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报业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软新闻导语的建构
2020-08-28武斌佟慧娟
武斌 佟慧娟
摘要:在当下传统纸媒向数字媒体转型的时代,追求优质新闻文本仍旧是报业和报人的立身之本。本文通过对软新闻导语建构的路径分析,倡导报人在当前交互式、移动化的传播模式场景下恪守新闻叙事的范式,努力建构软新闻导语的优质文本。
关键词:报业数字化转型;软新闻导语写作;新闻专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G21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0)08-0001-03
导语是新闻的开始部分,是新闻的点睛之笔。受众对一篇新闻的感觉和第一印象是从导语开始的,好导语能提升整篇新闻的传播效果。美国新闻学者梅尔文·门彻认为,“有效的导语满足两个要求:它抓住了事件的实质;它吸引读者或听众为该报道停留”[1] 。以传播故事模式见长的软新闻导语因追求写作的旨趣和人情味而在“吸引读者或听众为报道停留”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在当下传统纸媒向数字化媒体转型的进程中,软新闻导语写作粗糙的现象屡见不鲜,如冗长拖沓、文笔滞涩、铺垫冗余、逻辑紊乱等。相比于职业化的硬导语直接简明的模式化写作风格,软导语写作注重个性化,它展现记者的文化素养和文字底蕴,是一种“非职业化”的写作,其审美要求高,写作难度大。
一、软新闻导语与硬新闻导语的差别
(一)报道题材的不同
硬新闻导语适合时效性强、新闻价值重大的事件(动态)报道,如突发事件、与国计民生相关领域事实信息的变化变动,它以传播篇幅短小的事实信息为本,适用于消息写作,强调事实新鲜而重要。为了凸显时新性,硬新闻常用最新鲜的“时间最近点”作为导语的由头。软新闻导语适合故事性强、饶有趣味的特稿、调查性新闻、解释性新闻等,它不适合突发事件、新闻价值新鲜且重要的新闻报道。
(二)寫作形式的差异
在写作形式上,硬新闻导语注重简明扼要、直截了当,它通常用一句或两句话建构导语,注重传播信息的效率,语言直白、节奏明快,其常用的叙事模式可以用公式表达为:何时+何地+何事+结果或何事+结果。软新闻导语在叙事形式上显得委婉间接,它注重虚实结合的写作方法,开头有意延迟对核心事实的披露。软新闻导语会采取“先铺陈+后揭秘”的叙事方法,用情节、细节、引语、故事的精彩片段等作为导语的铺陈,先激发受众的兴趣,然后逐渐切入事实,点明正题。因此,软新闻导语在形式上比硬新闻导语的篇幅长,可以包含多个段落。相比之下,硬新闻导语显得直白生硬、千篇一律,是程式化的写作范式,令人觉得机械刻板、了无生趣;而软新闻导语则生动活泼、千姿百态,它彰显记者精湛的文化修养和卓尔不群的文采,委婉绮丽、耐人寻味,尽显新闻文化之美。
(三)叙事风格的迥异
硬新闻导语用直白、平实的语言,简明地概括新闻最重要的事实,用重要性新闻价值本身的吸引力引起受众关注。它主要有两种叙事风格:概括式导语、影响式导语(述评性导语或议论型导语)。它建构的文本是经典的倒金字塔结构的纯新闻,以传播信息见长。软新闻的叙事风格更为多样化,如描写式导语、轶事式导语、叙述式导语、对比式导语、直接引语式导语、提问式导语等。软新闻导语建构的叙事风格以讲故事为主。相比之下,硬新闻导语建构的叙事文本类型比较单调,即以报道动态事件的消息为主,恪守倒金字塔结构;而软新闻导语引导的叙事类型更为丰富,它建构的文本有消息、特稿和深度报道,可以采用时间顺序结构、悬念式结构、并列式结构、华尔街日报体等。硬新闻导语叙事风格开门见山、要言不烦,其叙事风格着眼于“时新”和“重要”,关注事件新闻,以快制胜,文风简短,犹如“删繁就简三秋树”;软新闻导语叙事风格曲径通幽、追求个性,恰似“领异标新二月花”。
(四)传播效果的区别
从传播效果看,硬新闻导语直来直去,其导语如同字面含义“硬邦邦的”,它注重的是新闻价值的“过硬”,讲究的是内涵。大事发生了,事实本身就足够吸引人,所以不需要枝枝蔓蔓来修饰,传播者无需饶舌,索性“竹筒倒黄豆,快人快语”,直来直去,第一时间传播信息。从表现效果来看,硬新闻导语给人有雷同化、模式化的呆板印象。软新闻导语的“软”体现在它带给人以文辞的美感,它要么是不新鲜的事件,要么是趣味性新闻价值的事实,其中包含反常、离奇和人情味的元素比较突出。因此,它服务于内涵“柔性”的内容,需要用令人感兴趣的、生动的事实作铺垫,在传播效果上诉诸于打动受众的情感。软新闻导语也传播信息,但主要是传播故事。所以,软新闻导语不同的记者对同一件事写出来的导语是完全不同的类型,不像硬新闻导语,对同一件事是同样的叙事模式。硬新闻导语建构的文本执着于快速传播信息,告知受众重要的事实——国事、天下事,以此消除人们对无常世事的不确定感,满足人们及时觉察变幻莫测的大千世界;软新闻导语建构的文本以娓娓道来的方式诉诸于人的情感,以传播故事打动人心。
二、软新闻导语写作的原则
(一)软新闻导语不强调时新性
硬新闻导语常以新鲜的时间要素(最近时间点)为由头,而软新闻导语并不强调时间要素的新鲜度,它常常忽略时间要素而更在乎事实的反常、离奇和人情味,以冲突性和戏剧性的故事细节设置悬念吸引人眼球。因此,在构思软新闻导语时不需要以时间为由头,而应抓住对受众有吸引力的场景、引语、对话等作为叙事的铺陈。有的软新闻导语写作沿袭了硬新闻导语中不规范的“近日”“最近”这样模糊的时间作由头,其实大可不必,这是新闻素养不足的陋习,有违新闻文化的品味和格调。此外,对不新鲜的新闻事件宜改用软新闻导语,以人情味、戏剧性或冲突性的场景吸引受众,弥补硬新闻时效性的不足,凸显其传播效果。软新闻导语不同于硬新闻导语之处,就在于它更看重新闻的“趣味性”而不是新闻的“时新性”。
(二)遵守“设置悬念——解开谜团”的规则
尽管延缓性导语有意营造悬念吊起受众胃口,引发好奇和关注,但需要节制,把握好“度”,不能挑战人们的耐心,使其宛如坠入五里云雾之中,等到花儿都谢了。例如,一篇新闻报道:宁夏回族自治区有两名男子潜入驻地部队的场区偷走59式坦克履带卖钱,它采用了软导语,但该消息直到第八自然段结尾时才告知受众结果。按照软新闻导语的写作规范,首段设置悬念之后,应在第三自然段之前(最迟在第五自然段之前)要揭开谜底、解答悬疑、呈现事实结果。否则,受众如陷入迷宫迷失方向而丧失阅读兴趣,认为记者故弄玄虚而怫然不悦。因此,软新闻文本的叙事节奏应张弛有度,起承转合如行云流水,情节曲折似峰回路转,追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三)恪守新闻文化的本色
媒体生产的新闻产品除了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知识需求和文化娱乐需求外,“更重要的是要担当起社会的瞭望者、守望者的责任,这种责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社会的价值道德,引领人们的价值取向”[2] 。传播文化、传承文明是新闻的基本功能,不管建构硬新闻导语还是软新闻导语,其共性是恪守新闻职业道德,弘扬人文精神,以高尚的作品引导受众,自觉抵制“三俗”(庸俗、低俗、媚俗)。有一篇软新闻的导语是:“你知道女性生活的三大重要问题是什么吗?从前往后分别是:排尿、性生活和排便”[3] 。该导语违反科学、荒诞粗俗,它消蚀了媒介的社会责任感,羞辱了受众对媒体扮演“社会良心守望者”的角色期盼,也损害了媒介的公信力。此外,新闻作为传播文化的媒介,应注重文字叙事流畅,忌冗长、空洞、乏味。软新闻导语考验记者的知识素养和文字功底,如果记者腹中无墨就会下笔无神,写出来的语言贫乏枯燥,或跑调离题,或冗长无趣,那都会削弱导语的吸引力,导致其传播失灵的效果。记者要强化自己的文化知识修养,同时有过硬的文笔,能够做到“我手写我心”,用个性化的、准确而优美的文笔彰显新闻写作的文化魅力,带给受众阅读的快感,使得报道文笔美、思想好,舆论导向正确,实现有效传播。
三、建构软导语的进路
(一)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作为一种个性化的写作,软导语考验记者、编辑的创新思维能力。软导语忌讳叙事冗长、平淡乏味,更忌讳铺陈与主题无关。其实,写好软导语可以以情节本身的冲突性、戏剧性来建构新闻的张力。如有一篇新闻讲的是一名罪犯利用繁体字和粤语诓骗女性最终落入法网的故事。记者可以由“香港地区”“粤语”这两个词展开联想建构软导语,用事实本身的戏剧性、冲突性来建构软导语。其写作的前提是,记者应对香港地区的电影文化有所了解,通过联想思维将该新闻当事人的诈骗手法与香港电影金像奖之间勾连,用虚拟语气开头:如果香港电影金像奖有“最佳模仿秀新人”奖项,这名用繁体字和粤语骗人的男子也许可以捧回一尊小金人。如是,该幽默而不失调侃的软导语就能引发受众阅读新闻的兴趣。
(二)恪守新闻客观真实的原理
新闻的本质属性是客观真实。如今有的媒体为了哗众取宠,不惜违反新闻的基本原则,极度煽情刺激。如某报有一篇软新闻写一位患者得了“海绵状血管瘤”,这个血管瘤在CT胶片上的形状看起来像个“马蜂窝”,记者就在软导语中声称这位患者“颅内有个马蜂窝”,起初受众不免好奇想一探究竟,但看完整篇新闻之后才惊呼上当,原来该软新闻导语中所谓的“颅内有个马蜂窝”不过是对“海绵状血管瘤”图像的形象化比喻。这种导语用不科学、不准确的比喻代替事实,耸人听闻,伤害了新闻的客观真实,其传播效果误导公众的科学素养。
(三)紧扣新闻主题适度铺陈
软导语写作难在铺陈与事实的衔接方面做到简洁流畅、浑然天成。如今不少软导语写作动辄铺陈100余字且模糊新闻焦点,脱离主题,极尽渲染,这不符合新闻客观真实的叙事原理。如有一个软新闻导语先用了164个字写某明星从澳大利亚飞返国内治病的故事,然后引出这篇报道的主人公在意大利患高烧,当地医生治疗乏术不得不乘飞机返回浙江杭州短时间即治愈的故事。该导语用与该新闻主题毫无关联的某明星回国看病的故事做铺垫纯属多余,它分散了新闻主题。记者应通过对比,抓住这名温州姑娘治病的离奇故事悬念建构导语:温州姑娘在意大利患心内膜炎3个月看医生未查明病因,飞回杭州求医当天确诊。导语是为报道主题服务的,导语过长势必会影响受众对新闻的阅读兴趣。软导语也应注重叙事节奏,优化传播效果。
(四)培养过硬的叙事能力
软新闻导语是故事化的写作,故事的特点是细节描写。当下一些软新闻导语叙事啰嗦、事实冗余的现象反映出记者叙事能力的不足。如果软导语平平淡淡,没有表现力,没有吸引力,就不符合“软”其本质特征。记者在构思软导语时,要善于挖掘新闻中紧张、刺激的细节,赋予导语动感、惊险的现场感以增强可读性。如今手机成为人的一种“电子器官”,用手机阅读碎片化知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种方式。作为新闻人尤其要警惕这种碎片化的阅读對我们的干扰,要坚持深度阅读和深入思考,要坚持读书充实自己的大脑,要勤奋写作练就如椽之笔,这是写好软导语的基本功。
综上所述,传统纸媒在向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应弘扬报人精神,这是建构软新闻导语优质文本的核心进路。美国《达拉斯晨报》资深媒体人、总编辑迈克·威尔逊认为:“对从事新闻工作的人来说,写作永远是至关重要的技能”[4] 。
参考文献:
[1](美)梅尔文·门彻著.展江主译.新闻报道与写作[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126.
[2]方延明.解读新闻文化的价值观意义[J].南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
[3]杭州1大学女教授10年穿着纸尿裤讲课 还会情不自禁漏尿[EB/OL].http://zj.sina.com.cn/news/s/2017-05-10/detail-ifyeychk7203068.shtml,2017-05-10.
[4]辜晓进.重走美国大报——美国报业转型:颠覆与重生[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18:217.
[责任编辑:武典]
收稿日期:2020-03-02
作者简介:武斌,男,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网络传播学院新闻系副教授,主任记者,硕士,主要从事新闻业务、传媒教育研究;佟慧娟,女,新疆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中心高级记者,第十五届长江韬奋奖获得者,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兼任专家,主要从事新闻业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