦阳,万丽唯,潘瑜.使用与满足视角下的网络语言低龄化现象探究[J].新闻知识,2019(02):39-42.

[10]张瑜,卫欣.网络微影像:互联网时代的影像新形态[J].东南传播,2018(10):105-107.

[11]刘露,王全权.艺术与媒介:后技术时代的审美嬗变[J].美与时代(下),2017(11):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