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 动手操作的重要性
2020-08-27赵爱华
赵爱华
摘 要: 现阶段,我国正在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意在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小学数学课程作为一名工具性学科,在日常教学中有许多需要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的内容。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结合学科特征,组织学生围绕具体的学习内容展开实践探究,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以及实践操作能力,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动手操作;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33(2020)17-0242-01
引言: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中,我国教育事业获得不断的发展。当前,清晰地逻辑思维和科学的数学方法才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核心竞争力,作为小学数学教师,通过具体的数学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创造能力、积极的动手操作能力,对学生学习数学问题,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力。
1 小学数学课堂动手操作的重要性
1.1 动手操作的训练,有助于实现对学生数学思维的提升
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更能有效的推动学生后续的数学学习和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动手操作的训练,能使学生将教学内容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
1.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学习阶段,这不仅需要老师的辛苦付出,最重要的还是在学生自身。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兴趣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因此,对学生的兴趣培养至关重要。而鼓励学生动手操作,用实践来理解数学问题,不仅会让学生耳目一新,也会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地学习环境。
1.3 动手操作的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动手操作的训练,能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及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方式和途径,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2 养学生动手操作习惯的方式
2.1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动手操作兴趣
数学教学不断创新发展渐渐脱离了传统模式,教师在传授学生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创新性思维。而创设场景也是数学教育创新教学的有效方式。例如:在学习《测量》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做一个小手工,为小熊做一个家,但是这一个小手工需要准确的长度测量,因此,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做手工的同时渗透测量的单位有哪些,以及測量的方法,在做完手工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测一下,他们最喜欢的书本、铅笔、玩具。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实践欲望。
2.2 动手操作,助力主动探究
“实践出真知”,其对小学数学学习来讲也是同样适用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学习,让他们在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折一折等不同的操作中,更好地厘清数量之间的关系,感知规律,提炼规律,进而助推有效数学学习的落实。如,在“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教学中,教师创设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动手操作中感知规律,感触长方体体积计算的本质,从而轻松地获得知识,建构认知。先让学生测量自己手中的长方体学具,然后估算它的体积。通过测量,能够帮助学生有效连接1立方厘米的单位模型,从而让他们在操作中获得体积计算方法的感悟,形成一个较为理性的结果。如引导学生用24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拼长方体,并算一算长方体的体积;再观察分析这些拼成的长方体的长、宽、高,联系先前的学习,引发学生思考:长方体的体积与什么有关?它们的联系是什么?等等。
2.3 开展生活化教学模式
在对小学数学教育的开展中,注重对学生的生活化教学,通过对生活具体事例的引入,提升实际操作能力的机会。作为数学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数学知识引进生活中,帮助学生理解数学问题,树立数学思维模式。教师在教学中单纯地照本宣科,已不能满足当代小学教育的发展。学习数学强调思维体系建设,对知识点零散的学习理解,不利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加强开展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活学活用。比如在讲述“百分数”应用题,可以设置同学们假期在商场中看到商品的折扣,询问同学是折后价划算还是原价较为划算,通过生活实例引入“百分数”课堂教学内容。还可以在学习“利息”的计算时,我们可以把课堂变为银行,让学生模拟赚钱的方式,引起学生对利息计算的浓厚兴趣。
2.4 注重动手操作过程中的语言表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关于概念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内容,它抽象、简练,具有非常鲜明的数学语言特色,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数学思维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小学数学概念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学具,进行积极的动手操作,并通过教师具有针对性的语言引导,使学生通过对操作过程的认真观察和分析,认识到数学语言的简练性及逻辑性,从而得到数学思维的有效提升。
2.5 多元方法,灵活操作
为了能够使学生有效进行数学实践操作,教师应该使教学的形式和方法更加灵活多样、富有变化,如此才能确保学生的注意力一直处于集中状态,才能激发出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在形式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个体独立、群体合作等形式的活动,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对数学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方法上,教师可以选择摆弄法、剪拼法、游戏法、实验法等多种形式来引导学生进行灵活操作,从而有效提高教学实效性.
结语:总之,动手实践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发现数学规律的重要手段,也是发展思维品质、渗透数学思想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在充分认识动手实践重要性的基础上,运用有效策略,优化动手实践,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主动性,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郭昱杉.小学数学课堂中数学思想的渗入[A].2019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C].2019.
[2] 於垚冰.谈培养小学生数学动手操作能力的时机与方法[J].华夏教师.201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