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础提能力,合作探究抓效率
2020-08-27吴頔
吴頔
【摘 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由原来的“教”变为“导”,学生由原来的“静”变为“动”。课堂上,教师通过问题创设,充分挖掘学生的探究欲;通过观察点拨,指引学生自我研习;通过参与纠正,促进学生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对成果的展示和引导评价,锻炼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通过对学习成果的进一步丰富,帮助学生夯实双基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目标;问题创设;方法;着眼素养;着力效率;着手能力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已经进入“深水区”,教师要善于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和提炼,使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促进学生化学素养的全面提升。以高二选修课程《盐类的水解》为例,用“活动单导学” 教学模式进行设计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合作探究,将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有机结合,把学生从单打独斗被动厌学和死搬硬套训练机械的怪圈中彻底脱离,实现师生和谐高效学习的课堂模式。
一、瞄准教学目标,着眼核心素养
教師在上课前要研读教材内容,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科学的教学目标。为了确保课堂教学质量,要查找并运用教学资源,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达成课堂中“三维目标”。如在《盐类的水解》的教学设计中,为了培养学生多元化核心素养把课堂学习目标设计为三个方面的目标:(1)知识目标:盐类水解的本质和规律①理解盐溶液的水解规律②掌握影响盐类水解平衡移动的外界因素以及水解程度的变化;(2)能力目标:认识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化学实验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探究建立自己的化学思维模式,提升课堂效率和化学学习的能力。
教师通过学习目标引导出课程基本框架的建构,在学习目标制定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教学思路,突破知识的重难点,设计出合理的活动方案制出活动单。课前要组织学生建立活动小组,建立活动小组首先要科学分组,根据班级学生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爱好等情况进行综合考量,将6~8人分为一组。每组推选一名成绩优异责任心强的同学为组长,负责组内活动的组织管理。每个活动小组根据组员的学习情况、兴趣特长合理分工各负其责,制定组内条例规范组员学习活动中的行为。课上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内容中的各个活动,各小组组员间要亲密合作和帮助,同时也要相互竞争和监督,充分发挥小组活动的优势拓展学生视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着眼提升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二、细化问题创设,着力学习效率
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可通过创设情境问题组激发学生的探究欲,首先,通过最基础的文字情境题培养学生解读知识信息的能力,为解决创设的问题打下基础;然后,再通过强化训练题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熟练掌握各种解题技能,能在问题中敏捷的与所学知识挂钩,准确解决问题。
如活动一:盐类水解的原理,1.盐类水解的规律:(1)写出水的电离方程式,哪些方法可以抑制水的电离,哪些方法可以促进水的电离?(2)根据溶液的酸碱性对下列盐:KNO3、AgNO3、Na2CO3、FeCl3、K2SO4、NaClO、Cu(NO3)2、CH3COONa、NH4Cl进行分类,2.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写出Na2CO3、FeCl3、CH3COONa、NH4Cl、NaHCO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活动二: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1.影响盐类水解的内在因素:(1)已知常温下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可表示为Ka,写出CH3COONa的水解平衡常数(Kh)的表达式,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2)常温下,比较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三种铵盐:①(NH4)2SO4②(NH4)2CO3③(NH4)2Fe(SO4)2中c(NH)的大小。2.影响盐类水解的外在因素:(1)在醋酸钠溶液中加入Na2CO3固体,醋酸钠溶液的水解程度减小吗,(2)试管中加入2mL饱和Na2CO3溶液,滴入两滴酚酞,溶液变红,加热后红色变浅吗。活动三:盐类水解的应用,结合盐类水解等知识对下列事实作出合理解释或解决遇到的问题:(1)自来水厂常用明矾等铝盐或铁盐来净化水质,(2)能否用直接加热MgCl2·6H2O的方法制得无水MgCl2?如不能应如何操作?能否用直接加热MgSO4·7H2O晶体的方法制无水MgSO4?(3)含MgSO4的酸性溶液中含有Al3+,可向溶液中加入哪些物质以除去杂质又不引入新的杂质,任写出其中一种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教师组织学生围绕问题组展开思辨,引导学生进行推理论证,在此过程中教师通过设置层层推进的问题台阶,让学生对盐类水解的概念、规律进行归纳升华,启发学生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实际生活、生产的应用,理解盐类水解的知识意义,在以问生境,以境促知的问、境、知的交融中,着力化学学习效率。
三、关注过程方法,着手能力提升
进行《盐类的水解》这一课内容的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渐进式的设计相关内容的活动流程。将课程设计成三个“大”活动方案,有些活动方案下还可再分两个“小”活动。原则上,每个“大”活动方案作为一个整体活动,“小”活动是作为“大”活动的分活动进行。在活动过程中一般流程为学生首先要自主学习,然后组内讨论,讨论后每组派一名代表上黑板展示成果,最后教师对每一小组展示的内容进行点评提升。具体活动流程如下:
活动一:盐类水解的原理
(1)自主研习独立完成活动一1(时间2分钟),讨论(时间3分钟)。(2)最先完成的可以派代表到前面展示(正确加2分)。(3)有不同答案的同学,可代表本组口头补充或纠错(每一点,加1分)。(4)自主研习后小组合作探究完成活动一2(时间5分钟),最先完成的可以派代表到前面展示(正确加2分)。(5)有不同答案的同学,可代表本组口头补充或纠错(每一点,加1分)。(6)教师进行点评,各组组长和课代表进行打分。
活动二: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
(1)自主研习独立完成活动单中活动二1和2(时间5分钟),每组讨论后挑出最佳的展示(1~4组展示在前白板上,其余展示在后面黑板上)。(2)小组代表互评1组与2组、3组与4组、5组与6组、7组与8组(正确2分,有错不得分)。有错拿到前面投影纠错(每一点,加1分)。(3)教师进行点评,各组组长和课代表进行打分。
活动三:盐类水解的应用
(1)自主研习独立完成,小组合作探究完成活动三(时间6分钟),最先完成的小组同学派代表主动站起来回答(正确,加2分)。(2)有不同答案的同学,可代表本组口头补充或纠错(每一点,加1分)。小组代表口头展示成果,(具有创新点和发散性的每正确一个加1分)。(3)教师进行点评,各组组长和课代表进行打分。
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制作两份打分表格,一份是班级《学习小组评价表》,由课代表打分;一份是《小组成员评价表》,由各组组长打分。每个活动后各小组组长、课代表都要根据组员、各小组的整体表现打分,一堂课结束后再根据打分情况评选出最佳小组和各小组最佳组员。
在制作活动单时,教师要将盐类水解的知识进行整合,经过精心的归纳、编排,设计成有针对性的课堂反馈。通过课堂反馈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对相关薄弱知识点重点复习,进一步夯实基础。
“活动单导学”的教学过程中,每个活动的活动方式不拘一格模式多样,师生间、生生间多方参与,相互交流延伸,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主动积极的参与活动。教师在课堂上要起到“导”的作用,引导学生活动时行为规范心无旁骛,指导学生深入探究,启发思维摆脱问题困境,着手化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经过对《盐类的水解》这一课的设计,教师要变革教育理念,改变教学形态,不断创造、不断反思,认识到任何学习活动都要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强调知识的基础性、活动的开放性、过程的实践性,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合作探究、评价反馈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塑造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促进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从根本上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庄素英.化学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6,(6):30-31
(如皋市第一中学,江苏 南通 22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