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资源在课程游戏化中的有效运用
2020-08-28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岔河镇岔河幼儿园朱秀梅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岔河镇岔河幼儿园 朱秀梅
自课程游戏化项目实施以来,通过不断改造城市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大众眼前。于是农村出现了一种现象——孩子们纷纷向县城涌去,同时幼儿教师也瞅准机遇向县城进发。一方面,家长们为了孩子拼命买房、转学,另一方面,教师们也想去县城寻求更好的发展,这些现象严重导致了农村幼儿园生源、师源的流失,从而陷入了生存的困境。
怎样缩小城乡差距,寻求发展之路?农村幼儿园必须努力改革、不断改造、转变观念,增强园本课程意识,跟紧课程游戏化的步伐和节奏,寻找突破点,寻求立园发展的新方向。
在课程游戏化的引领下,农村幼儿园在实践中学习与摸索——通过委派骨干教师外出培训、学习、参观,共同体学习研讨,外出学习的二次分享培训,以及学习之后的马上行动,老师们从模仿他人的做法到考虑农村幼儿园的实际情况,从寻求特色文化到思考农村幼儿园的园所文化,最终我们发现“拿来主义真的有点水土不服,老师和孩子们都不太适应。”大家觉得改革不能把自身的特色改没了,搞得自己“洋不洋、土不土”的,不能盲目跟风丢失了自己。
那什么样的农村教育改革才不走错路、弯路,又非常适合农村孩子和当下课程游戏化的理念呢?在深入研读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理论之后,我们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对农村的各类资源进行摸底调查与梳理罗列,绘制以幼儿园为中心的地域资源网络图和地图,将各类资源大致分为自然资源、乡土资源、周边资源等,筛选出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后再进行有效整合,建立了适合农村幼儿园的园本课程资源库,为开展园本课程和班级各类课程提供服务。
收集整理了可利用资源之后,我们尽可能地活用农村资源,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通过全园课程审议,立足农村本土特色,开设具有农村本土气息的乡土课程,和老师、孩子们一起踏上课程游戏化之旅!
善用自然资源,还幼儿自然生动的田园课程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科学领域的教育建议指出:“要经常带幼儿接触大自然,激发其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农村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我们何不放大自己的优点,在不同的领域内开展适合幼儿的各类课程呢?大自然是一本神奇的书,走进大自然,把活动地点开设在田埂、桃园、稻田、菜地……善用自然资源,拓展生成相适应的田园课程活动,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图1.田野里的油菜花
图2.寻找果实——认识稻谷
春暖花开时带领孩子们走出幼儿园踏青,找寻春的生机,丰富的田间课堂便开始了——带上眼睛去寻找,竖起耳朵去倾听,伸出小手去触摸。瞧!眼尖的孩子们会发现柳树在发芽,小草在长高,麦苗绿油油,桃树、梨树开花啦!油菜花引来了嗡嗡的蜜蜂,路边的野草野花上飞来美丽的蝴蝶……活动中孩子们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其中,身心愉悦,在轻松的氛围中认识农作物,了解春天带给大地的姹紫嫣红。
孩子们所观察到的动态美是书本所无法呈现的,它远比教室里的活动有趣多啦!关于春天的多个课程在大自然美妙的情境中与孩子们邂逅——“小蜗牛,你好!”“亲亲蚕豆”“放风筝啦”“蝴蝶飞飞”“你好!小蚂蚁”“玩泥巴”……亲历农村生活,与自然有约,与课程有约,孩子们往返于天地间、田园间,快乐无比、收获颇丰。
去田野间体验田园劳动,感受秋收的喜悦,快乐的社会实践课程便自然产生了——拔草、摘花生,看收割机收稻子,帮农民伯伯拾稻穗,摘豆荚、拔萝卜、挖红薯……比一比谁摘的蔬菜多?谁挖的萝卜、红薯大?再排排队数一数,孩子个个战果丰富。在开阔的田野课堂中,孩子们挥动工具参与劳动体验,这也是室内课堂无法比拟的。
孩子们特别喜欢参加这样的劳动实践课程,所以说善用原生态的自然资源,开展接地气、本土化的园本课程活动,还孩子们一个生动的田园生活是我们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我想说:“农村孩子是幸福的。”广阔的天地空间、无限的各类资源是城里孩子所无法享受的,它是农村孩子最经济实用、最低碳环保的游戏材料和学习资源。
图3.寻找落叶
巧用乡土资源,给孩子自由创造的材料课程
图5.赛龙舟
每所幼儿园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利,也有自己的与众不同之处。我园地处乡村,有丰富的民间资源和地方资源,我们称之为乡土资源,它可以经过改良与简化运用到幼儿园的各类游戏之中。例如,我们周边有很多家庭式的织布厂、编织厂,孩子们对此并不陌生,常常模仿大人们的动作进行游戏。为此,我们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和需要,开发生成了“走进缤纷线世界”的材料课程,和孩子们一起与线有约、与线游戏;同时还在区角里投放了一些简易操作材料——五彩的线、小型手工式的织布机、穿线的梭子、编织篮、短木针等,孩子们可以选择这些材料玩织布和编织游戏,以了解古时候纺织线的做法,感受新型机械织布的快捷与神奇。
另外,农村里有一些老艺人比如幼儿的爷爷奶奶们,他们经过岁月的积淀大多都有着一手绝活,如剪窗花、编草帘、搓草绳、扎草垫、裹各式粽子、唱京剧……集才艺和手艺于一身的家长资源为课程的开展助力不少。
我们邀请老艺人们走进课堂,让孩子们零距离接触这些民间工艺的制作过程,并在老艺人的指点下自主设计图案,拿起剪刀试一试、剪一剪,图案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每一次尝试,孩子们就有一次快乐的体验,当孩子们展开自己剪出的图案,看到作品完好无损时,他们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
选择乡土资源中的稻草、丝蔓或秸秆编一编会编出什么呢?孩子们好奇着呢!编个桌垫、杯垫,编个草裙、手环、花环,搓草绳玩跳格子游戏……美工区域里经常有孩子们忙碌的身影,他们对此乐此不疲。
好玩又有趣的乡土资源及丰富的材料给了孩子们创作的动力,带给孩子们美的享受和熏陶。在材料课程活动中,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运用多种材料动手操作、快乐创作,虽然作品稚嫩了点,但经过孩子们的解读之后,我们不禁为他们天马行空、拙稚纯真、自由自在的想象力所折服,这不正是课程游戏化的精髓所在吗!
活用周边资源,带孩子体验别样的生活实践课程
陶行知先生指出:“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要运用环境里的活势力去发展幼儿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活本领。”在理解先生所说的活环境时,我们做了一些尝试——活环境所指向的是我们周边的活资源,如社区中的文化广场、新华书店、菜场、超市、银行、糕点房……这些社区场所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更是孩子们将要跨入的小社会,可以开发出有价值的生活实践课程。
1.运动课程——走进社区文化广场
社区文化广场的各种健身器材是幼儿园里没有的活动器械,每次远足活动,我们都会组织孩子们去爬一爬、钻一钻、摇一摇、荡一荡。场地开阔的社区文化广场有很多喜欢健身的人,而孩子们的参与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爱运动的小朋友们总能给健身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带来欢笑与快乐。
重阳节前后,孩子们化身小记者采访广场上的健身爱好者,了解他们的爱好、年龄、职业……和健身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互动交往,增强了孩子们的社会交往能力,这也是幼儿园教育资源所无法提供的。
2.混龄参观课程——大带小,菜场之旅
《指南》中提出:“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离幼儿园不远处的菜场绝对是开展混龄参观活动的好去处,孩子们大带小,一起向菜场进发,他们就像快乐的小鸟,一路叽叽喳喳,担当哥哥姐姐的大班幼儿俨然就是弟弟妹妹的守护神,小手紧紧地抓住小手,一路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菜场里玲琅满目的各类蔬菜、水产品吸引着孩子们,他们寻找着、观察着,有西红柿、萝卜、芹菜、豇豆、蘑菇……“这是虾!”“这是鱼!”“是黄鱼。”“是带鱼。”“是鲳鱼”“这叫什么鱼?”“还有这个叫什么?”叫不出名字没关系,勇敢的宝宝探着头向卖鱼的叔叔询问,“哦!这叫青鱼(嘴巴尖尖,身体细长,尾巴像剪刀);这叫板鱼(身体扁扁平平);这叫鳜鱼(身体肥大,还有满身的花纹斑点)。”生动的菜场课堂就这样开始了,孩子们欢呼雀跃,大胆的孩子还尝试着抓鱼,“哇!成功了!”我不禁为孩子们的大胆尝试而点赞!
合理利用菜场这一教育资源,带孩子们走出幼儿园,开展有趣的实践活动,开阔孩子们的眼界,增长见识、了解社会、参加实践,的确是不错的举措。混龄参加菜场之旅让孩子们体验了别样的快乐,有序的参观实践、大带小的快乐体验让孩子们充满了满满的责任感、成就感!
活用幼儿园周边的资源可以开展更多园本课程,如小鬼当家课程——超市购物;社会课程——文明观影小达人;科普健康课程——换牙,我不怕;幼小衔接课程——我要上小学啦……在有趣的课程中学习、游戏,孩子们身心愉悦,体验到了别样的生活情趣。
探课程改革之路,享课程开展之乐,农村幼儿园在课程游戏化的道路上边学、边研、边思、边行,有效运用农村资源开展园本课程活动,并努力践行着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游戏化精神。
图6.参观菜场
让课程烹饪童年的味道,还原农村孩子童年的本真生活,它虽没有城市那般高端、现代化,但孩子们感受到了课程游戏化带来的香土气息——自然、真实、有趣、生态,沿着接地气、本土化的园本课程之路前行,我们一定会在课程游戏化改革的大路上越走越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