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上的情感教育

2020-08-27王春香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0年29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情感

王春香

爱因斯坦曾说过,教育就是你离开学校忘记所学到的一切后,剩下来的东西。除了让学生“开眼界”,更重要的是,透过一个个行为、事件,教给学生一种思维方式,给予学生一次次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洗礼。多年之后,他可能忘掉所学知识,但忘不掉那份情感,丢不掉已形成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与法制课程以相关知识为依托,但功能根本在于价值观教育,在于影响人的情感态度行为的改变,影响人的德性和人格健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情感教育。在道德与法治课中运用情感体验,更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达成德育教育,影响学生的完善人格。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告诉我们:教学过程不仅是师生间的信息交流,而且也是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情感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联系的纽带,在其中起着桥梁作用。积极的情感能提高人的生理和心理活动的能量,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那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呢?

一、以情入情――创设合适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情景对人的情感的唤起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情景的设计要符合课堂的内容和情感目标,避免出现假情景,这就需要教师做好充分的备课,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材内容和目标等灵活运用,创设富有感情的教学情境,现已《体味亲情》一目为例,这节课我用自己做的一个数字故事《小男孩和苹果树的故事》引入本节课,同学们开始只是以为一个动画,慢慢的思考:“哪有这样的苹果树啊”随着想到了只付出不求回报的父母。当视频播放结束的时候,教室里沉默了一分钟,我问同学們,有什么想说的,孩子们答:“我的父母就像苹果树一样”“对父母的关注太少了”“爸爸妈妈是那么的爱我”……我用一个小小的视频唤起了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对课题产生浓厚的兴趣,把自己完全融入到情境中区,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以情动情――用情上课,打动学生内心

(1)情感互动:师生的心灵相通,感情共鸣,思想活跃,课堂气氛热烈,课堂效果才会高。因此,教师要善于情感信息的沟通,把自己的情感渗透于备课及课堂教学之中,知学生所想,释学生之所疑,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达到真正感染学生的学习情绪的目的。因此,我在教学时,特别注重及时表扬,鼓励,使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励其奋发向上的热情。

(2)语言艺术:教学语言是教师最主要的教学手段,没有语言的应用,教学动情艺术几乎无法展开。事实上,任何一种教学语言都或隐或显地包含着特定的情感,依照教学语言的表达方式来看,动情艺术中的语言主要是指抒情式语言。教师将饱满的情感通过声音讯道直接传达给学生,在学生心中激荡起相应的情感,或如沐春风,或心潮澎湃,整个人因为情感的参与而全部融入到学习中。

(3)资源整合:在初中道德法治教学中实施体验式教学,首先要以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先前经验为出发点,体验情境的设置、活动的组织不仅要符合教学内容,同时要符合学生的现实情况。要求课堂上教师做一些资源整合,如选取一些素材,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素材的选取要贴近学生生活,教学内容要体现学生生活,教学行为要围绕学生生活,教学问题要突出学生生活,教学方式要融入学生生活,教学目标要指导学生生活。要使复杂的教材内容简单化,使深奥的教学内容通俗化,使单一的教学手段多样化,使抽象的概念名词形象化,使呆板的教学课堂生活化。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形成明确的生活态度,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

三、以情激情――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

教师不仅要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而且要使自己的情感和教材的情感要求取得高度的一致,把教材中的情感变为自我情感。为此,教师需要调适自己的情感,并能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自己积极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之产生共鸣。这就需要教师平时就做到走进学生中去,生活中、学习中的小事都能以正能量去引导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学会感恩、回报社会。这样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在课堂教学中才能更好的感染学生。以《在关爱中成长》一课为例,在搜集本节课素材的时候,我想到了一个月前,学校举办了一次合唱比赛,我执教的两个班级演唱的是《父亲》、《爱因为在心中》,我在课堂上播放我我为他们录制并加工的视频,本来是想让同学们感受父爱和社会的爱,然而,有同学发言:“老师,您为我们录视频,做剪辑,我们感受到了您对我们的爱,我们也是在您的关爱中成长起来的啊”这时教室想起了一阵掌声。我想这就是心中有学生的惊喜。

四、以情移情――激起的情感深化

(1)倾听学生感受:在道德与法制教学中,教师若能自觉地体验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在师生之间的情感信息传递与交流中,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为促使学生道德规范的内化和良好品质的养成奠定情感基础。以情移情要求教师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洞悉学生的心灵世界,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倾听学生的心声,这就要求教师走下讲台,融入学生中,与学生一起探讨,一起交流,营造轻松、快乐的气氛,这样学生才能敢于乐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对学生表达的思想、观念、情感等及时做事积极反馈,使学生感受教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理解。

(2)布置情感作业:道德与法制课作业的布置灵活度是高于其他学科的,如果只布置理论类作业是用来应试的,很难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而应该是学生通过某些活动得出所学知识的,所以,作业的布置是情感体验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道德与法治情感作业,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实施体验式教学,有利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认知和感悟的形成,进而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但是,探究式教学并不是唯一适合于道德与法制课堂教学的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开创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新局面。道法情感体验教学还需要很多方面的努力,诸如教师的非语言及教材的情感挖掘等等。总之,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体验来源于教师对教学、对课堂、对学生无限的爱,无限的情,情感体验教学的完善和发展离不开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情感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情感
跟踪导练(五)(2)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台上
道德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