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戏教育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以及价值评价

2020-08-27陈宏

文理导航 2020年27期
关键词:游戏教育角色游戏民间游戏

陈宏

【摘  要】游戏教育兼具娱乐性与教育性双重价值,本文针对游戏教育在幼儿教学中的价值进行评价,围绕创设游戏主题教育活动、实现角色游戏有效介入、充分利用民间游戏资源、加强游戏评价策略设计四个层面,探讨了游戏教育在幼儿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以期为游戏教育价值发挥与幼儿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

【关键词】游戏教育;游戏化主题;角色游戏;民间游戏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游戏教育为幼儿的自主发展搭建起有效平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对幼儿渗透基础性教育,有助于促进幼儿语言能力、体力、智力思维、亲社会行为的综合发展,实现幼儿教育目标。

一、游戏教育在幼儿教学中的价值评价

(一)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征

日本教育家井深大曾言:“游戏是孩子的第二生命,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游戏教育符合3-6岁年龄阶段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在促进幼儿自主发展、催生高级心理现象、实现儿童社会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幼儿依据本能参与到游戏教学活动中,在享受游戏乐趣的同时激活自身能力与生活经验,在游戏中实现观察、思考、学习与实践等综合能力的发展,使游戏的教育价值得到有效发挥。

(二)实现幼儿多维培养目标

首先,通常游戏教育活动中渗透了幼儿教育阶段的基础性、常识性教学内容,幼儿在参与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建立与同龄儿童及教师的互动关系,在沟通、引导的过程中促进幼儿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有效激活幼儿的表现力与自主意识,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其次,教师在开展游戏教育活动设计的过程中需考虑到游戏场地、游戏主题、教育对象、教学器具等多重因素,通过整合教学资源使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实现视觉、听觉等感官的发展,有效激活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践行“以人为本”的教学宗旨。最后,游戏教育具有娱乐性、趣味性特点,能够激活幼儿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意愿,使其在游戏活动中树立对抽象复杂问题的直观性认识,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并且在游戏中建立规则意识、调节不良情绪、增强自信心,更好地提高幼儿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游戏教育在幼儿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探讨

(一)创设游戏主题教育活动,融合多元智能理论

教师应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开展游戏化主题教育工作,关注幼儿的个性化特征与个体发展目标,将基础性、常识性教学内容融入到游戏主题设计中,围绕语言、认知、音乐、感官、体能、人格与社交等潛能维度与3-6岁幼儿发展目标进行对比,保障游戏教育活动的开展能够真正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引导幼儿认识简单的数字后,教师可以将时钟的概念融入到复习课的设计中,创设以“钟表的秘密”为主题的游戏教学活动。首先在情境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利用“小朋友们,你们见过钟表吗?钟表有哪些用处呢?”等问题完成教学情境的预设,激活幼儿的生活经验;再利用电子白板创设“小猫的钟表店”这一游戏情境,在向幼儿展示不同款式、颜色、形状的钟表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观察钟面结构、思考12个数字的排列顺序,培养幼儿的符号联想力;随后在电子白板中呈现出空的表盘,邀请每名幼儿选择一个数字、利用拖拽功能将数字放置在表盘上,借此在复习数字知识的同时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接下来进行认知导入,利用Flash软件创设“帮助小猫定一个8点整的闹钟”的故事性情境,通过展示动画课件引导幼儿观察分针与时针的变化关系,在此基础上设计“老狼老狼几点了”游戏活动,邀请幼儿扮演“老狼”,根据教师发布的指令旋转钟面指针,在游戏氛围中引导幼儿建立对于整点概念的认知,在寓教于乐中培养幼儿的符号联想力、深化感官体验,实现教学目标。

(二)实现角色游戏有效介入,适度发挥引导作用

受幼儿思维特征、认知发育水平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幼儿缺乏明确的自主思维意识,角色游戏的创设可以利用多种游戏主题、情节与角色使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有意识地模仿现实生活、再现不同角色的行为,对于培养幼儿人际智能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注意在开展角色游戏时实现适度介入,依据幼儿特点与表现发挥引导作用,更好地实现游戏教育目标。

例如在开展“娃娃餐厅”角色游戏时,教师通过观察幼儿的活动表现发现有部分幼儿仅扮演“厨师”的角色,未能真正进入餐厅情境、缺乏与其他幼儿的合作交互行为,导致角色游戏的情节过于单一化。对此教师可以运用交叉式介入方法,选择“客人”这一互补的角色身份介入到幼儿游戏过程中,在模拟“客人”身份前来餐厅用餐时提出“请问服务员,你能帮我安排一个位置吃饭吗?”这一问题,引导幼儿有意识地进行“服务员”、“厨师”等角色的区分,并在就位后利用“点餐”、“索要餐具”等行为指导幼儿重新建立对于餐厅就餐流程的认识;同时,教师可以创设突发任务情境,例如对于菜品口味提出意见、不小心将餐具掉在地上等,在丰富游戏情节的同时有助于锻炼幼儿的语言能力与灵活应变能力;最后在“用餐结束”后,教师可以借助向幼儿询问“我需要付多少钱?”的问题推动情节发展,在“买单”后对幼儿的服务进行评价并表达感谢,借此在角色互动中发挥对幼儿行为的提示作用,更好地深化幼儿对自身角色定位的认知,提高角色游戏的教育实效。

(三)充分利用民间游戏资源,践行自由活动主旨

教师在开展游戏教育时应深入挖掘游戏资源,选取典型的民间游戏资源进行适度改编与创新设计,借此有效丰富游戏教育的形式与内容,避免幼儿在参与单一游戏的过程中逐渐失去兴趣,有效提高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践行自由活动主旨。

例如教师可选取组合运用、拓展延伸等多种方法改编民间游戏与本土游戏活动,将传统的“搭城门”、“挤油渣”游戏进行组合,在考量游戏安全的基础上进行游戏规则的重新编写,引导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收获愉悦体验、培养语言沟通与人际交往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基于联动思维创设混龄游戏,依据小、中、大班幼儿的特点进行游戏难度、玩法的精细化设计,例如围绕沙包这一游戏材料进行顶沙包、跳房子、踢锅等沙包游戏的混合设计,利用混龄游戏活动的创设优化游戏教育形式的组合,借助不同年龄同伴间的互动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情感表达与社会品德,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四)加强游戏评价策略设计,培养幼儿反思能力

评价与反思在幼儿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培养幼儿的反思意识能够使其逐渐“去中心化”,帮助幼儿完善对自身行为的认知,促进逻辑思维与自律意识的有效培育。教师需注重合理把控教学评价方式,仔细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合理运用评价方法与语言艺术实现对幼儿自我评价价值的挖掘,引导幼儿在实践中认识到自身“有意图的行为”带来的“意外后果”,促使幼儿在反思的过程中提高观察能力与发现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应配合鼓励、激励策略的运用帮助幼儿建立对于改正自身错误行为的信心、避免幼儿陷入不良情绪,更好地促进幼儿发育健全品格与道德修养,深化游戏教育的价值与效果。

三、结束语

游戏教育是幼儿在启蒙教育阶段最适宜的教学手段,在幼儿教育中具有重要价值。教师在开展幼儿游戏教育活动时务必要牢固坚持幼儿的主体性地位,遵循幼儿兴趣与发展需求进行教育形式、方法的创新,并密切观察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状态与表现,便于及时调整、优化教学模式,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姗姗.教育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及实践[J].好家长,2019,(23):50-51

[2]江琼华.儿童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和意义探究[J].教育界,2019,(28):135-136

[3]赵国萍.地方特色体育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J].教师,2018,(25):74-75

(海门市锦绣幼儿园,江苏 南通 226100)

猜你喜欢

游戏教育角色游戏民间游戏
幼儿园角色游戏组织优化的实践研究
游戏精神引领下的角色游戏改革研究
角色游戏中发挥幼儿自主性研究
依托民间游戏提高学生身心素质研究
试论教育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谈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价值和运用
游戏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