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音乐之“重”
2020-08-28王扶醉
王扶醉
〔摘 要〕 本课题主要研究现今人们对轻音乐与传统交响曲看法的异同,旨在通过对轻音乐本身、轻音乐的创作,以及受众群体的主观感受多角度分析,找出当下人们对轻音乐侧重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帮助音乐欣赏者更好地感受和接受这两种音乐在情感表达上的差异,提高音乐鉴赏者本身的音乐素养和鉴赏水平。
〔关键词〕轻音乐;交响乐;音乐鉴赏;轻音乐结构
轻音乐是现今社会中被广泛接受的一种音乐形式,得益于它优美舒缓的节奏以及突出的旋律主题,我们能常在咖啡厅、图书馆等一些公共场所听到这种音乐。如今的轻音乐已经成为陶冶情操、培养品格、增强意志的代名词。同时,古典乐曲如优美舒缓的钢琴小品或风格轻快的小提琴协奏曲,也深受听众的喜爱。笔者认为,即使二者具有类似的功能,但音乐本身的结构、音乐创作初衷以及听众主观的感受都有着截然不同的差异。
一、轻音乐的音乐语言之“重”
音乐语言也被称为音乐构成的基本要素,即基于音乐自身而言的旋律线,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色等。轻音乐的音乐语言之“重”主要集中在其特定的旋律性、节奏性和音色的独特性,笔者在以下分别阐述:
1.轻音乐重“单一旋律、特定主题”
轻音乐的旋律性很强,只要听一遍便能牢记于心,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轻音乐的曲时较短,主题表达明确且重复。
现代艺术家雅尼的一首轻音乐《夜莺》中的副歌旋律在短短5分43秒的乐曲中反反复复出现了13次之多,其中包括了前、中、后三次高潮部分。在这首富有时代气息的抒情歌曲中,作曲家雅尼利用单二段体式的曲式結构,通过不断的“再现主题”来充斥整个乐曲。与之相同曲式的还有班得瑞的《雪之梦》《童年》等。这种结构是如今轻音乐所普遍采用的,其旋律贯穿于乐曲始终,让人听后难以忘怀。
反观交响乐曲,由于其是一种多乐章的音乐套曲,经过快板、慢板、缓版、舞曲等模式的应用,其表达的不只是一种旋律或一种主题。以大家耳熟能详的德沃夏克e小调第九交响曲Op.95《自新大陆》来说,其四个乐章每个乐章都表达了不同的旋律和副主题,乐曲的延续性强,中心主题的两个动机在其基础上衍生出多种变化形态。这种音乐形态的变化容易让普通听众,特别是没有经过专业音乐训练的普通听众感到难以抓住音乐的主题。
在此对比之下,拥有单一的旋律性和特定主题的轻音乐对普通大众来说更为通俗,更为易懂。在很多人接受不了古典音乐复杂旋律结构的情况下,轻音乐便顺其自然成了人们的首选。
2.轻音乐重“快节奏”
我们不难发现,一首完整的拥有四个乐章的交响乐曲普遍时长约为40分钟左右,一首完整的小提琴协奏曲或钢琴协奏曲的时长也普遍超过了30分钟。而纵观现今的各类轻音乐,时长大约都在5分钟左右。
笔者在之前已经提及轻音乐的结构发展非常迅速,没有如同交响乐一般过度拖沓的“引子”,也没有烘托气氛的“显示部”来联结最终的“展开部”主题。由于想要表达的情感和主题较为单一,轻音乐的节奏也十分快。笔者认为这里的节奏快可以从两方面进行理解。首先,节奏本身快,指的是轻音乐的节拍快,音符跳跃性强、整体感受轻快有张力。日本知名的作曲家和演奏家久石让的轻音乐就具有这一类特征。其《Summer》一曲描述的是初夏的情景,音乐整体节奏快、节奏感强,并且由于是通过钢琴这一乐曲进行演奏,乐曲开头部分运用了“跳音”的钢琴演奏技巧,使整个乐曲节奏轻快也不失张力。知名的钢琴演奏家马克西姆在钢琴曲《克罗地亚狂想曲》中更是通过运用大量的16分音符来营造一种轻快轻松的节奏氛围。其次,节奏发展快,指的是主旋律的出现快。班得瑞在《安妮的仙境》的开头第一秒便引入了舒缓的主旋律,让听众可以瞬间进入作者想要带来的意境中。
然而,这种“快节奏”在交响乐曲中整篇出现几乎是不可能的,由于一首完整的交响乐曲通常都由“引子+显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尾声”这几大块展开且坐拥四大乐章。一来其节奏进展大多遵循“动机式发展”循序渐进,较为缓慢,二来其“快板”乐章不可能存在于全部的四个乐章中。我们可以在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Op.14中体会到,作者在第一乐章中,缓慢的引子之后出现了在C大调上的代表恋人的主部主题,接着立即出现了在G大调上的所谓第二主题,中间两个展开部逐步展开发展这两个主题,而仅仅是这个阶段就用时超过了10分钟之久。
古典交响乐是通过乐曲的缓慢发展而构建一幅庞大的宏图,轻音乐则相对而言更加“开门见山”,通过快速抛出主题,引入旋律,使得整个乐曲结构相对清晰明了,使得听众能很轻松地进入乐曲所构建的意境。
3.轻音乐重“独特的音色”
交响乐曲所用的乐器数量和人数应该是所有的音乐种类中最多的,在马勒降E大调《第八交响曲》中,由于其编制过于庞大,需要千人演奏演唱,也被后世称为《千人交响曲》。但对于轻音乐,其音乐语言的特色并不在多,也不在广泛,由于轻音乐对乐器等音色的选择不受限制,许多作曲家都利用一些新颖的乐器来演奏适合自己音乐主题的乐曲,笔者认为,轻音乐的音色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轻音乐这种独特的艺术美感常表现在:艺术家们在乐曲中使用一些交响乐队不常用的民间乐器,如吉他、曼陀铃、二胡、琵琶等乐器来演奏主旋律,以此来营造一种温馨、浪漫的音乐情调;在乐曲中使用一些极富民族、民间特色的打击乐器,以造成视觉感官上的冲击;加入有词或无词的人声来烘托特殊的音乐氛围。
相信大家都看过《哈里波特》系列电影,其中的一首轻音乐,也是整个电影的主题曲《Hedwigs Theme》的音色就极具这一特点。配乐大师John Williams为了营造出一种魔幻的氛围,在乐曲的开头特地选用了古典时期的钢片琴,这种乐器能发出很强共鸣、回响,为《哈里波特》系列画龙点睛。
另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乐曲是日本音乐人宗次郎的《故乡的原风景》一曲,其奥卡利那陶笛的美妙音色、回音相信至今都停留在听过的人心中。
纵观以上的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在如今喧嚣的世俗环境下,人们更重视快节奏,与其聆听结构段落发展较为复杂的交响乐曲,更多的人愿意接受一种特定明确的旋律。由于大多数人听音乐是为了放松身心,拓展思路,轻音乐华丽而不俗媚,浪漫而不轻浮,格调高雅,通俗易懂,韵味独特,雅俗共赏的音乐语言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
二、轻音乐的创作之“重”
对于轻音乐的谱写者来说,每一首曲子背后或有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或有一种自己对生活的期待,对世界的自我认识等等。轻音乐所表达的情感一定不是像交响乐那样宏大。轻音乐就像一个美女子,拥有着微妙细腻但浓厚的情感,诉说着一件能与听众产生共鸣的生活事件。
《卡农(D大调)》这首轻音乐的创作灵感源自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在心爱的女子芭芭拉自杀后的第2个月,帕赫贝尔坐在钢琴前强忍泪水,为死去的芭芭拉弹出了一首后来举世闻名的《卡农》。同样,在漫天星光的一天夜晚,忽然下起了一场大雨,让YIRUMA有感而发写下了《Kiss The Rain》一曲。这首曲子的亲切感很强,钢琴的每次敲击似乎就像雨滴一样落在心中,那样的轻柔,却又那么的清晰。
轻音乐对生活上的“重视”,使其情感表达更加贴近普通听众的接受范围,因此深受大家的喜爱。
三、轻音乐受众之“重”
如果说之前的几点都是轻音乐的客观因素的话,其对于听众的感受则是主观上的。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钱仁康曾用“轻便、轻松、轻快”来概括轻音乐给人带来的感受,可以说是相当形象而贴切的。轻便反映其对于听众的通俗性,它的旋律简洁,易学,易流传;轻松反映其对于听众的娱乐性,它的形式自由、和声悦耳动人,令人心旷神怡,能调解精神、消除疲劳、恢复体力;轻快则反映对听众的心理作用,旨在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感覺。F1赛车场的颁奖典礼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背景音乐,即在获奖的三位车手喷香槟的时候,一定要放比才的歌剧《卡门》序曲,因为这能营造出一种欢快的气氛,其通过生动辉煌的旋律、充满活力和热情的节奏、丰富巧妙的配乐带给台上车手以及台下的观众欢呼雀跃的感受。
电影《碟中谍5》中曾出现过一个画面,班纳在听着轻音乐的同时以飞一般的速度愉快工作,而这一首轻音乐便是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诙谐歌剧——著名音乐家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序曲。在这首乐曲中,莫扎特以一种轻松幽默的感性方式,向人们展示出歌剧的魅力。而这种轻松幽默即符合了轻音乐的构成要素,使得听众可以轻松愉悦地享受这一乐曲。
再让我们反观交响乐曲,以贝多芬的A大调《第七交响乐》第二乐章为例,这是一个2/4拍的小快板(Allegretto),但就音乐表现而言,这一乐章却绝不轻快,低音提琴的节奏搏动一直围绕着整个主题和后面的一组变奏。虽然这一乐章相当出名,但就其表达的悲伤和伤感程度而言,不能带给听众一种轻松愉悦的享受,沉闷的10分钟乐曲可能会成为部分普通听众的噩梦。
结 语
总体而言,轻音乐是衔接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的中间音乐,是现今人们既想要追求快节奏生活也想要静下心来陶冶情操的一种选择。但就其根本性质而言,轻音乐与古典交响乐曲有着天翻地覆的区别。在现今的社会中,轻音乐由于其独特的音色、欢快的节奏以及明朗优美的主题,人们对其接受度高,更容易理解其背后表达的意思,所以大众更偏向于通过聆听轻音乐来达到自我放松的状态。
(责任编辑:刘小红)
参考文献:
[1]王健健.浅析成就雅尼《夜莺》的几点因素.文艺评论,2011(01).
[2]谢嘉.分析德沃夏克《e小调第九交响曲》.西北民族大学,2016.
[3]赵芹.柏辽兹《幻想交响曲》对古典交响曲的创新与贡献.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6.
[4]王钢.轻音乐艺术特征、发展基本态势及展望.音乐教育与创作,2009.
[5]洪丕柱.轻音乐欣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6]李虻.歌剧《卡门》序曲音乐分析[J],2013(12).
[7]杨凤玲.轻音乐的神奇魅力.北方音乐,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