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学生“独学”能力的培养

2020-08-27田建超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独学自主意识学习氛围

内容摘要:“独学”即学生根据教师编制的导学案指导或预习提示进行独立自主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独学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才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的需要。培养独学能力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优化课堂生成和效果,更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长远发展。本文笔者根据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就学生“独学”能力的培养谈些看法。

关键词:自主意识 学习氛围 个性化学习方法 导学设计

教学主阵地的关键一环在于向课堂要质量,课堂质量取决于师生教与学的务实高效,高效的前提是学生完成高质量的“独学”。

“独学”即学生根据教师编制的导学案的指导或预习提示进行独立自主的学习。独立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依靠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独立、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独学能力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具有这种能力的学生有强烈的学习欲,善于运用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善于积极思考,敢于质疑提问,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积极的探索和进取精神。

培养学生的独学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才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培养独学能力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优化课堂生成和效果,更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长远发展。培养独学能力要以学生为本位,在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全过程中多点关照:强化意识,创设环境,指导方法,精心导学。从而让学生在“独学”中多些自信、自主,走向自强。

一.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为独学注入动力

在培养学生独学能力的过程中,过度的“爱”是“碍”。教师首先要意识到:教师是外因,要通过学生这个内因才能起作用。教师要明确师生各自的责任,大胆放手,通过言行举止明确告知或暗示,让学生自己意识到:只有自己积极主动地学,才能收到更佳更好的效果。而且仅仅教师有“学生是主体”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加强教育,让学生在预习、思考、作业、纠错等学习活动中,更加明确到“自己是实践主体”,必须独自答完一张试卷,独自面对中考和高考,独自决断并完成一个项目,自己的路得自己走。意识是第一位的,是决定性的。

新学期刚入班时,教师就可让学生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应该怎样听课、复习和作业,怎样思考、发言和讨论,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独自完成的事情是不能依赖交流讨论或分工合作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的上升,教师要进一步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让学生逐渐明白:自己还要做什么,还有什么也是自己的事。这样,学生就能不断增强自己的独立性。

二.创设浓郁的学习环境,为独学营造氛围

学习氛围,对学生来说,在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学生的心理是在外界环境影响下建立起来的。教师要注意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的语言、动作和神态要让学生感到可亲、可信,要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行动力,能激励学生不斷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让学生产生信任感和愉快感。

教师要根据孩子的个性和喜好,帮助学生组建有序、团结、富有竞争力和积极向上的学习小组,让每个成员在小组中都能各司其职、各尽其能,相互监督、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如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学习严要求多鼓励:对学生回答的问题不能停留在简单地否定或肯定上,要多走到学生中间,与他们交朋友,鼓励他们多问“为什么”,让他们说说自己是从什么想起、怎么想到的,鼓励他们不懂就问、有疑就问,也可让学生多思考质疑、提问解答,还可通过学习同伴共同探讨来解答疑问。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浓了,学生就更能感受成功的喜悦,学习的愉悦。

三.引导个性化学习方法,为独学指明方向

书山之路,从来没有什么终南捷径。但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和保证,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学习指导中要以身示范、层层演示,使学生既看到独立思考,获取间接知识的途径,又结合自身的学情,从日常的学习习惯中改正言行,在潜移默化中获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如在解答现代文阅读题时,教师要明确答题步骤和规范:首先要通读全文,精读出题段落;然后认真审题按步分析,按问作答,一步一个脚印。在解答具体题目时,教师要告诉学生,围绕问题我们该从何处想起,怎么想,怎么做,找到解决问题的破口,让学生从示范中知晓过程,领悟方法,总结内化。

同时,教师还要注意树立班级优秀的学习榜样进行学法交流,一方面表扬本人,激励他人;另一方面,数理化学习中,解答一道习题,新学一个章节,比一比谁的方法好,谁的用时短理解透。学生在独学思考之后,既有多种方法的比较,效率的比拼,他们能够取长补短,形成最佳的学习方法,为己所用。

四.精心设计导学,为独学优化过程

学生的独学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出来的。因此,精心设计导学提示,优化学习过程尤为重要。教师要从“学什么、为什么要学、怎样学”这三个角度,依据“学是教主导下的主体,教是以学为主体的主导”的原则,按学生学习的基本情况和认识规律设计好学习过程。做到该导则导,该放当放。下面分课型具体阐述一下。

(一)在旧知过渡到新知的迁移过程中,教师基本不讲。要在强化旧知的前提下,确定学习目标,让学生自已运用知识的正迁移,完成认知冲突,顺利掌握新知。教师只需在温故旧知与理解新知间架起一座能让学生自己通过的桥梁。

如就部编新教材初中语文来说,每个单元的口语交际课该如何学习呢?如果整堂课只是在老师在演示,那么它的效果也就随下课铃声一起结束了;如果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授,那首先就违背了口语交际活动实践性的特点。因此在导学的设计环节上,老师应该尝试将知识的传授贯穿于学生的实践活动中,重在启发学生在互动中学习与反思,学生扮演好自己的各自生活中的角色——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借鉴其他同学的经验,摸索接受一定的方法技巧:对于劝说者应持有的态度、劝说的方法技巧,以及劝说时的举止等。老师没有固化的讲授,而是在动态的语言交际活动中让学生自己理解,再通过结对子、小组群学中完成。这样,就充分体现了由导到放的原则。

(二)新授课中全新的知识,教师也要根据学情,寻找新知的“最近能动区”来引导学生学习。教师只需在关键处进行点拨和讲解。

如进入一个新单元“爱海”的学习,在讲授冰心的《说几句爱海的孩子气的话》,教师应特别突出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习过程中教师是导演,作示范,提话题。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大胆与作者争论,再静下心来想想作者偏执中爱海的个性和思想,从而理解文本,发展张扬自己的个性,提高自己对生活的认识。然后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采用多种活动方式,创造民主的课堂氛围。学生在课堂中不再只是接受文中写的,接受教师讲的知识的一个容器,而是可以发展是一个有灵活的大脑的人。课中让他们比较、归纳、提炼,筛选、品析,随时创设自由活动空间,如辩论的设置,或加“山”的优势、或加“山”的古诗词,让课堂高潮迭起,学生比作者更“孩子气”,既爱海更爱山了。同时体现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生在黑板上写山与海的对比也很踊跃,展示了他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这样的新授课就不是教师在“教”了,而是学生自己能动的在学,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军。

(三)巩固学习成果的达标检测课、复习课,教师切忌上成练习题课或对答案课。

如学完“半碑”单元,转入复习环节。不能简单停留在让学生做题、讲答案的层面上,而应让学生思考对于散文的学习,该注重哪些方面,能否做个简单的学习卡片,这样就一目了然、触类旁通了。

这里,老师可以首先让学生走进课文。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了作者的感情,再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這是一个由浅人深的阶段,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阶段,也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得以初步生成的阶段。这必须以语言的品味为途径,教师不可能口授面传。因为“情感”这东西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最后,引导学生走出单元,学习的最高境界是学以致用。“知识能力”也好,“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好,只有把它们应用于生活,并指导生舌,才能为有源头活水来,常学常新。

“独学”,重在独立思维。每个新课程学习之前,我们都可让学生思考:(1)你将会学到什么?你学到了什么?举例说明。(2)还有什么不懂,怎么解决?(3)你还想知道什么,能掌握吗?

然后让学生围绕这几个问题进行讨论。通过回答“你学到了什么”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举例说明”是掌握知识的表现。“还有什么不懂,怎么解决”旨在质疑问答。以“还想知道什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并鼓励他们积极拓展,泛舟书海。

言而总之,建构一定的课堂学习模式。导入:温故旧知,引出新知;设疑:激发求知欲望,才有进步可能:思考:通过独学及教师适当的点播,解决认知疑惑,举一反三;检测:对掌握的新知进行练习巩固,并不断提升、拓展。

在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学生学习成长这一路上,教师只有以学生为本,以学习为主体,时时为学生着想,处处为学生考虑,通过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升学生的独学能力,才能让学生热情高涨地动心、动脑、动手、动口,学习知识,巩固过程,拓展延伸。学生才能真正会独学,会合作,会担当。只有这样,才能打造真正的高效课堂,培养真正的创新性人才。

(作者介绍:田建超,武汉市洪山实验外国语学校教师)

猜你喜欢

独学自主意识学习氛围
加强班级教育有效管理,激发学生追求幸福指数
如何培养中职生的自主写作能力
中职机电专业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多策并举,提高学生数学自主独学能力
落实独学让课堂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