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善的勇气

2020-08-28叶春雷

做人与处世 2020年15期
关键词:丧钟立人俗语

叶春雷

俗语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遗存,也就是曾经在社会上流行的主流价值观念,譬如“人善被人欺”就是。在这句俗语中,善被当成消极的东西加以否定,是懦弱无能的代名词。

但是,儒家的观念与此截然不同。在儒家的观念里,善代表一种理想状态,个人通过对善的不懈追求,以实现“群”的和谐。善不是懦弱无能,恰恰相反,善代表勇气。敢于为善的人,是大家心目中的英雄。

但现在,这种勇气正在消逝,这和物种的灭绝一样令人惊心。指责他人缺乏勇气为善有违厚道,因为自己也做得完全不够。但我们必须看到,人与人是通过善连接起来的,一个温暖的笑容,一句温馨的问候,一个热情的拥抱,一掬同情的泪水,善在这些细微的地方展现它的力量,把人们凝聚起来,把世界变成一个同心圆。

我们之所以缺乏勇气为善,也许是因为本性中的羞涩,感觉不好意思;也许是因为麻木,对他人的生活视而不见;也或许,是因为恐惧,怕被讹上,怕惹麻烦。所以,政府的责任是尽可能为大家为善扫清障碍,在法律的层面确保为善的零风险,让好心人流血又流泪的悲剧不要重演。法律的意义,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保证人天性中的善念在社会中能自然生长,不会因为遭受不明的打击而自动消逝。一个孩子,如果在马路上,因为搀扶一个摔倒的老人而遭受不公正的待遇,这样的事情在我们的社会中的确发生过,那么,在他的后半生中,恐怕不会再做同样的事情。

对于每个个体来说,为善的动力来源于心中的慈悲,或者说同情,对他人正在遭受的痛苦感同身受。勇气也来自这里。我们之所以缺乏为善的勇气,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内心的慈悲还没有达到一个临界点。善首先是一种实践,而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我们必须意识到,只有内心的慈悲达到一定的饱和度,善才最终成为一种实践。孟子之所以说,一个小孩子即使和我们没有血缘关系,但若是他掉入井中,我们会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掉入井中的小孩,激起了我们内心强烈的悲悯感,这种悲悯感促使我们必须馬上采取行动才能心安。

心灵的麻木是最可怕的一种病症,比世间一切重症都要可怕。如果内心变得麻木,悲悯的情怀就枯竭了,为善的动力消逝,勇气自然就谈不上了。西谚云:“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丧钟永远为你而鸣。”这句话被海明威放到了他的小说《战地钟声》的扉页上。小说中的罗伯特是个美国人,但是他坚定地站在了西班牙人民一边,并为反抗德寇对西班牙的武装干涉,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西班牙人民的苦难本来和他无关,但他认为有关,因为在更高的意义上,人类的命运是休戚相关的。孔子的伟大就在于他看到了悲悯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立人和达人的动力,就在于人类天性中悲悯的存在。如果我只在意我的生活,我就会对他人的痛苦视而不见,哪来的立人和达人!

《论语·为政》言:“见义不为,无勇也。”看到符合道义的事情,却没有做,这才是懦弱的表现。孔子的话值得我们深思。孟子曾经辨析过“不能”与“不为”的差别,说“挟泰山以超北海”,办不到,这是“不能”,可以原谅;“为长者折枝”,却不做,这是“不为”,不可原谅。因此我这里倡导的勇于为善,是就孟子的“不为”言,不是就“不能”言。

(编辑/张金余)

猜你喜欢

丧钟立人俗语
鲁迅“立人”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启示
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你也是传播者吗?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俗语知多少
客家俗语巧诵读
告诉我
没有谁是一座孤岛
植物词“杏”的国俗语义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