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时代推进高职院校学生青年志愿服务发展的机制建设

2020-08-28邓亚娟卢艳张顺锋魏龙国

西部论丛 2020年9期
关键词:机制建设身份认同高职院校

邓亚娟 卢艳 张顺锋 魏龙国

摘 要:当前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大多由学校团委负责,行政吸纳志愿服务特征明显,被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志愿服务主题及内容陈旧、单一,组织形式僵化,学生大多是从规范意义层面完成志愿服务活动,个人主体性缺失。学生青年志愿者培训工作不规范,减少了志愿者基于志愿活动的学习获得效应。激励机制不合理、不科学,未考虑到激励实施的现实延展意外效应。适应学生青年志愿服务较强意愿和较高积极性的客观现实,创新推进新时代高职院校青年志愿活动跨越式发展。思想上高度重视,提升学生青年志愿服务发展的定位层次。发扬志愿精神,培育志愿服务型校园文化氛围。建立校政社三方联动机制,扩展学生青年志愿服务空间。志愿服务信息共建共享,实施志愿服务信息化工程建设。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确立志愿者身份认同。多措并举,多方协力,使志愿者以志愿服务为荣,积极建构认同志愿者身份,自觉践行并光大志愿精神。

关键词:高职院校;青年志愿服务;身份认同;机制建设

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要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组成部分的青年志愿服务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青年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青年一代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上。[1]世界各国志愿服务的共同特点是大学生参与度比较高,大学生志愿者数量和服务质量的提升,是各国志愿服务取得成功的共同经验[2]。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创新推动高职院校青年志愿服务快速发展,培养更多有时代担当的大国工匠。学生在志愿服务中践行技能、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体验人生价值。反过来,志愿服务活动承载志愿精神,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其社会责任感,引领社会进步。看似“小小”的志愿服务,却蕴藏着巨大的教育引导功效。

一、当前高职院校学生青年志愿活动发展现状

服务学院整个思想政治工作大局,志愿服务被作为一个重要工作抓手。组织管理者出于对学生人身安全隐患忧虑,主动开展工作意愿受阻。同时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并非学院核心工作,导致志愿服务工作处于边缘地位。创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费钱费力费时,整个过程繁琐,条条框框规范要求较多,还可能因组织活动开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而惹出大麻烦,所以学院组织管理者也缺乏主动开创志愿服务工作新局面的内生动力。大多数院校的志愿服务内容陈旧、主题单一、形式僵化,如城市交通引导员、看望福利院老人等,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国家及社会层面“下乡支教”类志愿项目得到学生们追捧,值得关注和深入研究。高职院校学生志愿参与积极性较高,愿意将学习之外时间拿出来与大家一起做有意义的事情。

当前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大多由学校团委负责,行政吸纳志愿服务特征明显。不管是学校层面的志愿项目,还是院系层面的志愿活动,以及学生社团活动,都嵌入在行政管理中。将志愿服务参加情况作为构件,成为学生评奖评优评先进和入党人员选择的必要条件。一旦捆绑操作后,就势必损害志愿者的自愿属性,加剧已经存在的志愿服务功利化特征。志愿服务是指不以获取任何报酬为目的,自愿贡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为社会和他人提供各种服务的工作[3]。缺失自愿属性的志愿服务,就可能在虚假的志愿服务繁荣中葬送志愿事业。

二、当前高职院校学生青年志愿活动发展存在的问题

结合文献资料和实际调研发现,高职院校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发展中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第一,志愿服务偏于行政范围内管制开展,被学校行政力量吸纳,成为组织管理学生的工作手段,志愿服务被重视不够,处于学生工作中的边缘地位。将志愿服务与评优和入党相联系,进一步弱化了志愿服务的独立性。管制思维主导学生青年志愿服务开展,怕出事逻辑抑制阻碍志愿服务的申请、组织及实施。

第二,志愿服务主题及内容陈旧、单一,组织形式僵化,志愿活动项目主题较少基于并满足学生兴趣与关切,参与学生大多缺乏选择性和主动性,更多是从规范意义层面完成志愿服务活动。“天桥文明志愿者”活动更多成为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一次经历,而且更多是台账簿记统计意义层面,我可以告诉我自己我已经参加并完成了这么一个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志愿服务次数的重要性高于志愿活动内容,严重损害志愿服务的效用。其实,任何志愿服务活动都有其现实意义,但是,从学生发展来讲,不同的志愿服务活动所能带给社会和学生自身的效益还是有比较大的差别的。“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中学生的效能感就比较好,给当地带来的改变也很明显。青年志愿活动主题和内容的专业性不够,不太符合高职学生的内在需求。活动主题和内容大多为无偿献血、社区卫生、助残尊老爱幼、城市文明倡导等,工作内容单调、简单,且大多可以个人方式日常进行,如果由院校以志愿服务组织载体形式来执行,可能会带来志愿服务搞形式、走过场的偏差认知。再以帮助孤寡老人志愿活动为例,小学生、中学生、高职生、本科生不同阶段学生等都有开展,且组织形式、服务内容、规范要求基本相一致,这损伤了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一定程度上将现代志愿服务事业狭隘化,一说起志愿服務,就等同于爱老助老。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整体脱节,不利于通过志愿服务提高志愿者知识能力和技能生成。

第三,或者志愿者培训工作缺失,或者志愿者培训工作流于形式,或将培训内容转化为安全规范要求,降低了志愿服务含金量和学习效应。美国高校对志愿者进行培训的直接目的,是增强志愿者对志愿服务组织的了解,提高志愿者的服务技能。培训过程多元化、个性化,培训者力图通过积极引导,使参与者都有收获,既促使志愿者真正成为志愿服务团队的一部分,更好掌握服务基本技能,又使志愿者更好地胜任志愿者角色,增强他们对组织的归属感和对公众的责任心。[4]志愿者培训工作尤其关键,一方面通过培训实现志愿服务主体的能力提升,拓展知识,开阔眼界,另一方面通过培训提高志愿服务的专业化水平,这将有利于志愿服务的长远发展。拿学生走访福利院志愿活动为例,培训的重点是老龄社会知识、康护技术等,而不能单单将走访福利院理解为送东西、献爱心,以及帮助他们打扫卫生和整理房屋等。

第四,激励机制不合理、不科学,未关注志愿活动激励机制的现实延展效应。一般院校都将志愿服务与学生评价评优结合起来,导致有意欲参加评奖评优秀学生的,必须想尽办法参加足够合规范要求的志愿服务数量,而放弃学习或不愿学习的学生,干脆就不参与志愿服务。志愿服务成为优秀学生的标准配置,使志愿服务成为形式化规范要求,而无法彰显志愿服务实质精神,学生参加志愿服务也不能更好地发挥活动本身的道德提升作用,而成为想获得优秀学生评价学生不得不参加的“自愿”志愿服务。

上面的这些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与我国整体志愿服务发展水平及发展所处社会经济大环境有必然联系,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根本解决。

三、推进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青年志愿活动跨越式发展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同处新时代的中国高职院校也步入高质量快速发展时期,培养学生以学习学业及技能为本的基础上,更要突出学生自觉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并将其融入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之中,这也有利于新时代学生的心理健康。原子化的个体在志愿服务中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推动点滴社会进步,本身就是一种心理建设过程。

1思想上高度重视,提升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发展定位层次

邓国胜[5]对中国志愿服务的分类和发展建议说明,适应中国行政引领志愿服务发展的现实,因势利导。首先,转变认识,将志愿服务纳入学校社会服务大的工作布局之中。其次,从团委下剥离出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发展组织管理工作职能,由学校党委下属宣传部门设立学生社会服务工作部机构,专门负责推进学生社会服务工作,其中主要工作内容之一为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具体工作可仍由校团委负责实施。由学校党委主导,学校宣布部规划,学校学生团委和学生工作处具体执行,有责任主体和执行主体,就保证了学生青年志愿服务事业的顺畅发展,就能够得到更多人、财、物等发展支撑力量。

志愿服务更多是实践性活动,需要由专人负责,给予专人以一定的自由权限,才能在实践层面进行积极创新,开创学生志愿服务发展的新局面。关于志愿服务及志愿者等相关概念,各个学者及研究机构都给出了不同的规范定义,梳理整理这些有代表性定义,可以给出志愿服务一些共性特征。从现实来看,我国青年志愿服务更多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关联,作为高校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与形式,承担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职能。因此创新志愿服务工作可以与创新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在实际工作开展中,将两项工作合并处置,使志愿服务活动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载体,以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讲话精神为学生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指导,两者相互促进,产生对学生更大的吸引力,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收获精神提升和实际能力提高益处。

同时,这也是解决志愿服务资源约束的办法,受限于资源尤其是资金倾斜不足限制,使相关管理者缺乏开展志愿服务的有效动力。将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发展工作上调更高一级学校管理机构负责,本身就是资源供给机制创新。学校层面的重视,除了给予资金倾斜之外,还可以发挥学校层面与其他机构和单位之间的横向联系,拓展志愿服务的领域和空间,使更多青年学生志愿者走出校园,在更多领域和不同空间提升自我,习得更多其它能力。纵向上学校层面也能够更加精准地领会志愿服务工作要求和接收开展志愿服务项目,推动更高层级志愿项目在学校学生中被落实实施。同时,学校层面还要注重使用舆论资源,利用学校层面的网络平台,发布信息,及时报道志愿服务活动状况,形成志愿服务氛围,扩大学校青年志愿服务者的存在感和社会影响力,让志愿精神和志愿服务品牌在学校生根发芽,成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发扬志愿精神,建设志愿服务的校园文化氛围

志愿服务活动有两个比较直接目标,即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和培养现代公民。以这两个目标来反观学校志愿服务活动,很显然地,发扬志愿精神和建设志愿服务的校园文化氛围就成为了高职院校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直接目标。物质发达是志愿服务的基础,但是志愿服务也离不开志愿精神支撑。根本上讲,志愿服务不仅仅是物质支援,更重要是爱心传递和互助友爱精神,而这种精神正是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儒家的仁义思想,就是当下志愿服务的文化来源之一。志愿服务型校园文化能够抵制市场竞争型文化的侵袭,使学生心怀爱心、关心他人,避免因过度强调竞争而导致的校园悲剧。“复旦大学投毒案”悲剧事件,以及被媒体曝光的因爱情导致自杀、他杀悲剧,都是典型地竞争型文化下自私个体囿于自身而不能“以他人为重”[6]伦理关怀缺失的症状。志愿精神的本质就是仁爱,“以他人为重”的伦理思维和充满情感力量的对他人的关心,这与学生的道德培养相一致,仅仅是侧重点不同,名辞不同而已。基于此,也可以说,志愿精神是中华文化在21世纪继续发挥作用的形式之一。志愿活动与志愿精神能够激发学生养成积極的人生态度,在服务他人、社会中升华自我认识境界[7]。

“标兵”引领示范机制能够在文化规范层面发挥对其他学生的行为引导作用,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志愿服务的共同行动有利于形成志愿服务文化氛围,而“标兵”引领也是吸引更多人参与志愿事业的重要机制。志愿服务标兵奖励单列出来,提高志愿服务标兵的含金量和指示引导作用,突出志愿精神的学校发展中的定位。志愿标兵的评选务必把严关口,保证志愿服务标兵实至名归,避免有人利用志愿标兵获得其它利益,损害志愿服务的正当性和独立性。

强化舆论宣传导向,对志愿服务活动及项目集中报道,详实分享活动信息,一方面使参与者获得自豪感,一方面引导其他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事业中来。舆论宣传要提高层次,除在学校层面宣传外,还应在更大媒体进行报道,一方面提升志愿者们的存在感和自我认同感,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和社会进步引领力,另一方面也能够聚集更多志愿资源,为志愿事业更大范围发展提供坚实资源支撑。

3建立校政社三方联动机制,创新开展学生青年志愿服务活动

校政社三方联动是创新青年志愿服务的重要机制和举措,一方面使学生志愿服务与社会需求有效对接,解决青年志愿服务存在的不足,即志愿服务缺乏与被服务的弱势群体有效结合的交点[8]。一方面可以从企业获取志愿服务活动所需资金,并为企业提供志愿服务。坚持学校与社会相统一,尤其是认识到学院与所在城市之间的文化生态关联,将学生培养的空间范围扩展至学院所在城市之中,既要使学生接受比较完整地学校教育,还要让学生在服务城市建设中体验到应用型技术的现实价值。坚持志愿服务活动主题内容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提升志愿服务活动对社会的效益和对志愿服务者的知识能力提升效用。重叠重复性简单地志愿服务活动可能会抑制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内在动力和追求,不利于志愿意识和志愿精神的建设。21世纪以来全球志愿服务事业快速发展,也与整个社会信息化进程相一致,学习型社会要求每一个人都要建立终生学习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模式,志愿服务就是一种自我学习的途径。通过参与各种自己感兴趣的志愿服务,完善充实习得各种能力素质。志愿服务的本质在于创新,通过一群志同道合有理想追求人士努力,创新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努力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不做现代社会的旁观者,要做美好社会的推动者。正是基于一群有理想追求的现代志愿者们,志愿精神才高高飘在市场经济大潮下的现代社会中,为稍显冷漠的现代社会送去人情的暖阳。

加强学生青年志愿者建设工作,与政府推动志愿项目有效衔接,通过公开、公平、公正选举筛查,让学生青年志愿者更多参与政府志愿服务项目。加强企业志愿者走进校园,为学生分享工作经验和志愿服务经历,扩展志愿事业范围。选拔优秀学生青年志愿者走进企业和政府机构内部,熟悉相关工作流程,明确学生学习方向和努力学习重点,辅助实现学生职业规划,使学生尽早确立现代城市公民身份认同。学校不仅是学习知识、提高技能的地方,也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平台,最大化发挥这一平台作用,志愿服务是当前的一个选择方向。

4信息共享,实施志愿服务信息化工程建设

当今社会,信息的力量越来越强大。当社会越来越个体化、同等化时,权威在被消解,而信息正在成为权威的核心。现代意义上的志愿服务和志愿者的另一个重要趋势是专业化[9],专业化要求信息化为技术支撑。第一,要做好志愿者信息化建设。当前,应结合现实情况,做好学生志愿者的信息采集和存储工作。每一学年可以以比较优质纸张形式将从事志愿服务较好学生的信息打印出来,写上肯定和鼓励话语并发放给他本人。同时,在学校公共区域以板报形式展出。信息的采集及存储,能够培育出志愿意识、志愿精神和志愿文化。被登记和被记录的区分效应,可以建立起青年志愿者的我群意识及身份认同。条件具备后应与国家志愿者信息网络相联结,实现志愿信息全国网络化。第二,志愿服务活动信息数字化、共享化,提高信息资源可及性,便于更多学生获知志愿活动信息,提高大家参与积极性,促进形成志愿服务文化氛围。各种媒体都在抢夺主体,信息超载,淹没人的主体。不是主体选择信息,而是信息媒介圈占主体。为了争夺学生,必须重视志愿活动信息的及时有效传递,用志愿活动信息包裹住学生,形成以学生主体为核心的信息差序格局,削弱其它类型信息对学生的包裹程度。第三,以简报形式,定期整理发布志愿服务开展情况。让同学们看到别人做了什么,反观自己又能够做什么。志愿服务的主体和内容本身就是一种知识,一种间接知识,能够发挥传递一种间接体验,扩大志愿服务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有很多学生关注并参与志愿服务,正是由于看到了其他学生参加志愿活动的信息报道和大量图片后,萌生了对志愿活动的兴趣,并最终参与志愿活动中来。第四,引导建立志愿者内部群,在群内分享相关信息,促进志愿者内群体形成,最终以形成志愿者家园为目标。志愿者一起前行,每一個志愿者并不孤单,大家都是新时代青年志愿者,进一步完成志愿者身份认同。

信息化工程建设应从学校实际出发,久久为功,做好学生青年志愿服务的记录和存储工作,为每一名志愿者保留一份相对完整准确地志愿档案。

5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确立志愿者身份认同

身份认同是现代社会的关键问题,这与现代社会深入发展的个体化趋势相一致[10]。奖惩不仅能够建立规范,而且在确立规范的同时,建构身份认同。通过志愿者的身份认同,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志愿精神,引导更多同学也加入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中来。

严格明确志愿者进入、退出条件,保证志愿服务自身严肃性。如何成为一名志愿者,成为志愿者之后,尤其要明确权利和义务,触犯规定要求的,就严格执行取消其志愿者资格规范,一切要以章程规范为行为根据。

以荣誉象征性表彰为主,以物质性奖励为辅,这符合志愿服务无偿性规范。参加志愿服务的志愿者的服务状况必须保证真实可信,避免浑水摸鱼、走过场。一定程度剥离志愿服务与学生评奖评优等其它事项间捆绑式操作,避免志愿服务被等同于硬生生的数字量化,比如志愿服务以小时计数。志愿服务的本质是志愿精神,而非通过志愿服务达到其它目标,志愿服务本身就是目的。可以在适当场合,当着全校学生的面,由校长亲自为本年度志愿服务之星颁发奖状,并与校长握手合照,提高领奖者的精神满足感。当遇到城市有大型活动需要青年志愿者时,优先推荐这些优秀志愿者参加。

通过以上努力,使志愿者以志愿服务为荣,明确志愿者身份,自觉践行志愿精神,传播爱心,做城市文明市民。

注 释

[1] 《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2013年5月4日),《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280页

[2] 曾雅丽.比较视角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制度化与专业化[J].高等教育研究,2012年03期,71-79

[3] 胡凯,杨欣.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思想教育研究,2010(02)

[4] 曾雅丽.比较视角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制度化与专业化[J].高等教育研究,2012年03期,71-79

[5] 邓国胜.中国志愿服务发展的模式[J].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02期,108-110

[6] 梁漱溟.人心与人生[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10

[7] 穆青.如何理解志愿服务与志愿精神[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9-12

[8] 邓国胜.中国志愿服务发展的模式[J].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02期,108-110

[9] 穆青.如何理解志愿服务与志愿精神[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9-12

[10] 刘少杰.网络化时代社会认同的深刻变迁[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62-70

参考文献

[1] 《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2013年5月4日),《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280页.

[2] 曾雅丽.比较视角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制度化与专业化[J].高等教育研究,2012年03期,71-79.

[3] 胡凯,杨欣.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思想教育研究,2010(02).

[4] 邓国胜.中国志愿服务发展的模式[J].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02期,108-110.

[5] 梁漱溟.人心与人生[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10.

[6] 穆青.如何理解志愿服务与志愿精神[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9-12.

[7] 邓国胜.《中国志愿服务发展的模式》,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02期,108-110.

作者简介:邓亚娟(1985-11-),女,湖南株洲,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志愿者服务、建筑装饰设计。

猜你喜欢

机制建设身份认同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兼职教师校企合作机制建设探析
如何加强高校学生组织机制管理的建设
浅析如何做好民生检察服务热线工作
布尔加科夫戏剧创作与身份认同
在性爱中找寻自我
冯小刚电影中的城市空间与身份认同
从后殖民主义解读《藻海无边》中安托瓦内特的身份认同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