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被挤压,是你们做得不够好
——致即将走进大学的你们
2020-08-28
作为校长,我天天和学生在一起,但在微信和微博世界里,与我直接沟通的家长却远远多于学生,他们所咨询的又大多是学生应关心的问题。我一直很疑惑,为什么学生不亲自处理自己的问题,而总要家长代劳?是家长太主动,还是学生太依赖?中国家长往往冲在前面,全身心扑在孩子身上,就算孩子上了大学,依然难以转变。一些年轻人沦为“巨婴”,自我发展的空间被挤压,失去了独立体验人生、追求自身发展的诸多乐趣,再加上血缘关系无法割离,许多家庭在代际关系的处理中不免产生矛盾。
代际冲突在所难免,但我们都要走向未来。无论从个人、家庭还是社会发展的角度,我都真心希望,你们在抱怨父母、老师、学校、社会的同时,更应反省和深思——如何利用时代机遇和技术条件,做一个更好的“我”,成为前所未有的新一代。这里我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想对你们说几句心里话。
快速转型:从考生到追求独立人生的成人
没人不想独立和成熟,很多学生也不想让父母对自己的生活横加干预和约束。家长确实可能越界太多,但反过来问,你们在其中没有责任吗?你们是否凭借自己的优异表现让他们觉得完全没必要操心?你们是否以恰当的沟通方式让他们放下了那些本不必担心的事?如果你们积极主动,有能力做好自己的事情,且会与家长恰当沟通,让他们知道你们有能力处理好自己的事情,他们自然会后退,你们也会拥有更多尝试的机会和成长的空间。
长期的应试教育使你们从小被训练成考生,与此同时也让你们失去了锻炼各种生活和社会活动能力的机会,削弱了你们的独立性和主动性。进入大学,你们已是成人,法律上必须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但独立处理各种社会问题的能力不足,你们在父母眼中还是孩子。从孩子到成人,再到可以闯荡全球的世界公民,要如何转型?
这种转型成功的决定因素在于你们,不是家长不放手,而是他们对你们不放心。首先,你们在心理上要把自己当作成人,要担当起自身成长和未来发展的责任,从考生转型为可以独立追求人生的成人;其次,你们要迅速提升独立决策、处理各种学习和生活问题的能力,以实际行动让家长看到你们的成长,并真正地放心;第三,学会与家长保持成人间的沟通,代际间关键信息的适度透明和恰当沟通是你们拥有自由度和发展空间的保证;最后,在社会的世俗、功利、浮躁中,你们要设法活出独特、精彩和价值,要有长远眼光、国际视野、社会担当和人生梦想,并不断提升践行理想所需的各种素养和能力,谨防陷入短期功利性目标和欲望的追逐中。
学会学习:从被动到主动,再到研究导向
面对数字网络时代的挑战,知识传授型教育不得不快速向以学生成长为目标、以兴趣为导向、以学习为中心的教育转型。传统应试教育把你们训练成了考试高手,陷入刷分和各种证书与学位的角逐中,但却扼杀了你们学习的兴趣,忘却了学习的真正目的,让你们在学习方法上习惯于被灌输和等待。老师在课堂上讲知识点,学生在下面听知识点,考试复习时老师划重点,学生背重点,考完试忘重点。在知识和信息可以随时随地获取的时代,这种等同于上课和考试的教育已经失去价值。智能手机、云端资源、搜索引擎,使现代学生很难“无知”,挑战他们的是如何从杂乱无章甚至似是而非的知识中做出判断和选择,如何在众说纷纭中形成自己成体系的独到见解,如何训练自己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化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和竞争力。我一直强调,现在的大学不是一个学知识的地方,而是帮助学生成长的地方,学习只是一个手段或过程。
那什么是成长?成长需要认知自己,找到自己的梦想,然后铸就追梦的翅膀。具体来讲,在学习行为上,要从过去的被动等待转变为主动学习。过去是学校和老师主导的以知识灌输为主的教育体系,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记忆和理解尽可能多的知识。但现在知识和信息太多,你们面临的挑战不再是无知,而是在知识面前如何保持清醒,如何不浮躁,怎样针对自己的疑惑深入探究,进行主动学习和研究。当代,只有知识已无法赢得竞争优势,而是既需要有广博的知识,又需要知识的整合能力和创造性,更需要能够站在人工智能的肩膀上驾驭未来的智慧。兴趣、个性化和终身的主动学习成为关键。所以,为了提升学生学习和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教育一定要提倡引导型教学,即自学、老师课堂引导、小组合作、项目制学习、实习等相结合。在这一学习过程中,不仅针对自己的兴趣和疑惑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此才能终身受益。
学会沟通:赢得信任与空间
无论什么人,要想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都需要持续提升沟通能力,使利益相关者发现你、理解你、尊重你、平等待你,如此才可能获得支持,拥有施展才能的空间。
你们可能会质疑:现在的通讯技术提供了全天候、无缝连接的沟通渠道,谁还不会沟通?但我要说的是,可能恰恰是这些方便的沟通技术压缩了你们的生活空间。例如,你们中有人喜欢事无巨细都与家长分享,有时候可能就是无意间一句牢骚,让爱你们的家长背后帮你忙活半天。再如,过于频繁的沟通会形成反馈过度,进而影响你们内心的宁静。除了恰当、适时,更重要的是学会智慧地沟通。即使是正当的利益诉求,也要学会换位思考、重话轻说、理直气和,合理、合法、有人情的沟通更能赢得真诚的回应与支持。
有位父亲跟我说,他千里迢迢来看儿子,有时候怕孩子抱怨,只好打着出差的幌子,结果一见面,孩子说自己很忙,只给他一小时,父亲十分难过。后来我向这位学生建议,如果换种沟通方式,效果可能大不相同。例如,见了父亲,你知道他最关心你的校园生活,所以你可以先给父亲做个汇报,拿出自己的日程单,介绍你充实的校园生活。然后真诚地和父亲道歉,并抽出一小时陪他转转。试想,这个时候父亲心里一定会心花怒放,虽然还是一个小时的见面时间,但他知道了孩子充实的生活内容,看到了孩子有条不紊的计划与安排,发现了孩子的成长,从而相信孩子自己有能力过好他的大学生活。于是,父亲再也不需要假装出差与孩子匆匆忙忙见上一面,同时学生自己也能够获得更大的自主空间,与家长的沟通也可能上升为成人间的对话,进而得到家长更高层次的指导和帮助。
人生不应是简单的抱怨,而应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别人的认可和尊重。只有当你们真正变得成熟时,家长才能放心、放手并信任你们。也就是说,你们要以自身成熟的表现去赢得家长的信任和更大的发展空间。我希望你们记住“转型、主动、创新、坚守、升级”这十个字,以帮助你们从家长眼中永远的“孩子”蜕变成有理性、有担当、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世界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