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财务智能背景下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培养的提升途径

2020-08-28许慧陈思佳邹梁超陈诗龙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一体化

许慧 陈思佳 邹梁超 陈诗龙

摘 要:随着互联网信息时代飞速发展,财务工作走向智能化,会计职业判断能力[1]的空间也不断扩容。本文立足于助力学生顺利走向岗位的高等教育本科阶段,分析了财会学生职业判断能力的重要性,阐述了财务智能背景下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内涵并从“教”与“学”两方面探讨了提升途径。

关键词:财务智能;财会学生;职业判断能力;“业财技法管”一体化

自2017年“四大”相继推出财务机器人,传统的基础会计已经能够被所替代,也预示着财务人员转型期的到来[2]。对当代会计本科学生来说,具备较高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把牢行业发展方向,才更有可能成为财务智能背景下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的高素质新型会计人才。作为树德育人的高校,也应针对新时代财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有的放矢地培养会计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为社会储备输送高水平财会人才。

一、外部环境变化迫切需要培养会计职业判断能力

传统财务已经加速向智能化财务转型标志着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内涵日渐丰富,意味着财务人员有必要培养自身具备较高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以适应智能财务的大趋势。因此,对于会计本科教育而言,培养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迫在眉睫;培养学生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是面向智能化财务岗位的必要条件。而这首先应当明确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内容。

(一)业财融合

业财融合是当代财务工作者必备的基本素养,即要求财会从业者的工作要紧密结合所在企业从事的业务活动,掌握企业的运营状况,才能帮助企业实现有效的资源配置[3]。正如周鸿祎在采访中提出“不懂业务的管理者不是好领导”的观点。这也对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计财融合

财务机器人的问世虽然对于财务工作者的职业稳定性具有一定程度的威胁,但也启示着会计从业者应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编程能力以及维护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的能力。毕竟,财务机器人的工作是基于人的编程、系统的维护以及正常运营的前提下有序进行的。目前财务机器人仍无法完成比较复杂的、多样性的会计业务处理,这就需要会计人员具备较高水平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应对财务机器人运行的稳定需求,稳妥解决错综复杂的财会事务。

(三)法财融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事物的涌现、会计法规的不断更新,对于任何一个单位的管理者而言,遵守法律法规是基本职责,因此,同时具备相关的法律知识和会计知识的综合型人才是社会需求的大势。我国在法务会计领域的发展相对滞后,市场的需求也日益彰显,故财会专业的学生发展有必要向此领域倾斜,进而丰富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内涵。

(四)管财融合

我国近年的会计政策也为当前会计改革和企事业单位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导向。具体有《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100号——战略管理》《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202号——零基预算》等。政策趨于推进财会工作者向管理会计转型,深化了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层次。财务智能化虽取代了部分基础会计工作,但是并不意味着会计都会被财务机器人取代。甚至可以说,财务智能化是促进财务工作者转型的契机,是推动财务行业向大数据时代进发的动力。转型中的财务行业,势必需要新型人才去引领行业的进展,特别是需要能够兼具业务、财务、计算机技术、法律、管理等技能的多元化人才。会计本科教育应当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为市场输送具备与财务岗位同向对口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人才。

综合来看,以向管理会计转型为导向,兼具业财融合、信息技术与财务融合、法律与财务融合等方面的能力是当前阶段会计本科教育下定义的职业判断能力。因此,会计本科教育的核心教学目标应当是培养会计本科学生向“业财技法管”一体化人才靠近。

二、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是会计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核心

职业判断能力贯穿于会计工作之中,是财务工作者有效行使会计核算、监督的基本职能以及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的拓展职能的必要业务素质。而学生对于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掌握情况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未来能否与岗位相适应。在当前经济发展脚步放缓的形势下,作为盈利组织的企业在招聘财务岗位人员时也愈来愈重视求职学生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并不断提高其标准,导致大部分本科毕业生因为缺乏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无法进入预期的岗位工作。对于在校生来说,本科教育是为其提供专业素养的最基本、最直接、最便捷的途径,他们期望兼具市场信息和教育能力的本科教育搭建起联通学生与职场的桥梁。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是衡量会计本科教育培养质量的标准之一,而毕业生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又是决定其就业质量的最主要因素,因此,会计本科教育培养会计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是必要之举。

近年来,我国对于发展壮大本土会计事务诉求日益增长,决心一改“国内的财务交易、审计、税务、咨询等主要财务服务均由外来的四大垄断”的长期局面。《关于加快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若干意见》提出尽快形成10家左右具有核心竞争力、能够跨国经营并提供综合性服务的大型会计事务所的布局。这意味着我国财会行业迫切需要大量的高级会计人才,这也要求会计本科教育目标应该以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为国家会计行业的发展提供高产量、高质量的人才。本科教育期间是学生专业素养的萌芽和快速成长期,是学生接触与职业发展方向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的黄金阶段。会计本科教育是培养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最有效途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作为财会人员的最基本素养,也是会计本科教育培养的核心。因此,会计本科教育应明确当前财务智能背景下与日俱进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内容,并紧绕培养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教学目标,协助、引导学生实现与行业发展趋势相适应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养成。

三、培养和提升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途径

(一)高校本科教育角度的途径

面对财务智能化发展,为社会储备、输送人才的高校也应当打破传统教育模式、权衡教学的侧重点、改善课程体系,为学生职业判断能力的提升提供捷径,以便学生在步入岗位后迅速适应市场需求。

1.更新课程体系设置,夯实会计专业知识

高校应结合外部环境的变化,积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组建国际会计班、会计中外交流班以及ACCA方向班等特色班,同时也可以对传统的普通财会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造,比如开设国际会计等相关课程。在专业课的基础上,增设有关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工业、农业以及人工智能等选修课程。将计算机课程作为工具型学科贯穿本科教育阶段,特别要专门为会计学生开设EXCEL课程,旨在介绍其在财务工作中的应用;专门开设计算机安全维护课程,保证计算机系统信息安全。加强学院间的沟通交流,提供更多的辅修第二学位的名额,給学生提供更好的系统性学习平台。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专业素质

高校应加强与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将传统的课堂学习与实习实践相结合,合理权重,分配一定的实践教学环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增强其专业经验,在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渗透在课本中所学的知识的同时,促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在理论与实践的双重作用下,达到“1+1>2”的效果。

(二)会计专业学生角度的途径

在高校强化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培养的同时,会计专业学生也应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为提升自身的能力素质而努力。

1.增强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积累

对于会计学生而言,专业课本的学习是基础,只有打通知识壁垒、夯实专业基础,悉知每条会计准则的存在意义、应用方法,才能为以后的实战工作做好准备。但是,仅仅学好课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实践作为衡量书本学习的标尺,检测课堂学习的效果。因此,实践经验的积累在财务领域显得尤为重要。这也就要求学生在假期多实践,将课本知识与实战工作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在丰富专业知识储备的基础上,通过实践工作实现理论知识的运用,使学生对于书本知识更加深入透彻的理解,达到醍醐灌顶的效果。

2.拓展认知领域和职业发展的视野

财务行业的综合性决定了其受经济、政治、法律等各方面的影响,财会学生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也受限于其认知的领域和视野。因此,学生除了要学习本专业的知识,也要注重其他行业的知识积累,这样才能在走向工作岗位后更好地了解单位业务,实现“业财一体化”。学生应当密切关注时政、行业相关的政策法规,及时了解行业发展动态,有助于把握自身发展的大方向。同时,也要关注社会热点,学习各企业应对危机的解决方法和在优势中不断创新达到更高成就的经验。譬如新冠肺炎疫情下,格力、比亚迪等企业在疫情之下做出“生产口罩”的决策,从“危”转“机”,这也是值得学生研究和学习的战略管理之策。

3.建立信息技术与数据处理的储备

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财务机器人的工作建立在编程技术人员数据处理基础之上,随着会计政策的变动,处理的数据需不断的调整。因此,对未来与财务机器人共事的会计学生来说,建立信息技术与数据处理的储备必将是求职、就业中的优势。与此同时,在智能化“云储存”的时代,财务共享也成为信息安全的威胁,单位的信息安全也是需要专业的计算机信息安全维护人员处理,以保证核心机密信息数据不被泄露。

4.加深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认知

自渤海集团民事侵权案的原被告双方在财务报告中是否存在虚假财务数据以及赔偿如何计算等问题上争论不休后,业界逐渐意识到会计与法律融合的重要性[4]。而我国在法务会计方面缺口很大,这也启示学生在学习会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利用选修课、辅修专业等途径,系统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加深对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认知,恪守职业道德规范,实现“财法一体”。

5.培养管理能力与领导意识的素质

会计的管理职能决定了对管理能力的基本要求。会计学生应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多方面兴趣、独立思考等;还应主动在本科期间加入学校的学生社团组织,积极参与各类活动,在实际组织过程中不断提高个人的领导素质;多参加学科竞赛活动,自愿作为集体代表,沟通小组成员与负责老师,激励小组成员各尽所能,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领导能力。财务智能化是推动财务行业改革的机遇,只有会计本科教育以职业判断能力为核心培养目标,明确其内容,悉知其实现途径,才能在本科教学和学生个人的共同努力下,赋予会计本科学生以足够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立足未来智能化的财务岗位。

参考文献:

[1]高茜.提高会计从业人员职业判断能力.[J].中国市场,2020(03):118-119.

[2]邵剑.互联网时代的财务智能化[J].新理财:公司理财,2019(06):64-65.

[3]刘阳.区块链下财务管理专业业财融合教学模式革新[A].财会月刊,2020(01):50-54.

[4]乐开龙.浅谈法务会计在我国的发展[J].中国经贸,2008(22):117.

作者简介:许慧(1976-),女,汉族,湖北省仙桃市人,武汉工程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会计、财务管理;陈思佳(1999-)女,汉族,湖北省襄阳市人,本科;邹梁超(1999-)男,汉族,湖北省宜昌市人,本科;陈诗龙(2000-)男,汉族,湖北省孝感市人,本科。

猜你喜欢

一体化
国有企业信息工程一体化建设管理模式初探
浅谈关于服装局部工艺制作的教学方案设计
独立院校艺术类毕业实习与校企合作改革的研究
中高职服装设计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克里米亚完成入俄“一体化”
电气设备控制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