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法律风险分析及对策
2020-08-28于镇
于镇
摘 要:“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和国家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和风险。几年来,这一战略的成效显著但是不可避免的也出现了损失惨重甚至投资失败的案例。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多达65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法律法规、社会习俗、文化有着巨大的差异,这就给投资者带来了各种风险,其中法律风险已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过程中遭遇的风险的主流。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需面临的重大法律风险,提出防范法律风险的可行性措施,力图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增强信心,规避风险,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扫清障碍。
关键词:“一带一路”;对外投资;法律风险
“一带一路”倡议的构想不仅欢迎国外的企业来华进行投资与建设即“引进来”,而且也鼓励我国的企业加大对国外的投资,参与其他国家的建设与发展即“走出去”。这一伟大战略构想的提出,为世界经济的蓬勃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是同时也为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带一路”沿线的六十五个国家和地区由于政治制度、历史文化、社会习俗、法律规制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在推动企业“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同时,会遭遇到各种风险,这些风险将会造成企业发展与进步的壁垒,阻碍投资的顺利进行,最终将会对“一带一路”建设产生负面的影响。
一、东道国潜在的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往往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与经营风险、文化风险相伴而产生。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涉及的法律风险纷繁复杂,在各个层次、多个方面都面临着法律风险。中国企业在对外投资的过程中,受到东道国政治因素的影响,引发的法律风险主要包括征收风险与战争风险,具体来讲就是东道国政府的变动和干预、简介征收、战争和内乱等。我国企业在对外投资的过程中面临着东道国违反合同约定的情况层出不穷,投资地的政府经常借各种理由无限期延长项目的建设时间甚至被永久的搁置,这对与中国企业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二、中国企业自身存在的法律风险
“一带一路”的战略事实上是由中国政府倡议下,各国政府的积极参与与响应,各个国家企业共同建设共同参与的交流平台。“一带一路”战略的构想涉及到经济、文化、政治、地区安全多个方面,但是就目前来看经济发展是这一战略的重中之重。经济的主体就是企业。所以中国企业的实力和态度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领路人,中国企业的形象直接影响着这一构想的发展和实现。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如今我国企业法律意识不强,社会责任感有待提高等重要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一带一路”向前推进,这不仅会对企业自身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也会对整个中国企业的整体形象,以及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起着负面的影响。
针对企业投资者自身造成的法律风险,我们不得不提的就是企业对于投资东道国的法律认识不清,了解不够。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经济政策、政治制度、法律规定、社会习俗以及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差异,我国企业在对外投资过程中遭遇了不少的挫折。我国企业出现问题的背后就是投资过程中对于法律制度和政策认识具有滞后性,总是等到问题爆发出来后,才去补救性的了解,并没有在之前就对其进行了针对性的了解与安排。基础社会建设是我国对外投资的主要业务之一。东道国的政策也是影响基础设施投资的重中之重。但是我国对于目标国家的政策以及社会文化的了解程度有待于大大的增强。对其了解的关键就在于要对东道国的相关信息进行深度的调查。国内一些矿业公司被印度、哈萨克斯坦以及俄罗斯等国家的矿业资源所吸引,这些国家有着丰富的黄金和铜矿资源。但是企业在对其开采前夕并没有对目标国家的相关政策有着全面且深层次的了解,在对资源进行开采过后,才发现东道国有着明确的法律规定即开采出来的矿产必须进行进一步的加工才能进行出口。这就对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国有企业或者国有控股的企业是对外投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在东道国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他们所占的比例相当的高。企业在对外投资参与到目标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之中,会对自己定位的问题产生一定的偏差。东道国政府在与中国企业达成的特许经营协议的项目上,中国企业总是认为自己服务的对象仅仅是当地的政府,忽视了对本地的文化、利益团体以及社会公众看法的了解。国有企业很容易触碰到目标国家的敏感的政治问题与法律问题,并且企業在海外投资过程中社会责任意识明显的不强,对于某些信息的披露问题没有做好,很容易滋生出社会问题,最终影响项目的进行,导致企业财产损失。
三、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法律风险的应对措施
中国对外投资存在着法律体系不健全、立法位阶较低、监管机制缺失、保险制度落后等诸多问题,建立一个健全并且有效的海外投资规制的法律体系是在防范对外投资法律风险的立法基础。国家权力机关需要尽快的制定海外投资的有关法律,健全海外投资规制的法律体系。通过制定《海外投资保险法》、《海外投资外汇法》、《海外投资税收法》等引导中国企业在海外健康合法的从事投资建设活动,规避各类法律风险。再者就是要建立海外投资保险制度,保险企业按照保险法的有关规定,根据基本的商业规则来具体承担海外投资的保险业务。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建立,也有利于增强企业进行海外投资的信心。
事实上,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法律制度、政治政策、社会习俗、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巨大差异,企业在对外投资的过程中所要了解的法律法规的数量是爆炸式的。从投资准入制度来讲,各国有着自己的一套投资准入制度,即使是政策相对宽松的国家,在涉及的公共基础设施的建立上也有着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和投资限制。有相当一部分国家为了本国经济的发展,在法律体系中对境外投资做了限制性的规定。这些限制性规定在无形中对我国企业走出去设置了一层层的壁垒。从这些来看,企业对外投资前进行法律风险的尽职调查是何等的重要。法律风险的尽职调查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被投资国家的前置审批程序和其他相关项目涉及的程序;投资项目是否符合我国的法律规定;目标公司或者合作公司是否存在着法律风险;被投资国家的投资风险,是否适合投资;投资项目是否牵涉到目标国家的反对势力等等。
四、结论
“一带一路”建设既为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腾飞带来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挑战。近年来,我国企业在境外投资中遭遇法律难题的案子层出不穷,更有甚者企业因此遭受灭顶之灾。这一结果的原因就在于中国企业法律意识不强、国外法律环境的恶劣以及国内法律环境的制约。防范对外投资的法律风险不是单单靠个别的企业或者政府部门就可以做到的,这一工作需要通力合作,共同努力。国家权力机关需要逐步完善企业对外投资的有关法律法规,企业需要增强法律意识,引进复合型、高素质的法律工作人才,同时也需要拥有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 陈菲琼,钟芳芳.中国海外直接投资政治风险预警系统研究[J].浙江大学学,2012(1):87—99.
[2] 张明.直面“一带一路”的六大风险[J].国际经济评论2015(4):38—44.
[3] 朱兴龙: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及防范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16.
[4] 孙堃:“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法律风险[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8(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