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进报》曾在北碚秘密翻印
2020-08-28王洪
王洪
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后,国民党军警于1947年2月28日突然包围和搜查了设在重庆市区的中共四川省委和新华日报社,省委和报社全体人员被迫撤离重庆。从此,山城云遮雾罩,消息闭塞,市民无法了解延安的声音。
这时,几位与党组织失去联系的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根据香港寄来的《新华通讯稿》上的消息,编印了几期传单式无名小报,在进步人士中传阅。7月,他们与中共重庆市委接上关系。重庆市委决定在无名小报的基础上,发行市委机关报《挺进报》,并建立《挺进报》特支,同时建立了电台支部和几处收音站,负责收听新华社广播,为《挺进报》提供稿源。自此,《挺进报》诞生。
临危受命,连夜翻印
1947年9月,中共重庆市委建立了由齐亮、黄友凡、王朴组成的北区工委,负责北碚和江北县嘉陵江北部的黨组工作。由于市委传来的《挺进报》份数太少,无法在各基层党组织传阅,北区工委决定在北碚龙凤乡小学翻印《挺进报》。
《挺进报》的翻印工作交由龙凤乡进步青年教师敖启炽和蒋人初负责。他们是党的外围组织“六一社”的成员,于1944年在湘桂大撤退中逃离出来。原打算去延安,因时局变化,无法成行,经地下党组织介绍,被安排在龙凤乡任教。蒋人初在龙凤乡中心小学任教导主任,敖启炽则在槽上叫白虾井的村小任教。
一天,与他俩单线联系的吴绍荣说:“你们的字写得好,组织上有一张秘密报纸,要交给你们重新刻写油印。”随即摸出一张油印小报。敖启炽、蒋人初看见报头是“挺进报”三个大字,报纸用工整的仿宋体刻写,内容是刘邓大军渡过黄河、千里挺进大别山等解放战争进展报导,顿时兴奋不已,一再表示坚决完成任务。
因蒋人初在龙凤乡小学住有一间单独的小屋,当晚敖启炽便从槽上学校来到龙凤乡。他们用被盖封住窗子,然后点上蜡烛,卷起床垫和毯子,就将小床当成桌子,在上面刻蜡纸。先是敖启炽刻写,蒋人初放哨,后互相交换。一直到深夜两三点钟,蜡纸刻好,他俩又轻手轻脚地摸进教室,悄悄地把黑板抬进小屋,反铺在小床上,然后在上面油印《挺进报》。天还未亮,只听到约定的暗号声,一只手从窗口伸进来,取走了他们连夜翻印的100多份《挺进报》。随后,他们将黑板悄悄地挂回教室,敖启炽趁着黎明前的夜色,赶回了学校。
第二天早上,上课的老师走进教室,不经意间说道:“咦!哪来的油墨味?”当天半夜,敖启炽、蒋人初又悄悄地将黑板抬进小屋,用香皂实实在在地洗了一遍后重新挂上,心想这下没有了油墨味,不会引人怀疑了。
不想第二天“尖鼻子”老师上课,又闻到香皂味。他俩买来肥皂,趁夜又洗了一遍黑板,并撒上许多粉笔灰。
之后,他们再未听到有什么气味的话,翻印《挺进报》也更有经验了。
惨遭迫害,迎接解放
随着《挺进报》翻印工作的顺利进行,敖启炽、蒋人初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
由于敖启炽在槽上村小教书,常年与农民接触,他通过翻印的《挺进报》,向当地农民讲述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并建立农民翻身会,培养了一批农村青年骨干,发展了蒋超、李荣合、吴庆平等骨干人员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8年4月《挺进报》遭敌破坏,由于叛徒出卖,重庆地下党组织遭到严重损失,陈然(《挺进报》特支书记)、王朴等党的干部因此被捕。《挺进报》事件发生后,中共北碚特支先后建立了天府煤矿、草街乡、龙凤乡、黄桷镇四个党支部,党的外围组织“六一社”“新民主主义青年社”“民主青年同盟”和“农民翻身会”也迅速发展起来。
1949年4月,龙凤乡党支部成立,敖启炽担任书记,蒋人初、唐若瑞担任委员。在党支部的领导下,龙凤乡先后在中心小学、黄家岚垭、万家岚垭、龙岗、长滩、白虾井、园井等地开办农民识字班,以宣传革命道理、提高农民文化和觉悟,并推行二五减租,使农民得到了实惠。同时,龙凤乡党支部掌握了100多人的乡自卫队,有150支枪,为迎接北碚解放做好了准备。
10月28日,陈然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于重庆大坪。敖启炽、蒋人初等听闻消息,悲愤不已。他们召集支部的共产党员,聚集在一个废弃的采石场内,共同悼念陈然和其他革命烈士,并发誓:“要以党的事业为重,继承和发扬先烈的革命精神,把革命进行到底。”
重庆解放后,曾参与《挺进报》编写工作的蒋一苇知道北碚翻印《挺进报》一事后,深情地说:“无论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都是我们的好同志、好战友!”
编辑/杨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