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提问为优化课堂推波助澜

2020-08-27张曦娴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启发提问分层

张曦娴

【关键词】提问 分层 目标 启发 评价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二者统一的活动。课堂提问的过程,是师生双方共同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过程,是教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教师的“问”和学生的“答”总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始终。

在语文教学中设计既有启发性,又有趣味性的提问,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开拓智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一讲到底,要辅助以必要的提问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提问滥用或用之不当则会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如何才能正确地运用好课堂提问,让课堂教学有的放矢呢?

一、实行分层提问,力求和谐平等

学生的思维活动和他的兴趣、情感有密切联系,最佳学习情绪可促进思维活动,收到最佳效果;我们不能总让好学生回答问题,对其他积极发言的学生也要重视;不能只对回答好的学生微笑点头,对回答不好的学生也要鼓励引导。如果问题设计面向尖子学生,大多数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不敢举手,学习兴趣顿减,课堂便成了少数人的课堂;问题设计偏易,大多数学生不假思索,众口一词,难以促进他们思维的深入,教学则徒费时间。所以,教师提问时,应以平等原则对待学生,提高学生的勇气和信心,以创造最佳学习情绪。不同问题应找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巩固性的提问以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回答为主,以考查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创造性提问,以优生回答为主,让优生带动基础薄弱的学生拓宽思路;一般性问题则让中等学生回答,使多数学生有思考空间。总之,课堂提问面要广,找回答问题的学生要准,以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

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情感是和谐的,这非常重要。课堂上我们提问的态度要亲切自然,切不可生硬、牵强或模棱两可,以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敢于大胆答题;我们要以自己的激情去感染学生,达到师生情感的趋同性,使学生乐于回答问题;我们要尊重学生,认真听取他们的回答,允许学生有插话的机会,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而且对有独到见解的学生要给予肯定,相信和谐的课堂,定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紧扣教学目标,力求提问有效

教学目标总领、指引课堂提问,课堂提问则促成、实现教学目标。因此教师课堂提问应始终以教学目标为核心,为教学目标而设计,只有这样课堂提问才不至于流于形式、缺乏价值。

例如,《搭石》一课,作者围绕课题写了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場景,那如何让学生在这一幕幕场景中体会其人性的美呢?教师可以紧扣文章的目标,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之间美好的情感。”你是从哪些画面体会到的?让我们一起去文中寻“美”吧!

再如,教学《盘古开天地》一文,可抛出主问题:“画出文中描写盘古动作和神态的句子,体会这些句子表达怎样的感情?”这样的问题,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人物精神,从而收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教学效果。

三、抓住关键问题,体现文本魅力

关键词,对一篇文章而言,就是能揭示文章中心意思的词语;对课堂提问而言,就是能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词语。为了把学生的思维触觉引到文中的字里行间,对文章的言语作深入细致的品味、分析,教师在教学时可抓住关键词发问,让学生自己感悟、体会文本的独特魅力。

例如,教学《盼》一文时,首先,让学生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明白主人公“盼”什么?接着,要学生说说“我”是怎么盼的?最后,让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通过哪些事情来写“盼”的?这样扣住文中关键词发问,牵一发而动全身,更深层次地启迪了学生感悟人物的形象以及文本的内涵。

四、发现价值问题,荡起教学涟漪

叶圣陶先生说得好:“我尝谓为教师者,只需多动脑筋,经常为当前之学生设想,必能自致善法,予学生以切实之助益。”真正的课堂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具有很大的生成性,因此教师应及时发现并抓住课堂中生成的有价值的问题进行点拨提问,加以重锤敲击,从而激起共鸣、碰撞智慧。

例如,教学《将相和》一文,引导学生质疑:课题是“将相和”,既然有“和”,那文中是不是也有“不和”呢?然后及时进行点拨提问:将和相之间是怎样由“和”到“不和,再到“和”的?(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的三个故事)从中你感受到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廉颇是个怎样的人?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各抒己见,在大家思想的碰撞与感情的共鸣中,课堂也自然精彩纷呈,自然也就把握了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同时激发了学生阅读课文和学习课文的兴趣。

五、注重启发提问,带动理解全文

课堂提问注重对学生启发引导,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进行深入思维。教师切忌单刀直入,或是自问自答,可以采用启发性提问,这样能引导正确的思维方法和方向,使学生找到问题的本质,从而更好地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好的提问讲究前后照应,讲究起承转合,要想学生学得明明白白,教师提问的思路就要清清楚楚,具有启发性,这样才能生成有效的课堂。

例如,在教《清平乐村居》一文时,“最喜小儿无赖”,若直问“无赖”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必定索然无味,不如变直为曲,绕道迂回,问在此而意在彼,则可以增加思维含量,并使提问别具一格,新颖有趣,富有启发性。如可问:小儿子是个“无赖”,怎么还会讨人喜欢呢?通过讨论,学生便理解了在这里“无赖”不是“游手好闲,品德不好”,而是“顽皮”的意思。在兴趣盎然的讨论中,学生弄清了重点词语的意思,起到了突破一点带动全文的作用,同时也激活了思维,可谓一箭双雕。

六、关注提问评价,推动课堂优化

恰当的评价,不仅能指引回答的方向,刺激学生的情绪,而且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与深刻。因此,我们对于提问后的回答不能不置可否,而应有明确的评价。全对的,要肯定其成绩,并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层发展;全错的,要让学生把话说完,并设计好纠错的方法,及时更正,还要鼓励学生以后多加强训练;错中有对的,既要肯定其答案中的合理性,又要使之明确尚未了解的是什么,重点引导学生如何将问题思考得全面些,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深刻性。见学生答不上来,就忙说:“坐下去,听我讲。”这会给学生心理造成很大的创伤,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也就更难创造。我们须谨记:现代教育不是奉送知识,而是使学生达到“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解,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的境界。我们要明白只有缺乏启发性的提问,没有启而不发的学生,学生答得不好,是教师的提问设计得不好,需要的是教师相机改进提问。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艺术,在课堂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我们应时刻注意提问的多向性、艺术性,把握提问的时机和火候,给学生留有积极的思维空间和时间,从而形成教师问学生、学生问教师、学生问学生的多元提问且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叶圣陶先生曾讲过:“可否自始即不多讲,而以提问与指点代替多讲。”教师掌握了提问的艺术可以给学生带来思考上的快乐,同时也给教学带来无尽的兴味,为优化课堂推波助澜。“闭门推出窗前月”是我们在教学中的失败,“投石冲破水中天”才是我们孜孜以求的佳境。

猜你喜欢

启发提问分层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兴趣教学法在初中英语单词教学中的作用
愉快教学让音乐课堂轻松快乐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谈谈提问在高一年级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