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数字人文的岭南文化传承创新初探

2020-08-28黎细玲

粤海风 2020年3期
关键词:数字人文岭南文化传承

黎细玲

摘要:岭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是华南地区传播最广泛的文化体系,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色和活力的地域文化之一,对中国近代发展影响深远。数字人文是近年学界研究的热点,研究应用日益广泛。岭南文化的开发传承拟引入数字人文技术,充分利用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文化价值,使岭南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始终保持着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数字人文 岭南文化 传承 创新

一、数字人文研究与实践

“数字人文”(Digital Humanities)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由意大利词典编纂学家、学者Roberto Busa等人提出,又称为计算人文(Computational Humanities)、数码人文等,同时也被定义为新型文化模型、新型学术模型及新型组织形式。它以文本挖掘、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人工智能、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充分利用人文知识开展跨学科研究、出版、传播及教学等活动。其目的不是为加速人文研究的步伐,而是为人文对象研究领域一成不变的问题提供新思路、新范式。[1] 笔者认同赵生辉、朱学芳的看法:数字人文是指围绕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特定研究对象知识本体的数字化保存和应用所进行相关信息资源采集、整合、服务、研究、教育等活动的总称,通过数字人文方法的弥补,促进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知识传播与创新[2]。

欧美国家开展数字人文研究与应用较早,如2012年意大利威尼斯大学与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合建数字人文项目——“威尼斯时光机”,它以威尼斯国家档案馆80公里的档案记录为基础,涵盖威尼斯1000多年历史,以大数据重构城市历史,创造一个大型开放式的研究和教育的服务平台。[3] 2011年,武汉大学成立中国第一个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台湾政治大学文学院、香港公开大学、南京大学先后成立数字人文研究机构。[4] 2016年5月,北京大学“数字人文建设与发展研究课题组”与哈佛大学“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CBDB)”项目组联合举办北京大学首届“数字人文论坛”,在历史学、语言文学和艺术学中应用进行深入探讨。[5] 2019年6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举办第一期“网络文化与数字媒介研究工作坊”,来自北美、中国大陆和台湾青年数字人文学者专家以“数字人文”话题为中心,对中国文学研究代表性个案和思路开展较深入研讨。[6] 2016年复旦大学图书馆完成2127余种8.8万页稿抄本数字化工作,结合CHGS古籍书目数据建成古代数字人文数据库,并提供网上服务。[7] 2016年以来,北京大学图书馆主持编撰《北京大学数字人文指南》,开辟“数字人文项目孵化器”专栏,以寻找合作者的方式去对接其他学科领域人员、课题或项目;利用数字设备提供实体馆藏与数字资源整合的展示服务平台。[8] 总言之,数字人文研究越来越受到学界重视,国内外大学、科研机构、政府部门等积极投入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应用前景日益广阔。

二、岭南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汉代岭南,以广信县为界。广信县位于今广东封开、广西梧州一带。据司马彪《续汉书·郡国志》记载:“县名广信者,谓初开粵地,宜广布恩信也。”“广信”之东就是广东,“广信”之西则为广西。广信具有三江交汇、四方辐辏的地理区位和便捷的交通优势,使中原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等在此融合,南越文化和海外文化经此向北、东、西传播。南下中原士人在此兴教办学,培育人才,宣扬儒家经典,从此,广信成为岭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9] 同时它成为海陆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交汇点,乃岭南地区至中原地区最早的交通枢纽。现封开县博物馆珍藏的国家一级保护文物——史前及汉唐文物,见证了岭南文化的发展里程。毋庸置疑,广信文化是岭南文化的源头。[10]

岭南是一个地理的概念,即五岭之南,五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广义的岭南包括现今广东、广西、海南、香港、澳门、福建、台湾7个省区以及湖南和江西部分地区。狭义的岭南指人文地理上的岭南,是指广东、广西、海南、香港、澳门5个省区。特别说明一下,道光二十一年(1841)以前的香港、光绪七年(1881)以前的澳门、1988年以前的海南均属于广东省。因此,人文地理上的岭南,大多时候指广东、广西两个省区。[11] 广东、广西文化同根,人缘相亲,民俗相近。[12]

岭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总体分为广东文化(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八桂文化及海南文化三大部分,成为华南地区传播最广泛的文化体系。[13] 从文献来说,涵盖学科广泛,涉及政治、社会科学、文学、历史、语言、艺术、医学、美学、音乐、戏剧、技艺、建筑、园林、风水、宗教、饮食等。岭南地灵人杰,以广东、广西为主要生活区域的岭南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本土文化,积累了巨大的文化资源和精神财富。

岭南人民受到“西学东渐”的影响,风气先开,敢为人先,开拓进取,坚韧务实,表现出浓厚的爱国情怀和强烈的民族意識,造就了岭南文化迥异于中原文化的精神。岭南文化厚积薄发,转弱为强,独树一帜,对中国近代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4] 岭南文化不断内化于人们心中,凝聚强大的力量,影响人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及行为方式,培植岭南人民的文化自信,并使这种自信转化为发展的动力。岭南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色和活力的地域文化之一,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15] 在新时代背景下,地区之间、国家之间文化交流合作日益频繁,借助数字人文技术,开发和传承岭南文化,不断创造更多优秀文化艺术作品,不但可以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而且可以通过文化产品向国内外消费者传播岭南文化精神,增强岭南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三、岭南文化传承与创新存在的问题

岭南文化资源丰富,数量庞大,类型众多,价值突出。岭南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近十多年,广东、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新业态进入蓬勃发展时期,各地政府和学界在岭南文化资源保护和挖掘方面下了大力气,取得了不少成果。然而,不可忽视岭南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存在的一些短板,主要有四点:

1. 保护与开发缺乏统一规划,各自为政

无论广东省,还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均缺乏系统的统一规划,没有明确的任务分解,两地之间、各级政府部门、各机构、各行业,各自为政,导致岭南文化开发和研究成果零散化、琐碎化,不免存在事倍功半之弊,未能以更大力度和更高的角度对岭南文化进行系统保护及深层次研究,导致不少地区文化资源没有得到有效保护。随着时间流逝和人类活动的频繁影响,地方特色资源不断流失,不少岭南特色建筑遭到不同程度的侵蚀和破坏。如广西岭南文化保护主要工作仅是在省级政府层面完成相关文化目录体系的录入参考工作,以市级政府各自开展为主,文化保护和发展无法形成合力和规模。[16]

2. 缺乏专业人才队伍

在开发利用岭南传统文化方面,相应的专业技术人才普遍缺乏。随着时代变迁和外来文化冲击,情况不断在变,广西彝区毕摩文化呈现淡化和消亡的趋势;桂东南地区建筑如竹筒楼、客家排屋等群落分散各处,而当地群众保护意识不强,加上地方政府缺乏经费维护等原因,造成大部分古建筑年久失修,面临拆迁,或重建却无法复原历史面貌等问题。专业人才缺口特别大,广东梅州、河源、惠州、韶关等都是客家文化资源丰富的地区,客家山歌和广东汉剧等地方戏曲遭遇缺乏编剧、导演等人才问题,难以开展传承和创新工作,造成许多乡土文化、民间故事、风俗民俗没有得到及时有效挖掘。

3. 传承与创新保障机制不完善

岭南文化传承发展,关系千秋万代,既需要培养传承人和创新者,又需要制度政策来保障岭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效运作。从现状来看,在保障机制上问题较为突出:一是人才激励和培养机制不够健全,尤其是濒临失传的民间手工技艺,亟须通过有效的机制来实现传承人和创新者的培养。文化传承不单需要口头传授,而且需要实践操作,往往需要耗费大量人力、财力及物力,如佛山石湾陶瓷、惠州客家龙舟说唱、广绣、潮绣等,因一直缺乏激励机制和完善的人才培养政策,难以吸引人才加入岭南文化传承创新行列中来。二是缺乏健全的保护传统文化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直接导致政府陷入了无法可依的局面,这是许多民间文化资源得不到传承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三是岭南文化保护工作进展较缓慢,广东、广西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多年,往往受到资金、人才、技术等制约,不少地区文化遗产保护落实不到位,无法提供足够的保障,如开平碉楼、韶关风度楼等历史建筑的修复和活化工作。

4. 岭南文化传承的有效性不足

一方面,岭南文化传承主要以书刊阅读、宣传活动、戏曲表演、出版刊物、网站发布,以及实地参观等形式体现,绝大多数停留在事件记录、物件描述上,岭南文化深度系统研究相对较少,使社会公众接触到的岭南文化限于某个领域,制约了人们的岭南文化认识面,这也是导致岭南文化的利用和传承得不到有效开展的原因。另一方面,岭南文化产品偏少,未能较好地向社会提供文化服务和精神产品,在文化创意产业中,岭南元素产品不多,其发展空间巨大,亟待开发利用。

5. 重商轻文,岭南文化精神有所缺失

一直以来,岭南文化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但仅停留在学术研究层面,实践活动较少。改革开放40多年来,经济发展迅猛,出现一些重商轻文的现象,形成重商轻文的社会风气,久而久之,淡化了岭南文化精神和核心价值,对岭南文化的保护跟不上。迈进新时代,与时俱进,需要将岭南文化的优秀内容和元素发扬光大及时转化,提升岭南文化的精神价值。而长期重商轻文,无法避免重利轻义,致使岭南文化精神有所缺失。这种文化精神缺失集中表现为精英文化短缺,广东、广西壮族自治区具备相当经济实力,文化综合实力与之不成正比,极少产生全国一流的文学家、艺术学家。[17]

6. 创新途径不多

岭南文化的创新途径不多,创新动力不足。近年来,广东、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活动主要以“文化+旅游”或“文化+科技”“文化+金融”等形式出现,往往是文化“+旅游”或“+科技”简单组合,缺乏新意和心思,缺乏深度和层次,未能较好地将岭南文化的核心精神提炼和升华,无法产生强大的文化效应。

四、基于数字人文的岭南文化传承创新

随着大数据、数据可视化、文本挖掘、地理信息系统(GIS)、人工智能、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及其在人文研究领域深入应用,数字人文以其跨学科、跨领域的特点,为岭南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传承创新提供新的研究范式。它既是实践创新,又是途径和手段的创新。实现内容上的创新,不但可以解决上述存在的短板,而且具有四大优点:

1. 将岭南文化数字化修复、保护

加强岭南文化遗产保护,需要措施到位。数字人文技术对岭南文化文献进行数字化处理、保存、分析及知识重组,不仅可以减少翻阅文献原件,实现有效有力保护,极大提高文化利用率,而且可以利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VR)还原岭南古建筑历史原貌,甚至进行数字化修复和还原,使社会公众通过知识图形(数据可视化),全方位、多维度了解古建筑,从技术层面上增大对古建筑保护的力度。

2. 建立岭南文化共享体系

广东、广西壮族自治区合作制定《岭南文化数字人文基础建设工程总体规划》,明确目标,分解任务,各司其职,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建立岭南文化资源共享体系,进一步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乡村文化及都市文化有机融合,充分凸显核心城市对边远地区的辐射效益,并建成具有全国示范意义的文化建设模式。

3. 共建岭南文化大数据服务平台

2015年,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提出政府治理大数据等十大工程,其中涉及教育文化、服务业、新兴产业大数据等与知识服务密切相关的大数据应用布局和规划,建立“国家知识服务平台与知识资源服务中心”。[18] 广东、广西壮族自治区利用这一大好机遇,共建岭南文化大数据服务平台。根据数据库内容结构和资源利用情况,以互联网为切入点,链接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文化馆、“非遗”数据库,融合文化产业数字化资源。在此服务平台,数字人文技术可以发挥更大作用,通过高性能计算(HPC)、云计算平台、信息与通信技术(ICT)、数据库或网站等基础设施,将数字保存、迁移、监测及利用等工作,让广大社会公众在服务平台得到一站式专业、多元化服务,实现跨平台、跨地域无缝检索,享受阅读和获取、利用成果服务。服务平台应以低“门槛”风格建立,滿足各种类型、不同层次公众信息和知识需求,为他们提供便捷易于操作的使用方法,将专业的数据转换成为通用的、大众的知识或知识图形。

4. 传承创新岭南文化

没有创新就没有活力,没有创新谈不上发展。数字人文方法给传承和发展岭南文化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这并不是要颠覆和取代传统传承方式,而是创造新的表现形式,重塑新的知识,创造新的产品,为传承和创新岭南文化提供更多可能性的渠道和方式。即运用数字人文技术,将馆藏文献、实体与数字化开发有机结合,使岭南文化得到高效利用。

第一,在岭南建筑上传承创新。如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桂林侗族建筑艺术,不但建筑的外观独特性、功能性等引发中外游客极大的兴趣。这类鼓楼传统建筑“不采用一根铁钉”的技艺,若引入图像、视频、音频、虚拟现实、3D等多媒体等数字人文技术,可以多元化、多维度演示和传播,使侗族建筑艺术得以广泛传播,并永久保存。第二,在知识上创新。岭南文化时间跨度长,覆盖学科范围广,传统的文献阅读方法,使社会公众对岭南文化尤其古籍内容的理解把握效率较低。数字人文方法大大扩展学术的范围,使之与广大社会公众产生交集,即便在不断更新的专业知识领域,它也可以采用最好的众包技术来处理、分析并发布记载多样人类记录的材料,重新生成新的知识。如运用数字人文技术对东山民居、客家围屋、庙宇等岭南文化遗产进行解释,将这些丰富多彩的岭南文化展示给社会公众,能快速与公众沟通交互,改变公众的看法、观点、价值观。第三,使岭南文化直观化。借助数字人文技术将岭南文化各种数据和规律变得更加清晰、直观,更容易为社会公众所接受和掌握。运用数字人文技术对岭南文化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开发,尤其在口述历史、社会史、艺术史、经济史等领域,能更好地促进历史知识跳出书本,把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文化价值融入人们生活之中。[19] 同时,可以创造更多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使其创意价值无限延伸。

五、岭南文化数字人文项目探索

从岭南人民接受新兴事物的观念领先,到文化水平领先、服务水平领先,再到岭南文化发展趋势领先,都是岭南文化精神体现。[20] 通过分析、设计、数据可视化等数字人文方法和手段可重塑和改造岭南文化,以动态记录和活态传承,为公众、学者提供更多差异化、规律性、宏观性、趋势性研究的可能和线索,进一步扩展学术疆域和潜力,实现岭南文化的“轮廓重绘”。适应新时代发展趋势,运用数字人文技术对岭南文化进行重构,进行创造性转化,焕发出新的活力。

1. 基于关联数据的岭南文化资源整合

关联数据主要采用RDF和URI技术进行资源描述与书目数据发布,从而实现互联网上的资源发布、各分散资源的整合、基于知识内容的数据组织与基于语义的信息检索。

关联数据可以将散落在岭南文献中的人物、时间、地点等实体名词关联起来,形成完整的、支持逻辑推理的岭南文化知识体系,在关联数据技术的支持下,可以将所有各机构馆藏数字资源进行整合与组织,挖掘出潜在的数据间联系,发现数据间隐含的关系与知识内容,实现文献资源高效利用,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检索和阅读文献的需求。以广州为例,广州简称穗,又名羊城,春秋时泛称“百越”,战国时称“扬越”,古称“番禺”“二山”“番州”等,魏黄初七年(226),东吴分合浦以南为交州、以北为广州,州治为番禺(今广州)。从此,“广州”之名始行(“广州”当时是一个大行政区的名称,非今广州市)。[21] 建设知识库时,除将广州的人物、历史事件、民俗风物、民间故事、广州话等实体名词关联起来外,还须满足广州古今地名对照表、广州话普通话读音对照等要求。这样,从知识库中获取与地名相对应的经纬度信息,即可实现精确查找。通过“广州”关联数据,可将有关广州不同历史时期城市面貌等创制而成的知识图形(数据可视化)向社会公众展示。

2. 基于GIS技术的岭南文化开发利用

GIS是一种空间信息系统,在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支持下,将空间数据与其他属性数据相结合,存储、组织、分析和显示空间实体及其相关信息。GIS不单具备处理、分析空间信息与其他属性之间关系的分析功能,而且為传统的岭南文化研究提供了一种基于空间方位的地理模型分析方法。GIS还具有直观的制图功能,突破了传统的文字表述方式,能够将地理空间属性与其他属性相结合,多维度清晰地将知识以地图形式呈现出来。

3. 数字人文项目构想

数字人文项目没有固定的套路,逻辑上合理即可,按照有关需求进行创造性破坏和建设。岭南文化资源开发由主体方广东、广西壮族自治区两地政府主持,具体而言,需要两地人文学科学者、计算机领域专家及大学等机构合作研究。开展数字人文项目要求多方、多种技术齐下通力合作完成,单凭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大学、科研机构一己之力,难以实现目标。可以先设岭南文化数字人文中心,使资源开发与研究项目工作机制常态化。多方受益者——广东、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及其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如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大学、科研机构等形成共同体在该中心的框架下合作开展研究和实践。

数字化是保护岭南文化的重要措施和手段,也是开展数字人文项目的基础。除整合岭南地方文化资源外,搜集和整合海外文献必不可少,如海上丝绸之路、红色文化资源等。《广东省文化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加强对重点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籍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开展岭南特色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注重建筑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传承。加强对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等文化研究与保护。[22]到2020年,形成特色鲜明的岭南文化和现代开放型文化体系。[23] 《广西文化产业跨越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明确:强化特色文化资源,形成多民族融合、多元文化共举、多种类型产业协同发展的特色文化产业区域发展格局。构建若干个有影响力的重点文化产业带:西江文化产业带、世界遗产文化产业带、民族风情文化产业带、红色文化产业带等。[24] 2014年,国家发改委印发《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标志着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升级为国家战略。“不断加强与广东的人文交流,利用广东、广西历史同脉同源,文化同根,在产业联合、资源整合方面达成多种共识不断推动广东、广西经济一体化发展。”[25] 该规划为广东、广西共建合作提供政策层面支持。2016年,广西岭南风情旅游文化周在梧州举行,桂粤琼三地旅游部门官员及相关行业负责人出席,借助源远流长的岭南文化,桂粤琼三地携手共推“互联网+”省际旅游,利用岭南文化带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26] 这是各省区发展文化合作的一个好开端,为日后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们尝试从另一文化角度描绘岭南文化,基于岭南文化资源或信息演绎推理、解释和描述,创建一个岭南人文地理图。工作计划包括识别岭南文献和地图来源,获得使用权限和数字版本,测试自然语言处理分析(NLP分析),以广东、广西词汇、命名法、中国地理术语创建方案,标记文本,将搜索结果与自然语言处理进行对比,接受岭南知识库中搜索术语和词汇的使用变化,从社会公众视觉体验出发创建一个关于制图基础的列表。从这些基础上创建模拟图,将模拟图与岭南地理图作比较,分析两者在地理和时间态度上的“差别”,并使用“地理—时间数据库”来绘制这种差别,以图表方式展示空间概念转变时的变化。[27]数字人文项目是一项长期巨大工程,任务艰巨,过程复杂,面临许多多方面合作和技术上的挑战。

六、结 语

引入数字人文技术,促进岭南文化传播与创新,不但使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历史价值得到充分利用和提升,而且使岭南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创新,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这对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和创新具有开拓性及引领性,是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新举措。

本文系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项目编号:2018GZYB81)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珠海市图书馆)

参考文献:

[1] 董聪颖.穿梭千年:数字人文对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 [J].档案管理,2018,(2):11—14.

[2] 赵生辉,朱学芳.我国高校数字人文中心建设初探 [J].图书情报工作,2014,(6):64—69.

[3] 郁风.“威尼斯时光机”项目启动 [EB/OL].(2017-08-27)[2019-12-30].http://ex.cssn.cn/wlwh/201708/t20170827_3621866.shtml.

[4] 陈静.当下中国“数字人文”研究状况及意义 [J].山东社会科学,2018,(7):59—63.

[5] 朱本军,聂华.“跨界与融合:全球视野下的数字人文”会议综述 [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6,(5):16—21.

[6] 赵薇.数字人文时代的中国文史研究跨进新的领域 [N].中华读书报,2019-07-01.

[7] 钱国富.英国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服务探析——以兰卡斯特大学为例 [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7,(4):30—34.

[8] 王昊贤.图书馆举办第一期“北京大学数字人文工 [EB/OL].(2017-04-18)[2019-12-30].http://pkunews.pku.edu.cn/xwzh/2017-04/18/content_297484.htm.

[9] 司徒尚纪.中国珠江文化简史 [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5:81-82.

[10] 黄耀辉.岭南写真:“广信文化”是岭南文化的源头[EB/ OL].(2010-05-03)[2019-12-30].http://www.chinanews.com/sh/ news/2010/05-03/2259837.shtml.

[11] 曾大兴.气候、物候与文学——以文学家生命意识为路径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233.

[12] 伍清林,邓卉.广西地域文化对地区经济发展的研究——以广西岭南文化为例 [J].时代金融,2018,(27):63—65.

[13] 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广西特色民居风格研究(下册)[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5:230.

[14] 袁钟仁.岭南文化 [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2—3.

[15] 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一带一路”下的文化传承与创新[EB/OL].(2015-01-29)[2019-12-30].http:// theory.people.com.cn/n/2015/0129/c40531-26472671.html.

[16] 譚玉甜,刘淑兰.对新时代岭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思考 [J].探求,2019,(3):111—116.

[17] [20]杨国秀.广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战略 [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214—215.

[18] 张新新.变革时代的数字出版 [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276.

[19] 周晨.国际数字人文研究特征与知识结构 [J].图书馆论坛,2017,(4):1—8.

[21] 陈乃良.封中史话:岭南文化古都之盛衰 [M].广州: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98:164—166.

[22] 黎辉.地理标志:原产地经济致富之梦 [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14:64.

[23] 中国文化产业年鉴编辑部.中国文化产业年鉴 [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682—691.

[24]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广西文化产业跨越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EB/OL].(2017-04-18)[2019-06-28].http:// www.gxwht.gov.cn/affairs/show/21615.html.

[25]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的批复[EB/ OL].(2014-07-16)[2019-12-30].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 2014-07/16/content_8933.htm.

[26] 赵珊,张琪.做大“岭南风光游”[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08-31.

[27](美)安妮·伯迪克,马林青等.数字人文:改变知识创新与分享的游戏规则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163—164.

猜你喜欢

数字人文岭南文化传承
岭南文化融入广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途径的研究
数字学术与公众科学:数字图书馆新生态
广东粤语发展及岭南文化的传承保护策略探究
跨界与融合:全球视野下的数字人文
跨界与融合:全球视野下的数字人文
大规模古籍文本在中国史定量研究中的应用探索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