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学导研做涉农专业研究生健康成长引路人

2020-08-27石明旺刘常兴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引路人研究生

石明旺 刘常兴

关键词:导学导研;引路人;研究生

研究生导师一般是学术造诣较深,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学和研究人员,其学术水平在某些方面接近或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研究生导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和道德品行影响着研究生的健康成长,对其所带的研究生具有较大影响。建立和谐导学导研师生关系,营造高尚风气,促进研究生健康成长,有助于涉农专业研究生对农业科学的热爱,有助于实现中国梦和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研究生导师的言谈举止对于研究生的影响是无形的或潜移默化的,应充分明确研究生导师的培养职责,作研究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为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建设培养高级优秀专门人才。由此,非常必要进行对研究生导学导研式培养,做研究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意义十分重大而深远。导师在导学导研中引导研究生,做涉农专业研究生健康成长引路人。

一、树立良好的研究生导师形象是导学导研的前提

研究生健康成长,对研究生导师来说关键在于“引导”。研究生导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要注重研究生综合素养和能力培养,为研究生提供正确引导和帮助,促使研究生健康成长。故此,在日常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首先应该树立良好研究生导师形象。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接触时间较长的人,学生容易将研究生导师看作学习和模仿的对象,研究生导师的行为举止、思想品行、科研态度,都可能引发研究生模仿。因此,研究生导师,只有做到身正令行,才能提升涉农专业研究生培养成效。

农林高等院校是我国农科人才的培养主体,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成长道路上的重要引路人,对于涉农专业研究生学习、科研和人生等方面引导有直接责任。

二、融入人文关怀。加强对涉农专业研究生关爱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研究生导师应充分融人人文关怀,调动研究生的思维活跃度,唤起研究生对所从事专业的热爱,并献身于“三农”事业,提升自身价值、尊严和自信,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涉农专业研究生在大学研究生学习期间主要困惑有三项——科研困难、人生困惑和职业发展。导学导研的“切入点”就是科研梳理、人生解惑和职业指导。导师要掌握情况、解决问题,真诚地为研究生的学业、人生和职业发展着想。导师既要关心研究生的学业、科研进展,又要关心研究生思想动态和职业发展,创造条件提供支持,并帮助研究生克服困难。要让研究生在实践中明白自己的长处、短处,并搞清楚自己和这个世界的关系。融入人文关怀,加强对涉农专业研究生的关爱是导学导研的重要因素,他们是解决“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生力军。

在新常态下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新发现、新理论、新技术、新品种是实现农业经济增长的首要条件,涉农研究生论文要写在大地上。研究生导师在培养过程中,要加强人文关怀,让研究生切身感受到师爱,才能取得导学导研效果,使研究生得到全面发展。

三、亦师亦友,平等对待研究生

导师应成为研究生做科研和为人处世的引路人。导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引导过程中,要讲方法、讲策略,避免因教育方法不当导致研究生产生抵触情绪,使效果适得其反。提升教育效果,关键在于走进研究生的内心。导师应经常同研究生沟通交流,深入内心,打开心扉。师生关系是高校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改变传统的“师徒”观念是导师和研究生之间沟通和交流的重要前提。导师应真诚与研究生对话,尊重研究生,逐步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引导研究生早日成才。

构建良好师生关系,平等对待研究生,有助于导师研究生教育工作全面开展。与研究生建立和谐关系有利于导师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教学工作中,导师要针对不同的研究生,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手段,因人而异进行“导学和导研”。因此,涉农专业研究生导师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之前,必须做好导学导研预案。所谓导学导研预案,也就是说,导师必须了解研究生,关心研究生,从生活到教学,从科研到创新关注研究生成长与发展,构建和谐而有活力师生关系。

良好师生关系有助于调动研究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育效果,更有助于形成良好教风、学风。从提高导学导研教学效果角度分析,师生之间心理相容,感情真挚,研究生对导师就会更尊重,对导师的教学也更易于接受;反之,如果师生关系不良,研究生会对导师或教育者群体产生抵触和反感情绪,激化矛盾,影响“导学和导研”效果。

平等对话,真诚沟通。师生对话需要平等,沟通更要真诚。但在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却往往很难真正做到这一点。“导师训,研究生听”依然普遍存在。转变教学观念,就是要转变研究生教育中的传统“师本位”教学观念。传统导师与研究生教学关系赋予了导师教育者、领导者的角色,使导师始终处于高位,而研究生则是被置于被领导、被教育的地位,导师和研究生之间客观存在着心理上的不平等关系,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师生间的进一步交往。导学导研的“导”,就是更新教学观念,将传统的“师本位”转变为“生本位”。导学导研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师生互动,给研究生提供更多实践教学机会,并积极、及时和主动倾听涉农专业研究生的想法和意见,提高涉农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使研究生感受到导师对自己各方面工作有认同感,形成“亦師亦友”良性默契师生关系。

四、爱岗敬业,加强师生沟通和交流

研究生导师指导方式十分重要,应寓教于乐,在教学中增加科研活动。应根据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激发学生求知欲。同时,将科学研究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将教学过程变成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研究探索的过程,从而引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科研活动。同时,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应定期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获得磨炼,不断增强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感情无论是亲情还是友情,都是在接触的过程中慢慢培养和逐步建立起来的。要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就必须加强与研究生沟通、相处。研究生导师应真正关心关爱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帮助研究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用真诚来博得研究生对导师的信任和尊重。

研究生担负着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任务,研究生导师首先要热爱自身职业,才能正确引导研究生健康、快乐成长。研究生导师应了解每一位研究生的性格特点和优势所在,加以正确、科学引导,使涉农专业研究生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高层次人才。相反,若研究生导师在日常培养中对研究生关怀较少,而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完成教学、研究和社会工作中,研究生只能被动听从导师安排,师生沟通不畅,长此以往,研究生的成长方向很容易偏离。导师和研究生是师生关系中的矛盾统一体,导师在融洽师生关系中起到决定性、引导性作用。师者,传道、授业和解惑,从另一个角度讲,其与导学导研有异曲同工之处。传道列为首位,是融洽师生关系主要渠道。而传道本身,就要求教师以道立人,以道服人,以道育人。导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爱岗敬业精神等方面对研究生都有着不同层面和不同程度积极的影响,导师只有进一步提升自身修养,做到爱岗敬业,善于与研究生进行有效沟通,才能赢得研究生的尊重和信任,导师的培育英才目标才会实现。

导师是研究生健康成长的引导者、指导者和引路人。“导”,需要严格要求自己,“导”中有情,用情去“导“,“导”中也有爱,用爱去“导”。研究生导师要志存高远,“导”着研究生去实现自己理想,“导”着追求更大梦想;研究生导师必须爱岗敬业,牢固树立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立德树人和教书育人的紧迫感、使命感、荣誉感和责任感,自觉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追求理想、塑造心灵、传承知识当成人生价值或目标的最大追求,以培养涉农专业研究人才和推动我国农业发展和农村发展进步为己任,积极引导和帮助涉农专业研究生树立热爱农业、喜欢农业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关心涉农专业研究生的成长进步,努力成为研究生的良师和益友,因此,导师应以研究生能力培养为导向,走进学生的心灵,架起师生沟通的桥梁,以兴趣为导向,尊重学生的自主性。

五、导学导研。协同育人

高校应以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进行研究生核心课程改革与实践。在课程改革方面,以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协同育人,推动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导师在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应指导研究生创新创业竞賽,制订奖励措施,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培养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对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研究生导师应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个性品德,提升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定期与研究生沟通和交流,立德正气,营造亦师亦友师生关系,导学导研作研究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猜你喜欢

引路人研究生
感恩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骇图
责任有度:做学生的引路人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作品
让班主任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自觉做“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的引路人
我来过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